- 587.00 KB
- 2021-05-21 发布
第二步 专题线索 把握历史脉络
微专题
3
从以神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价
值观发展
第一部分 高考全能通关
模块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
1
.凸显人性的价值观发展历程
(1)
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这一切构成了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2)
智者学派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3)
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
“
人
”
的学问。亚里士多德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充分地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对当时的政治、科学、经济、哲学、神学世界观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5)
宗教改革是指在
16
世纪至
17
世纪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
马丁
·
路德的思想核心是
“
因信称义
”
,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
(7)
加尔文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并把它解释为先定论,即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
(8)
启蒙思想家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用
“
天赋人权
”
的口号来反对
“
君权神授
”
的观点,用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进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权。
2
.欧洲启蒙思想的主张与影响
(1)
主张:
①
哲学上,启蒙思想家最初用自然神论,后来用无神论反对上帝和宗教迷信。
②
经济上,主张以自由放任对抗封建官僚机构的束缚,为后来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打下基础。
③
政治上,以社会契约论否定王权神授,以自由平等和理性原则批驳中世纪的等级特权。
④
文化上,主张用知识、科学启迪人们的思想,认为人类的理性是社会进步最伟大的力量。
(2)
影响:
①
欧洲: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是资产阶级建立政权的思想武器。
②
世界: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
对点训练
]
1
.
12—13
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中世纪文化兴盛地区出现
“
大翻译
”
运动
,借助基督教会的资金和阿拉伯的译本把大量古希腊名著介绍到西欧,
13
世纪后半期,许多意大利学者、诗人以及艺术家也赴法国学习观摩。这一现象说明
(
)
A
.西方近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有继承关系
B
.文学是文艺复兴反教会最初的工具
C
.中世纪黑暗被东西方文化交流驱散
D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法国
解析:
根据材料中
“
以法国为中心的中世纪文化兴盛地区借助基督教会的资金和阿拉伯的译本把大量古希腊名著介绍到西欧
”
说明西方的近代文化对中世纪文化的继承,故
A
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反教会的内容,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是中世纪文化对近代文化的积极作用,故
C
项错误;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2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的以宗教内容为题材的圣像画,但此时的圣像画少了高高在上、冰冷不可侵犯的畏惧感,而是多了一丝尘世的生命气息和亲近感,如圣母玛利亚的形象不再有头顶上的金色光圈,而是显得更为温和、端庄。由此可知,这种变化了的圣像画
(
)
A
.意在阐明神是人造的理念
B
.蕴含了世俗的人文精神
C
.否定了宗教的神圣地位
D
.反映了宗教改革的成果
解析:
“
圣像画少了高高在上、冰冷不可侵犯的畏惧感,而是多了一丝尘世的生命气息和亲近感
”
不能表明
“
神是人造
”
,故
A
项错误;
“
如圣母玛利亚的形象不再有头顶上的金色光圈,而是显得更为温和、端庄
”
体现了人文的精神,故
B
项正确;
“
大量的以宗教内容为题材的圣像画
”
不能体现反宗教的精神,故
C
项错误;
“
文艺复兴时期
”
不是宗教改革,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3
.康德说:
“
一个人确实可以为了他本人并且也只是在一段时间之内,推迟对自己有义务加以认识的事物的启蒙;然而径行放弃它,那就无论是对他本人,而更是对于其后代,都可以说是违反而且践踏了人类的神圣权利。
”
这说明康德主张
(
)
A
.自由是个人应有的权利
B
.理性可以被相互转让
C
.人要勇于批判与反思
D
.建立公正的和谐社会
解析:
“
一个人确实可以为了他本人并且也只是在一段时间之内,推迟对自己有义务加以认识的事物的启蒙;然而径行放弃它,那就无论是对他本人,而更是对于其后代,都可以说是违反而且践踏了人类的神圣权利
”
强调批判与反思,故选
C
项;材料中没有显示个人权利就是自由的内容,排除
A
项;材料没有涉及理性的归属问题,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涉及对社会的要求,排除
D
项。
答案:
C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宗教改革派
)
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
,
回转头去
,
求之于
《
圣经
》
和良心
……
不承认罗马的教王
,
反对教权的政府
。
——
摘编自高一涵
《
欧洲政治思想史
》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
……
享受到了
“
文艺复兴
”
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
……
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
摘编自陈乐民
《
欧洲文明十五讲
》
材料二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
……
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
……
在宗教方面
,
伏尔泰说
,
“
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
,
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
……
但是
,
当有大量的宗教时
,
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
、
和睦相处
。
”
在政治方面
,
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
《
社会契约论
》
(1762
年
)
一书中说
,
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
,
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
,
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
……“
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
,
而是人民的办事员
;
它
(
人民
)
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
;
对受托人来说
,
不存在契约的问题
,
只有服从。
”
——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
《
全球通史
》
材料三
浪漫主义为人文精神增加了新内容
。
有关浪漫主义思潮的认识
,
学术界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
:
浪漫主义回应了工业革命的恐怖
。
——
摘编自以赛亚
·
伯林
《
浪漫主义的根源
》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
“
浪漫主义回应了工业革命的恐怖
”
的理解。
答案:
(1)
诉
求:批判教权统治,主张因信称义,宣传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关系: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
(2)
新发展:在经济领域主张自由放任;在宗教方面主张信仰自由;在政治方面主张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
(3)
理解:工业革命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社会理想与现实产生强烈的反差;一些人抒发情感,从侧面彻底反思和抨击了当时的社会,积极追寻理想世界;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新途径等等
(
或歌颂民主和自由,热情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