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00 KB
- 2021-05-21 发布
云南省普洱景东县一中2019-2020学年10月份考试
高二 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卷I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1.根据电阻定律,电阻率ρ=,对于温度一定的某种金属导线来说,它的电阻率( )
A. 跟导线的电阻成正比 B. 跟导线的横截面积成正比
C. 跟导线的长度成反比 D. 由所用金属材料本身性质决定
2.电路中有一电阻,通过电阻的电流为5 A,当通电5分钟时,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子数为( )
A. 1 500个 B. 9.375×1019个
C. 9.375×1021个 D. 9.375×1020个
3.如图所示,将左边的铜导线和右边的铝导线连接起来,已知截面积S铝=2S铜.在铜导线上取一截面A,在铝导线上取一截面B,若在1 s内垂直地通过它们的电子数相等,那么,通过这两截面的电流的大小关系是( )
A.IA=IB B.IA=2IB C.IB=2IA D. 不能确定
4.如图所示是某静电场的一部分电场线分布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这个电场可能是负点电荷的电场
B. 点电荷q在A点处受到的电场力比在B点处受到的电场力大
C. 负电荷在B点处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沿B点切线方向
D. 点电荷q在A点处的瞬时加速度比在B点处的瞬时加速度小(不计重力)
5.两块平行金属板带等量异种电荷,要使两极板间的电压加倍,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半,采用的办法有( )
A. 两极板的电荷量加倍,而距离变为原来的4倍
B. 两极板的电荷量加倍,而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
C. 两极板的电荷量减半,而距离变为原来的4倍
D. 两极板的电荷量减半,而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
6.如图,场强大小为E、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有一矩形区域abcd,水平边ab长为s,竖直边ad长为h,质量均为m、带电量分别为+q和-q的两粒子,由a、c两点先后沿ab和cd方向以速率v0进入矩形区(两粒子不同时出现在电场中),不计重力,若两粒子轨迹恰好相切,则v0等于( )
A. B. C. D.
7.在如图所示的闪光灯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电容器的电容为C.当闪光灯两端电压达到击穿电压U时,闪光灯才有电流通过并发光,正常工作时,闪光灯周期性短暂闪光,则可以判定( )
A. 电源的电动势E一定小于击穿电压U
B. 电容器所带的最大电荷量一定为CE
C. 闪光灯闪光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一定增大
D. 在一个闪光周期内,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与通过闪光灯的电荷量一定相等
8.如图所示,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有A、B两点,AB连线长L,与电场线夹角为α、则AB两点的电势差为( )
A. 零 B.EL C.ELsinα D.ELcosα
9.如图,是一个常用的电子元件,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个电子元件名称叫电阻 B. 这个电子元件的电容是220法拉
C. 这个电子元件的电量是50库仑 D. 这个电子元件额定电压为50伏
10.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池组的总内阻r=1 Ω,外电路电阻R=5 Ω,电压表的示数U=2.5 V,则电池组的电动势E应等于( )
A. 2.0 V B. 2.5 V C. 3.0 V D. 3.5 V
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4.0分,共16分)
11.(多选)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点电荷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别为φa、φb和φc,φa>φb>φc.一带电粒子射入电场中,其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KLMN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粒子在K点的速度比在L点的速度大
B. 粒子在K点的速度与在N点的速度相同
C. 粒子在L点的电势能比在M点的电势能大
D. 粒子在L点的加速度比在M点的加速度大
12.(多选)关于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源供电的外部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高电势一端流向低电势一端
B. 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是从高电势一端流向低电势一端
C. 电子运动形成的等效电流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同
D. 电容器充电时,电流从负极板流出,流入正极板
13.(多选)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电阻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测量前必须调零,而且每测一次电阻都要重新调零
B. 为了使测量值比较准确,应该用两手分别将两表笔与待测电阻两端紧紧捏在一起,以使表笔与待测电阻接触良好
C. 待测电阻若是连在电路中,应当先把它与其他元件断开再测量
D. 使用完毕应当拔出表笔,并把选择开关旋到“OFF”挡或交流电压最高挡
14.(多选)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它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如图所示.如果在荧光屏上P点出现亮斑,那么示波管中的( )
A. 极板X带正电 B. 极板X′带正电
C. 极板Y带正电 D. 极板Y′带正电
分卷II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5分)
15.有一根细长而均匀的金属管线样品,长约为60 cm,电阻大约为6 Ω,横截面如图甲所示.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管线的外径,示数如图乙所示,金属管线的外径为 mm;
(2)现有如下器材:
A.电流表(量程0.6 A,内阻约0.1 Ω) B.电流表(量程3 A,内阻约0.03 Ω)
C.电压表(量程3 V,内阻约3 kΩ) D.滑动变阻器(1 750 Ω,0.3 A)
E.滑动变阻器(15 Ω,3 A) F.蓄电池(6 V,内阻很小)
G.开关一个,带夹子的导线若干
要进一步精确测量金属管线样品的阻值,电流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只填代号字母)
(3)请将图丙所示的实际测量电路补充完整.
(4)已知金属管线样品材料的电阻率为ρ,通过多次测量得出金属管线的电阻为R,金属管线的外径为d,要想求得金属管线内形状不规则的中空部分的横截面积S,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所测物理量用字母表示并用文字说明).计算中空部分横截面积的表达式为S= .
16.欲用伏安法测定一段阻值约为5 Ω左右的金属导线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现备有以下器材:
A.电池组(3 V,内阻1 Ω) B.电流表(0~3 A,内阻0.0125 Ω)
C.电流表(0~0.6 A,内阻0.125 Ω) D.电压表(0~3 V,内阻3 kΩ)
E.电压表(0~15 V,内阻15 kΩ) F.滑动变阻器(0~20 Ω,额定电流1 A)
G.滑动变阻器(0~2 000 Ω,额定电流0.3 A) H.开关、导线
(1)上述器材中应选用的是;(填写各器材的字母代号)
(2)实验电路应采用电流表接法;(填“内”或“外”)
(3)设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的某组示数如下图所示,图示中I=A,U=V.
(4)为使通过待测金属导线的电流能在0~0.5 A范围内改变,请按要求画出测量待测金属导线的电阻Rx的原理电路图,然后根据你设计的原理电路将下图中给定的器材连成实验电路.
四、计算题(共3小题,每小题18.0分,共54分)
17.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ab=5 cm,bc=12 cm,其中ab沿电场方向,bc和电场方向成60°角,一个电量为q=4×10﹣8C的正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功为W1=1.2×10﹣7J求:
(1)匀强电场的场强E
(2)电荷从b移到c,电场力做功W2.
18.如图所示,把一个倾角为θ的绝缘斜面固定在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电场强度大小为E,有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物体,以初速度v0从A端滑上斜面恰好能沿斜面匀速运动,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9.如图所示,两块平行金属板竖直放置,两板间的电势差U=1.5×103V(仅在两板间有电场),现将一质量m=1×10-2kg、电荷量q=4×10-5C的带电小球从两板的左上方距两板上端的高度h=20 cm的地方以初速度v0=4 m/s水平抛出,小球恰好从左板的上边缘进入电场,在两板间沿直线运动,从右板的下边缘飞出电场,g取10 m/s2,求:
(1)金属板的长度L;
(2)小球飞出电场时的动能Ek.
【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C 6.B 7.D 8.D 9.D 10.C 11.ACD 12.AD 13.CD 14.AC
15.【答案】(1)1.125±0.001(2)A E
(3)如图所示
(4)管线的长度L.
【解析】(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等于1 mm+0.01×12.5 mm=1.125 mm.
(2)电路中的电流大约为I=A=0.5 A,所以电流表选择A.
待测电阻较小,若选用大电阻滑动变阻器,测量误差角度,所以滑动变阻器选择E.
(3)待测电阻远小于电压表内阻,属于小电阻,所以电流表采取外接法.
滑动变阻器可以采用限流式接法,也可以采用分压式接法.
(4)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管线长度L,根据R=ρ,
则S=,
则中空部分的截面积S′=﹣S=.
16.【答案】(1)A、C、D、F、H;(2)外;(3)0.48 , 2.2; (4)略
【解析】
17.【答案】(1)60 N/C (2)1.44×10﹣7J
【解析】(1)根据W1=qExab得,匀强电场的场强E=N/C=60 N/C.
(2)电荷从b移到c,电场力做功W2=qExbccos 60°=J=1.44×
10﹣7J.
18.【答案】
【解析】 物体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将各力沿斜面和垂直斜面两个方向进行正交分解,则沿斜面方向上:
Ff+mgsinθ=qEcosθ①
垂直斜面方向上:
mgcosθ+qEsinθ=FN②
其中Ff=μFN③
由①②③解得:μ=.
19.【答案】(1)0.15 m (2)0.175 J
【解析】(1)小球到达左板上边缘时的竖直分速度:
vy==2 m/s
设小球此时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则tanθ==2
小球在电场中沿直线运动,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设板间距为d,则:tanθ==,L=,
解得L==0.15 m.
(2)进入电场前mgh=mv-mv
电场中运动过程qU+mgL=Ek-mv
解得Ek=0.175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