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0 MB
- 2021-05-21 发布
第
2
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
主干梳理
考点突破
图表判读
主干梳理
梳图文
·
理脉络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
成因
:
的纬度分布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2.
分布
三圈环流
气压带
风带
①
②
③
A
C
E
G
B
D
F
低纬环流
环流
高纬环流
赤道
低气
压带
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
高气
压带
东北
信风带
盛行
带
极地
东风带
太阳辐射
中纬
副热
带高
西风
3.
季节移动规律
(1)
移动原因
:
的移动。
(2)
移动规律
:
在北半球
,
与二分日相比
,
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
,
冬季偏南。
【
易错提醒
】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不能简单表述为
“
夏季北移
,
冬季南移
”
,
因为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太阳直射点
偏北
2.
典型表现
——
季风环流
1
月
7
月
东亚季风
风
东南风
南亚季风
东北风
风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亚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亚
: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
但不是唯一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
、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西北
西南
气压带和风带
大气环流
考点突破
破疑难
·
提素养
高考怎么考
(2016
·
上海卷
,47)
北美洲各类气候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诸要素密切相关。
读图
,
回答问题
:
据图综合分析相关自然地理要素对
A
、
B
、
C
三类气候形成的影响。
真题答案
:
A
气候
:
温带海洋性气候
,
分布于北美西部沿海的北部地区。这里位于温带
,
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
高大山系紧逼西海岸
,
西风带影响主要局限于高大山系西侧的狭长平原地带
,
加之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
导致该地带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B
气候
:
地中海气候
,
分布于北美西部沿海地区中部。这里位于亚热带
,
冬季受到西风带影响
,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地形为狭长平原
,
位于高山的迎风侧
,
呈现为地中海气候。
C
气候
:
温带大陆性气候
,
分布于北美大陆的主体部分
,
原因是北美大陆主要位于中、高纬度地区
,
地势平坦
,
东西较宽
,
且受西海岸暖流的影响
,
该气候带西北缘有向北延伸的趋势。因此
,
该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
真题答案剖析
】
设问
答案语言
答案来源
教材
信息
材料
信息
据图综合分析相关自然地理要素对
A
、
B
、
C
三类气候形成的影响
A
气
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
分布于北美西部沿海的北部地区。这里位于温带
,
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
高大山系紧逼西海岸
,
西风带影响主要局限于高大山系西侧的狭长平原地带
,
加之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
导致该地带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必修
1
P
39
案
例
1
图示
:
50°N
纬线、北美西岸洋流
据图综合分析相关自然地理要素对
A
、
B
、
C
三类气候形成的影响
B
气
候
地中海气候
,
分布于北美西部沿海地区中部。这里位于亚热带
,
冬季受到西风带影响
,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地形为狭长平原
,
位于高山的迎风侧
,
呈现为地中海气候
必修
1
P
39
案
例
1
图示
:
30°N
纬线、北美西岸
C
气
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
分布于北美大陆的主体部分
,
原因是北美大陆主要位于中、高纬度地区
,
地势平坦
,
东西较宽
,
且受西海岸暖流的影响
,
该气候带西北缘有向北延伸的趋势。因此
,
该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图示
:
30°N
~
50°N
北美中部
我们怎么学
考点
1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
◇
要点导学◇
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及变化
1.
“
冷热不均使其动
”
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
,
极地与赤道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
,
如图所示
:
2.
“
地球自转使其偏
”
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
,
形成三圈环流
,
如图所示
:
3.
“
地球公转使其移
”
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
,
在地表性质均一
,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情况下
,
形成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
,
如下图所示
:
4.
“
海陆分布使其断
”
由于地球表面不均匀
,
有海陆之分
,
特别是北半球
,
海陆相间分布
,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
破坏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完整性
,
使气压带形成了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1)1
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和冬季风
(2)7
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和夏季风
二、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项目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源地
蒙古、
西伯利亚
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亚
(
亚欧大陆内部
)
印度洋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性质
寒冷
(
或
温暖
)
干燥
高温
(
或温
暖
)
湿润
高温
(
或温
暖
)
干燥
高温高湿
比较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解析
: (1)C
(2)D
第
(1)
题
,
根据经纬度判断气压中心位于西北太平洋
,
根据等压线判断为高压
,
夏威夷高压符合题意。第
(2)
题
,
夏威夷高压强盛时为北半球夏季
,
印度进入雨季
,
其他选项皆为冬季现象。
◇
题组例练◇
1.(
2016
·
山东枣庄模拟
)
读“等压线图”
,
回答
(1)
~
(2)
题
:
(1)
图中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
)
A.
亚洲高压
B.
亚速尔高压
C.
夏威夷高压
D.
印度低压
(2)
当该地气压强盛时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我国长江正处于枯水期
B.
此时南极洲气候正好有利于科学考察
C.
此时一艘海轮经过马六甲海峡后向波斯湾航行正好是顺水
D.
此时印度进入多雨季节
2
.(2016
·
辽宁沈阳模拟
)
大澳大利亚湾的冬季在强风控制下风浪甚大
,
素以风大浪高闻名
,
以致船舶难以停泊。希利尔湖位于该湾西部的中岛上
,
它是一个咸水湖
,
湖水的颜色会随着盐度的增大呈现出从淡绿到深红的色调变化。
根据图回答
(1)
~
(2)
题
:
(1)
冬季控制大澳大利亚湾强劲大风的风向是
(
)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南风
(2)
如果希利尔湖的颜色可随季节发生变化
,
下列哪个月份该湖湖水最可能呈现出深红色
(
)
A.3
月
B.6
月
C.1
月
D.9
月
解析
: (1)A
(2)C
第
(1)
题
,
冬季
,
大澳大利亚湾受盛行西风控制
,
盛行西北风。第
(2)
题
,
希利尔湖颜色呈现深红色
,
说明湖泊盐度高
,
此地正处于炎热干燥的季节
,
即南半球的夏季。
◇
要点导学◇
一、气压带、风带、气候类型随纬度分布规律
(
以北半球为例
)
考点
2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
对于气温来说
,
主要考虑纬度因素
,
即根据其所在纬度判断热量带
,
从而考虑其气温状况。从赤道到两极方向
,
热量带由热带过渡到寒带
,
气温也逐渐降低。
2.
对于降水来说
,
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状况
(
是否含有丰富的水汽或者具备降温过程
),
具体如下表所示
:
气压带
或风带
关键信
息点
对降水的影响
典例
气压带
垂直运动是上升还是下沉
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
,
降水多
赤道低气压带
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
,
降水少
副热带高气压带
风带
水平运动的海陆方向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
降水多
西风影响的大陆西部地区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
降水少
东风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
水平运动的纬度方向
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
,
降水多
盛行西风带
风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
,
降水少
极地东风带
二、不同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1.
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候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2.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候特点
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
,
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干季
(
冬季
)
时受信风带控制
,
湿季
(
夏季
)
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
,
一年可分为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旱季
(
冬季
)
时受因海陆热力差异而形成的东北季风的控制
,
雨季
(
夏季
)
时受气压带、风带北移而形成的西南季风的控制
全年高温
,
一年可分为旱雨两季
方法突破
图示法理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
低压带和高压带对天气的影响
低压带
:
空气上升
,
气温降低
,
水汽容易凝结形成降水。
高压带
:
空气下沉
,
气温升高
,
水汽易蒸发
,
不易形成降水
,
多晴天。
(2)
风对降水的影响
风从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
,
降水多
,
如西风带
;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
降水多
,
如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
题组例练◇
1
.(2015
·
上海卷
,24
~
25)
下图为某洲大陆沿
22°S
纬线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
,
回答
(1)
~
(2)
题
:
解析
: (1)B
(2)A
第
(1)
题
,
该大陆位于
22°S,
西侧为高大山地
,
海拔达到
5 000
米
;
中部地区地势低平
,
为平原地形
;
东部海拔较高
,
为高原地形。故该大陆应为南美大陆。图中乙地位于大陆东部
,
地势较高的热带地区
,
为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第
(2)
题
,
乙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
,
为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乙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
导致当地降水较多。甲地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
,
且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
降水少。
(1)
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
(
)
A.
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高原山地气候
(2)
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乙地
(
)
A.
处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上
B.
受沿岸寒流影响
C.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D.
受高峻地势影响
2.
下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对沿海六个地区的影响示意图
。读图
,
回答
(1)
~
(2)
题
:
解析
: (1)C
(2)D
第
(1)
题
,
地点②③为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的地中海气候
,①
为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④
为信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的热带沙漠气候
,⑤
为受信风带与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的热带草原气候
,⑥
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热带雨林气候
,C
正确。第
(2)
题
,
按照上题分析
,
纬度最低与纬度最高的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1)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
,
六地最有可能代表
(
)
A.
三种气候类型
B.
四种气候类型
C.
五种气候类型
D.
六种气候类型
(2)
图中六个地点中纬度最低和最高的分别是
(
)
A.①④ B.②⑤
C.⑤③ D.⑥①
图表判读
析图表
·
强应用
等压线图的判读
【
判读方法
】
1.
判断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
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小的为高压中心
;
由中心向四周变大的为低压中心。
2.
判断水平方向上、垂直方向上的气压高低
(1)
水平方向上
:
在闭合等压线图上
,
等压线数值向中心增大的为高压区
,
反之为低压区。
(2)
垂直方向上
:
在同一地点
,
自地面向高空
,
气压降低
,
故近地面气压高
,
高空气压低
;
地势高气压低
,
地势低气压高。
3.
判断高压脊
(
线
)
和低压槽
(
线
)
(1)
高压脊
(
线
):
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
,
其数值由高处指向低处
(
类同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
)
。
(2)
低压槽
(
线
):
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
,
其数值由低处指向高处
(
类同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
)
。
(3)
低压槽上往往存在锋面
,
而高压脊上则不会存在锋面。
4.
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1)
风向
:
根据由高压指向低压和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来确定。
(2)
风力大小
:
等压线密集
,
风力较大
;
反之
,
较小。
5.
判断各种气压场的天气状况
【
迁移应用
】
1.
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判断不同区域的天气状况。
2.
根据特定时段或区域的气压分布
,
判断昼夜或季节。
3.
分析区域气流运动状况。
相关文档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21 12:22:574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5-21 11:31:0611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0 15:30:344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0 14:23:5834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021-05-20 12:10:4011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0 11:55:024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5-20 02:07:187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13 03:09:5943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42021-05-12 15:50:2346页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专2021-05-12 11:01:5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