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5 MB
- 2021-05-21 发布
专题
2
生活中的消费与生产发展
-
2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
3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典题再巩固
1
(2017
浙江衢州选考模拟
)
调査显示
,
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品种类正从产品向服务、从大众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
,
这一变化表明
(
)
A.
恩格尔系数增大
B.
居民以享受资料消费为主
C.
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D.
新的消费热点带动生产发展
解析
恩格尔系数增大表明食品支出在整个家庭消费支出中的比例变大
,
这与题意不符
,A
不选
;
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品种类的变化还不能说明我国居民以享受资料消费为主
,B
不选
;
消费品种类正从产品向服务、从大众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
,
说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C
正确
;
新的消费热点带动生产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D
不选。
C
-
4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1
.
不同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的比较
-
5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
6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2
.
做理智的消费者
-
7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
8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典题再巩固
2
(2017
浙江绍兴
3
月选考模拟
)
聚划算、返利网等许多网站打着团购、返利、降价等噱头
,
使众多消费者进入了一个疯狂消费的怪圈
,
这一现象表明
(
)
①商品的价格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
②消费者要勤俭节约
,
绿色消费
③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④消费者要避免盲从
,
理性消费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C
-
9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1
.
生产决定消费
-
10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2
.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
11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典题再巩固
3
(2018
浙江超级全能生
9
月选考
)
在消费
4.0
时代
,“
人格
”
成为交易触点
,
大众消费市场愈趋个性化。消费者需要个性化的产品
,
不仅仅要在功能上满足他们的某个痛点需求
,
还要在情感上
,
让他们对该产品产生一种
“
连接感
”
。这说明
(
)
A.
生产为消费创造对象与动力
B.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与水平
C.
新的消费热点带动产业的发展
D.
消费引导生产的调整与升级
解析
消费
4.0
时代
,
消费更趋向个性化
,
不仅要求在功能上满足消费者的某个痛点需求
,
还要在情感上
,
让消费者对该产品产生一种
“
连接感
”,
这说明消费引导生产的调整与升级
,D
符合题意。
D
-
12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
13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
14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典题再巩固
4
2017
年
1
月
4
日
,
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要促进实体经济升级
,
提出要加快新旧动能平稳接续、协同发力
,
促进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实体经济蓬勃发展。这是基于实体经济
(
)
A.
直接影响生产力和社会财富的创造
B.
有利于巩固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C.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D.
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
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要促进实体经济升级
,
提出要加快新旧动能平稳接续、协同发力
,
促进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实体经济蓬勃发展
,
这是基于实体经济能直接创造社会财富
,
是社会生产力的直接体现
,A
符合题意
;B
不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依据
,
排除
;
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C
错误
;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
错误。故本题选
A
。
A
-
15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1
.
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1)
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
分配
、
交换
和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2)
生产过程是起
决定
作用的环节。
(3)
分配和交换
是连接
生产与消费
的桥梁和纽带
,
对
生产和消费
有着重要的影响。
(4)
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
最终目的和动力
。
-
16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忽略点巩固
1
(2017
浙江温州
2
月选考模拟
)
小王在网上用
9.4
元人民币兑换了
10
个
Q
币
,
再用这些
Q
币在
QQ
秀商场给自己置办了一身漂亮的服饰。
Q
币在这一过程中
(
)
A.
完全取代了货币的基本职能
B.
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C.
成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
D.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解析
在本题中
,Q
币被小王用来购买虚拟网络商品
,
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
故
B
正确。虚拟货币并没有完全取代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
,A
不选。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
,C
表述错误。在贵金属时代
,
黄金和白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D
错误。
B
-
17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2
.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
(1)
是什么
:
公有制为主体
,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
为什么
:
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
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
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
,
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
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
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
怎么办
: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
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
18
-
重难强化补充点
易忽略点再提醒
忽略点巩固
2
(2017
浙江
11
月选考
)
杭绍台城际高铁项目
,
由数家私有资本控股企业、中国铁路总公司、浙江省交通集团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建设。这种投资模式将
(
)
①改变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②提高国有经济地位
③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公正公开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④促进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
共同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材料中的投资模式吸引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投资
,
这有助于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公正公开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
也有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之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
故
③④
符合题意。这种模式并不会改变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
也与提高国有经济地位无关
,
故
①②
不选。
D
-
19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
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消除收入差距的关系。
考查形式
1
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需要消除收入差距。
(
)
F
解析
缩小收入差距有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消除收入差距
,
因为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
2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考查形式
2
精准扶贫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户状况
,
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有利于
(
)
①提高恩格尔系数
,
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③统筹兼顾
,
提高扶贫质量和效益
④落实分配政策
,
消除收入差距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C
解析
恩格尔系数提高
,
通常表明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
①
不选
;
④
错在
“
消除
”
收入差距上。
②③
说法符合题意。
-
21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
是否应反对享受资料消费
?
考查形式
1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要求我们要反对享受资料消费
,
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
)
F
-
2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考查形式
2
“
月欠族
”
指没到月底就把钱全花光并透支消费的一个族群。前半月拿着票子过着
“
飞一般的日子
”,
后半月数着日子犹如
“
死一般的感觉
”,
成为不少刚出校园的
“80
后
”“90
后
”
职场新人的真实写照。对于
“
月欠族
”
的行为
,
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有利于刺激消费
,
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②年轻人
,
不要盲目超前消费
,
要理性消费
③应该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④应学会勤俭节约
,
反对享受资料消费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B
解析
我们要做理智的消费者
,
量入为出
,
适度消费
,
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
要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
,
②③
正确
;
月欠族的消费行为是缺乏理智的
,
不利于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
①
错误
;
勤俭节约并不意味着要反对享受资料消费
,
④
错误。
-
23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
对待不同消费心理的态度。
(
教材追溯
:P20~21)
考查形式
1
我们要反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
(
)
F
解析
对求异消费心理
,
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因为求异消费存在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分。对于攀比消费心理我们应坚决反对
,
对求实消费心理我们应鼓励。
-
24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考查形式
2
“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
”
这天
,
不少商家推出购
500
元商品返还
280
元购物券的活动
,
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而凑足购买
500
元的商品。狂欢之后
,
一些消费者发现
“
凑单
”
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
)
A.
是求异心理引发的
,
不值得提倡
B.
是攀比心理引发的
,
并不可取
C.
违背了理性消费的原则
D.
违背了适度消费的原则
C
解析
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而
“
凑单
”
购买自己不需要的商品
,
违背了理性消费的原则
,C
符合题意
;
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在材料中都未涉及
,
应排除
A
、
B;
材料也未体现违背了适度消费的原则
,
应排除
D
。
-
25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
对量入为出
,
适度消费和理性消费的判定与理解。
考查形式
1
量入为出
,
适度消费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时应该尽量减少消费开支。
(
)
F
解析
量入为出
,
适度消费有两层含义
,
一是要求消费支出要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
,
不能过于超前消费
,
预支未来
;
二是要求不能过于抑制消费。
-
26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考查形式
2
为应对金融危机
,
有人提出一种新的消费观念
——“
新节俭主义
”
。作为近年渐渐流行起来的一种生活方式
,“
新节俭主义
”
的核心观点是
:
收入虽然不菲
,
支出却要精打细算。这说明
“
新节俭主义
”(
)
①提倡理性消费、简约生活
②与时下的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政策相矛盾
③是量入为出的适度消费
④是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传统美德的体现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A
解析
“
新节俭主义
”
的核心观点是
:
收入虽然不菲
,
支出却要精打细算
,
即强调理性消费
,
这是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传统美德的体现
,
①④
符合题意
;
②
观点错误
,
合理的消费也能拉动经济发展
;
③
与题意不符
,
材料强调的不是量入为出。
-
27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
恩格尔系数变动与居民的食品支出间的关系。
考查形式
1
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
,
这表明我国城乡居民的食品支出出现减少趋势。
(
)
F
解析
恩格尔系数下降
,
是指居民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变小
,
并不是说居民的食品支出越来越少。
-
28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考查形式
2
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
恩格尔系数
),1981
年为
56.7%,1988
年为
51.4%,1992
年为
53%,2006
年降低到
35.8%,2017
年则进一步下降到
36.2%
。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
用在家庭食品消费方面的支出逐步减少
B.
国家经济发展
,
居民收入增加
C.
食品供应增加造成食品价格持续下降
D.
家庭生活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
B
解析
恩格尔系数下降
,
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缩小
,
并不是说食品支出的绝对数额缩小
,A
说法错误
;
恩格尔系数下降
,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
其根本原因是国家经济发展
,
居民收入增加
,B
符合题意
;
物价下降不是恩格尔系数下降的根本原因
,C
与题意不符
;D
是表现
,
不是原因
,
与题意不符。
-
29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与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的判定与区分。
(
教材追溯
:P29)
考查形式
1
得益于互联网
+
的快速发展
,
人们有机会租用共享单车
,
这显著提高了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
)
F
解析
使用共享单车改变了消费的方式
,
但与提高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没有直接关系。
-
3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考查形式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原来作为奢侈品的汽车已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
,
我国汽车产业获得空前发展。在一些发达城市
,
私家车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
在这种情况下
,
汽车美容业蓬勃发展。这表明
(
)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②消费是生产发展的最终动力 ③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④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B
解析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原来作为奢侈品的汽车已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
,
我国汽车产业获得空前发展
”,
说明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
并没有体现生产对消费的决定性作用
,
所以排除
①④
。
②③
符合题意。
-
31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
交换与消费环节的判定与区分。
(
教材追溯
:P29)
考查形式
1
小李花
60
元购买电影票一张
,
这一经济现象属于社会再生产的消费环节。
(
)
F
解析
这属于交换环节。
-
3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考查形式
2
小李同学利用假期到某工厂打工
,
获得了
1 500
元工资。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
,
小李的行为属于
(
)
A.
交换活动与分配活动
B.
生产活动与分配活动
C.
分配活动与消费活动
D.
生产活动与交换活动
B
解析
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其中
,
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
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
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小李同学利用假期到某工厂打工
,
这体现的是生产活动
;
获得了
1
500
元工资
,
这体现的是分配活动。
-
33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得分秘籍
:
交换环节强调商品还处于流通环节
,
还没有归消费者所有
;
但如果完成了交换
,
商品或服务被消费者使用
,
则属于消费环节。
-
34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
教材追溯
:P30)
考查形式
1
允许农村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流转
,
这是为了让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
)
T
-
35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考查形式
2
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
,
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包含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
)
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②生产方式的变革改变了我国的社会性质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A
解析
农村改革就是要让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合
,
生产方式的变革如果没有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就不会改变我国的国家性质
,
②
错误
;
农村改革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这体现了
①③
;
④
中的观点太绝对。
-
36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
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动力的关系。
考查形式
1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教材追溯
: P30)(
)
F
解析
这一表述错误
,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
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
而不是根本动力。
-
37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考查形式
2
实行如图所示的
“
三权分置
”,
赋予新型经营主体更多的土地经营权
,
有利于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
三权分置
”
的实行说明
(
)
A.
理论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B.
生产关系的变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
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B
-
38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
三权分置
”,
赋予新型经营主体更多的土地经营权
,
有利于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这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
,
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
符合题意。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
,A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
错误。
D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
39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
考查形式
1
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资产中占优势。
(
教材追溯
:P32)(
)
F
解析
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
:
一、公有制资产在社会总资产
(
而不是在社会资产
)
中占优
,
在有些地区、行业、领域可以有所差别
;
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
4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考查形式
2
2017
年
5
月
,
国务院国资委统计数据显示
,
中央企业第三任期
(2015~2017
年
)
将实现利润
3.6
万亿元
,
比上一任期
(2010~2012
年
)
增长
43.6%,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超过
125%
。这有利于
(
)
A.
保证公有资产在我国社会资产中占优势
B.
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C.
巩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D.
增强国有经济规避竞争及其风险的能力
B
解析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
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
而不是在社会资产中占优势
,
故
A
、
C
不选
;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
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
故
B
正确
;D
表述显然错误。
-
41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
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
教材追溯
:P34)
考查形式
1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
T
-
4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考查形式
2
国务院提出
,2017
年我国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
要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下列对这一要求理解正确的是
(
)
A.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
让国有资本、国有企业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主体
C.
公有与非公有经济共同主导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展
D.
增强国有资本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和竞争力
D
解析
A
表述错误
,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
表述错误
,
我国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
C
表述错误
,
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务院提出
,2017
年我国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
要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
其目的在于增强国有资本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和竞争力
,
故
D
入选。
-
43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否平等。
(
教材追溯
:P35)(
)
考查形式
1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平等的地位
,
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
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
)
F
解析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
因为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
而非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要注意
,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
44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考查形式
2
全国工商联主席指出
,
我国民营经济总量已占到
GDP
的
50%
以上
,
这意味着
(
)
A.
非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
我国不同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C.
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D.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
解析
材料中
,“
我国民营
……
50%
以上
”,
说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故
D
符合题意。
A
说法错误
,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
说法错误
,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
但二者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能说是平等的。
C
说法错误
,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
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
45
-
客观题解题能力提升
主观题命题点解题指引
典例
(2015
浙江
10
月选考
)2015
年
9
月
13
日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
鼓励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交叉持股
,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为了
(
)
①实现国有企业私有化 ②实现私营企业国有化
③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 ④促进各种所有制资本共同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46
-
客观题解题能力提升
主观题命题点解题指引
解题要领表
——
请填写以下内容
,
以培养、提高客观题解题能力
-
47
-
客观题解题能力提升
主观题命题点解题指引
-
48
-
客观题解题能力提升
主观题命题点解题指引
1
.
对于影响消费的因素这一命题点
,
考生应识记清楚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
(
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
和主要因素
(
收入
:
当前收入、未来预期收入、收入差距
)
、其他因素
(
消费心理、商品的质量性能外观、包装等
)
。
2
.
对于消费心理及其影响的消费行为和正确的消费观这两个命题点
,
考生应识记清楚四种消费心理和正确的消费观的具体内容
,
特别要注意梳理清楚
“
量入为出
,
适度消费
”
、
“
避免盲从
,
理性消费
”
、
“
保护环境
,
绿色消费
”
的具体内涵
,
不能只停留在记住了这三种正确消费观的名称
,
而应能够拓展其子知识点。
3
.
对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这一命题点
,
考生务必理清生产决定消费的子知识点以及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子知识点。
4
.
对于社会再生产这一命题点
,
考生务必识记清楚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
49
-
客观题解题能力提升
主观题命题点解题指引
5
.
对于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命题点
,
考生应对照这一目的教材内容理清楚
“
为什么
”
和
“
怎么办
”
的知识逻辑。
6
.
对于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这几个命题点
,
考生只要识记清楚有关子知识点即可。
7
.
对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命题点
,
考生应对照教材内容理清
“
为什么
”
和
“
怎么办
”
的知识逻辑
,
具体解题时还应关注设问的具体知识限定和题型要求
(
原因类、措施类、体现类、意义类等
)
。
-
50
-
客观题解题能力提升
主观题命题点解题指引
[
方法示例
]
我国已基本形成了现代产权制度和产权保护法律框架
,
但我国产权保护仍存在一些问题
:
国有产权由于所有者和代理人关系不够清晰
,
存在内部人员控制、关联交易等问题从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
集体经济组织出现内部少数人侵占、非法处置集体资产
,
外部资本侵吞、非法控制集体资产现象
;
利用公权力侵害私有产权、违法查封、扣押、冻结民营企业财产等现象时有发生。解决这些问题
,
必须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
依法有效地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
,
增强各类经济主体创业创新的动力。
结合材料
,
分析加强产权保护应如何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51
-
客观题解题能力提升
主观题命题点解题指引
答案
(1)
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
,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
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
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
(2)
完善集体产权保护制度
,
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
促进共同富裕。
(3)
完善个人财产保护制度
,
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
公开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解析
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
,
解答本题可根据材料中我国产权保护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
,
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等角度来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