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1 MB
- 2021-05-21 发布
- 1 -
专题五 图文转换——“图”联现实,“表”观
变化
核心价值·阐释
图(表)文转换这类综合性题型是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一种形式,从整体上考查
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图表内容的观察和描写,培养同学们
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对图表寓意的探讨,促进考生逻辑思维、辩证思维
的发展。
关键能力·突破
考向 图片解读类转换
一 框架图(流程图)
框架图(流程图)采用结构式图表,将事物的某些概念(或活动流程)连接起来,
要求答题者根据这种结构关系(特别是箭头方向所表示的意思),用文字将所示内容
正确地表现出来。结构关系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可能是横向联系,也
可能是纵向联系。
框架图类题目解答步骤:
(2018·全国卷Ⅰ)下面是某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而提
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
连贯,不超过 90 个字。(6 分)
- 2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第一步:分析层次。本流程图共有四个层次,其中两个层次有并列关
系。第一层是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第二层是个人定位和发展目标,第三层是操
作策略,第四层是评估及反馈。
第二步:理解内容。明确所给文段的中心词: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第三步:有序说明。作答时要注意各层次的逻辑顺序,使用一些关联词串联
句子,使其连贯、通顺。本题难点在于流程图进行到“评估、反馈”部分后,箭
头又指向了“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这表示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在
经过图表上的所有流程后,还需再加工,再修订。考生要注意将之清晰地表达出
来。
答案 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在此基
础上进行个人定位并设置发展目标,然后制订达成目标的操作策略,最后展开评
估与信息反馈,再据此作进一步修订。
1.《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已经生效八年了,但目前仍存
在烟草企业不积极履行公约相关内容的行为。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昨日发布了“在
知道吸烟会引发多种疾病的前提下,是否还会吸烟”的调查数据。请把下面的图
表写成一段话。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75 个字。
- 3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吸烟易引发肺癌、肺气肿、心脏病、口腔癌等多种疾病,在得知吸烟
的这些危害后,被调查者有将近六成人表示不会吸烟,但仍有四成以上的人选择
吸烟。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对于这种“树状图”,层次分析是审题的
关键。由图可知,主干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吸烟的危害,其下是各种疾病的列举;
一是个体的选择,其下是两个比例数字。考生根据这些信息,再按照题目的要求
组织答案即可。
二 徽标类
徽标,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蕴含
着丰富的含义。因此,解题时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
第一步,把握构图要
素和说明顺序
(1)宏观把握图标的外形特点,明确构图要素。注意中英文
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2)说明(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
其他逻辑顺序。
第二步,深挖内涵和
寓意
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要
联系具体对象做出合理解释。不能随意想象,尽量采用图中
“一个信息点+一个内涵寓意”的方式作答。
第三步,规范语言和
条理
(1)采用规范的说明性语言,做到准确、简明、平实、清晰。
(2)认真观察徽标的组成部分,概括要全面,避免遗漏内容。
(3)表述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确保条理清晰。
下面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
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80 个字。
- 4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本题要求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寓意”。解答此题可分两步进行。
①读懂徽标。题干交代了徽标的主题:保护地球水环境。紧扣“地球水环境”可
发现图中前后分别为“有鱼在游的清流”与“污水”,“手”的作用是阻止污水
流入清流。②组织语言。作答时,应分步进行,先写出“构图要素”,再说明“寓
意”。说明“构图要素”时可以采用“该图由……构成”的句式。
答案 (示例)该图由地球、清流、鱼、手和浊流构成。地球上各种鱼在清澈的
水流里游动,人类之手正在阻挡排向清流中的污水,整个图形表达了人类保护水
环境、拒绝水污染的决心。
2.下面是中非合作论坛的会徽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
整体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80 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字母 C 组成“合抱之手”,整个标志是字母“a”,中间是由中国和非洲
地图组成的地球。“合抱之手”以双手合抱图形象征中非合作的宗旨是:团结与
合作,和平与发展,活力与繁荣。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所给图片是一个徽标。解答这类题目时一
般要仔细观察徽标,联系主办地及活动主题思考。此题所给的徽标由内外两部分
组成,内部是一个圆形的地球形状,上面画有中国和非洲的地图;外部由两部分
组成,左翼部分是一个字母“C”,代表中国,左右两部分形成“合抱之手”;整个
- 5 -
标志是字母“a”,代表非洲。因为此徽标是“中非合作论坛的会徽”,再结合徽标
图形,可分析出其寓意为中非团结与合作、繁荣、发展等。如考试中所给徽标是
彩色的,还可以结合徽标的颜色分析,如绿色象征和平与发展,红色表示活力与
繁荣等。考生把这些信息表述清楚即可。
三 图片类
这里的图片主要是指绘画、摄影或剪纸等艺术性很强的作品。这类题目具有
以下独特性:
1.题目中画面往往由主要形象——人物形象或某种动物形象、形象活动的环
境(背景)构成。
2.题目多要求描绘画面内容,很少要求说明画面的寓意。
3.为了凸显图片的艺术性,题目要求转换时的语言要尽可能鲜明、生动。换
句话说,就是尽量避免平实性的说明或叙述。
解答图片类题“三步走”
第一步:读
1.“读”画面中有哪些人物(或动物)形象以及形象的具体动作、形体、表情
等。
2.“读”画面中显示了怎样的环境(背景)。
3.“读”画面中其他的细节,如文字说明。
第二步:想
“想”作者的创作意图。
第三步:描
1.一般思路:先“描”形象的身份、动作、表情等,后述形象的精神风貌特
点。环境(背景)元素融于对形象的描绘中。
2.方法:①用恰当的形容词描绘形象的表情、精神状态和环境特点;②用恰
当的动词细致刻画形象的动作;③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刻画形象的形体
特点、精神风貌。
根据下面这幅图片的内容,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语言生动,
- 6 -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60 字以内。
剖析 第一步:读。从画面可“读”出:画面中是一位在路上打扫垃圾的残
疾老人。
第二步:想。根据画面就可这样“想”:作者以这样一个人物为表现对象,
突出的是人物不辞辛苦的特点,歌颂的是普通劳动者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三步:描。先“描”画面中人物的“残疾人”身份、衣着和扫地的动作姿
势,指出了形象活动的地点。最后用“如一棵不倒的青松,为我们的环境事业贡
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比喻手法点明了人物的奉献精神。
答案 在路上清扫卫生的是位残疾人,他身着朴素,左手拿铁锹,右手握扫
把,右腿拄在拐杖上,恰如一棵青松,用顽强展示着生命的另一种美。
3.欣赏下边的天鹅戏水图,围绕“早春”,写一首小诗或一则短文。
要求:①突出景物特征;
②语言表达鲜明、生动;
③不超过 80 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一池水融融,几丝柳依依。天鹅知春暖,悠游自在啼。
(示例二)东风轻拂,柳条上钻出了片片嫩叶,丝丝柔条,袅袅依依。几只黑天
- 7 -
鹅伸着长长的脖子,如公主般雍容优雅,在一池碧水中自在地嬉戏,悠然地游弋;
绿水微漾,泛起圈圈涟漪。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回答此题,考生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观察
画面。首先要弄清楚画面内容,分析其构成。题目已指出其中心为“早春”,名
为“天鹅戏水图”;图中景物有垂柳、天鹅、湖水等。②想象情境。在观察画面
的基础上,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将画面内容与真实生活相融。③明确要求。本
题要求“突出景物特征”,所以,应主要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重点写景。
另外,不管是写诗还是写文,应注意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来增加生动的
效果。
四 漫画类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借
幽默、诙谐的画面,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
意)。
漫画的构成:①标题(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可以没有);②注释(是
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可以没有);③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常见的漫画题题型:①描述(说明)漫画内容;②解释漫画寓意;③给漫画拟写
标题;④综合考查(拟写公益广告语或评价漫画的特点、好处)。
解读漫画“三步骤”
第一步:读画面,明白画中“有什么”
①看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睛,有时透过这“眼睛”,可洞察整幅画的主题。
审画时要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更容易把握漫画的寓意所
在。
②看画面。漫画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
说明某种观点。因此,分析漫画的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
细节对表达漫画的寓意都有提示作用。
③看画中文字。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
文字。我们在解答漫画题时,要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
- 8 -
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④看夸张处。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
夸张。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第二步:深理解,想象作者“指什么”
漫画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做题时应将
漫画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相联系,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歌颂或讽刺的对象
或现象。要正确理解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理解事物发展
变化的条件和原因。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理解漫画的寓意。
第三步:精表达,依据类型“巧作答”
把握了漫画的内容和主旨后,就可以开始答题了,答题需掌握 3 种常见题型
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1.介绍或描述漫画内容解题方法
这类题型,只需要把画面的组成部分用记叙性或说明性的文字表述即可,不
需要做评论或联系社会现实探讨寓意。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
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的东西。
对于漫画的说明,在整体上要做到“总—分—总”,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
象,然后依据一定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介绍画面内容。
2.概括寓意解题方法
概括画面的主题,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分析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或颂扬
的对象或行为,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通常采用联想的方法,由
物及人,彰显意义。
3.拟写标题解题方法
标题有暗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首先要弄清漫画讽刺或颂扬的
主体和主题,然后围绕其拟加标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
主题命名。
阅读下面漫画,按要求答题。
- 9 -
(1)给漫画拟出标题。要求:切合漫画含意,不得用“无题”作标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要求:与标题有内在联系,不超过 15 个
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第一步:读画面,注意漫画上的每一个细节。图中有一只猫和“两把
伞”,一把是真正的伞,另一把却是一只猫的“影子”。
第二步:深理解,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理解这幅漫画的关键是小猫投在
墙上的影子和伞后隐藏的影子。小猫的影子很像伞的影子,但伞的真正影子却在
其背后。这启示我们眼见不一定为实,对所见要有理性思考,认真辨别。
第三步:精表达,组织语言,规范答案。围绕讽刺的主体或漫画的主题拟加
标题。挖掘漫画隐含信息,联系现实谈启示。
答案 (示例一)标题:不畏“影子”遮望眼 启示:眼见未必为实
(示例二)标题:“物”异不怕影子同(人正不怕影子斜) 启示:我们彼此彼此
(童趣)
(示例三)标题:殊“物”同归(殊途同归) 启示:总有平等的时候
4.请认真研读下面这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并概括漫画的主旨。
(不超过 150 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内容:画面的左边,一位衣着时尚的女子,正紧搂大树,准备与大树
合影。右边的时髦男子一边举着相机为她拍照,一边赞叹道:“景色美极啦!”
- 10 -
但在他们的脚下,是随意丢弃的垃圾和被踩得乱七八糟的草地。
主旨:批判了那些打着欣赏美的旗号,破坏美、践踏美的行为。(或“讽刺了
那些打着欣赏美的旗号,破坏美、践踏美的旅游者”)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描述漫画内容,要注意漫画的题目、主体
和画外之音,描述要全面,不能漏掉信息。分析漫画的寓意,要注意透过现象分
析实质,联系现实,分析主题是赞扬、歌颂还是讽刺、批判,答题模式为“此漫
画赞扬、歌颂(讽刺、批判)了……的现象”。本题的漫画中一对情侣正在草地上拍
照,既践踏了草坪,又留下了垃圾。这幅漫画具有讽刺、批判意义。
考向 数据分析类转换
一 柱形图
此类题将数据以直观的柱形图或直方图的形式呈现出来,用坐标图从横向和
纵向两个角度来表现某些情况。答题时,考生需要理解题意,搞清关系,准确把
握规律。
从柱形高低找差距,分析概括得结论
解答柱状图表类图文转换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析题干要求,定向归纳概括。题干的要求,决定了分析、概括的方向。
(2)细致观察图表,找出发展趋势。
对柱形图的观察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柱形代表的数据,二是柱形与坐
标联系后体现的意义。当然,有些柱形图本身就是通过对比表现数据的。对于这
类题目,除了从发展趋势的角度分析外,还要分析放到一块的柱形图通过对比体
现的意义。
(3)依据字数要求,准确拟写答案。
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 11 -
(1)给图表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25 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表数据,得出相关结论。(不超过 40 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要求,定向归纳概括。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
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此题中表脚告诉我们的是全国与浙江
2013~2014 年的阅读率数据比较。
第二步:观察图表,找出趋势。考生在细读图表时要全面准确捕捉信息,找
出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图中,浙江的报纸期刊及综合阅
读率高于全国水平,而图书阅读率低于全国水平,浙江人要重视图书阅读的结论
由此得出。
第三步:依据字数要求,准确拟写答案。
答案 (1)(示例)2013~2014 年浙江省与全国图书报刊及综合阅读率比较
(2)①浙江报刊及综合阅读率高于全国水平;②图书阅读率低于全国水平;③
浙江人要重视图书阅读。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图所包含的三点主要信息。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每点不超过 35 个字)
- 12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大多数乡村学校能够开足语文、数学课,但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开
课不足。②不少乡村学校教学器材、仪器达标率很低。③城镇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优于乡村学校。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首先要全面地读图,仔细比较图中所给数
据,并且要注意归纳合并信息,选取图中主要的信息来表述。通过分析可知,可
以从学校的开设课程角度,教学器材、仪器达标率的角度做比较分析,最后根据
数据得出总的结论为“城镇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优于乡村学校”。
二 表格类
此类题将相关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列出,答题时依据要求用文字准确地把规律
表述出来,并结合相关题目准确作答。
读懂表格,把握数据
1.读懂表格
表格由表头和数据组成。读懂表格,就是把握表头的实际意义和数据体现的
特点等。
2.分析数据
- 13 -
要关注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分析差值
体现的意义。
有研究者对 200 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
面进行了统计。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第一步:读懂表格。一是此表统计的是 200 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
代表作的年龄,二是作家渐至成熟。这里要清楚的是什么是作家的“成熟”,什
么是作家的“不成熟”,当然,“不成熟”指的是“处女作”,“成熟”指的是
“代表作”。这样就把表格数据分成两块了:一块是发表处女作的年龄,一块是
发表代表作的年龄。
第二步:分析数据。表格中发表处女作人数多的主要集中在 20 岁前至 30 岁,
发表代表作人数多的主要集中在 26 岁至 40 岁,这说明什么?正好说明“成熟”
的作家要比“不成熟”时晚上十年左右。那么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来答,大多
数作家要花上十年左右的时间不断创作,方能达到创作上的成熟。
答案 大多数作家需要十年左右的创作积累,才能进入创作成熟期。
2.请对下面图表的内容按要求用文字进行表述(不得用数字)。要求语意简明,
句子通顺,不超过 80 个字。
表一 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乘车安全意识比较(%)
国家 中国 美国 日本 韩国
- 14 -
坐汽车时系安全带
总是 43.5 73.1 58.2 41.9
偶尔 44.7 21.4 32.1 44.0
从不 11.8 5.5 9.7 14.1
表二 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水上安全意识比较(%)
国家
在没有救生员的水域游泳
中国 美国 日本 韩国
从来不会 72.0 14.0 72.6 66.2
偶尔会 15.7 51.6 15.9 15.6
会 12.3 34.4 11.5 18.2
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四国相关研究机构基于多年的协作机制,联合开展
了高中生安全意识及问题比较研究,从上面两个表可看出:
。
答案 乘车安全意识方面,美国高中生最强,其次是日本,韩国最弱,中国
略比韩国强一点。水上安全意识方面却是日本高中生最强,其次是中国,再次是
韩国,美国最弱。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分析统计表首先应注意统计表的名称,然
后是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来的趋势等。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
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出判断。此题注意表头和表格中的极值。
三 饼状图
此类题用切饼的方法将几个不同部分所占的比例形象地展现给读者。答题时,
考生要按照要求用文字将这些比例表述出来,并结合具体的题目准确作答。
把握具体数据,明确反映问题
1.把握饼状图反映的数据特征
看图表标题,明确答题方向,看图表中的文字和数据。把握数据占比是解读
- 15 -
此类题的核心问题。
2.结合题干要求写出具体内容
由于对饼状图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解题时要结合题干内容来分析。
下列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请仔细阅读,完成后
面的题目。
(1)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要求:不出现数字,字
数 10~20 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这一现状,请从社会和学校角度指出其产生的原因。(要求:字数分别
在 10~20 字)
①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第一步:把握饼状图体现的数据特征。此题两个统计图,分别从社会
角度和学校角度揭示了汉字书写现状堪忧的原因。图一:手写汉字机会很少和不
多的占了 69.9%,还有 4.4%的人几乎不手写汉字,手写汉字较多的只有 25.7%,
可见手写汉字机会少。图二:经常提笔忘字的高达45.2%,而提笔不忘的仅占13.6%,
可见提笔忘字是普遍现象。
第二步:结合题干要求写出具体内容。结论要简明,可采用分总式或总分式
结构表述。其中总括句要能概括两图的总特点。
答案 (1)写字机会少,提笔忘字多,书写能力堪忧。
(2)(示例)①社会:电脑、手机等使很多人“失去”了手写的机会
②学校:未开设书写课,不重视学生的书写能力
- 16 -
3.下面是关于高中生零花钱的调查,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根据以上图表,请你提出两条对中学生合理花费零花钱的建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根据实际,计划开支。不要零碎地、频繁地向父母要钱。②坚持记
账,节约开支。中学生要知道自己手中的钱是怎样花的,尽可能节约。③“好钢
用在刀刃上”。尽可能把零花钱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充分发挥每一分钱的合理
使用价值。(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首先要把握图片的主题,明确关键信息,
其次落实到局部细节,最后审清题意,按要求作答。作答本题时,根据各图表细
节,我们可以归纳出如下信息:高中生零花钱大部分来源于亲人,只有很少一部
分高中生会自己打工赚钱;高中生每人每月零花钱的数目一般在 100 元到 500 元
之间,少数低于 100 元或高于 500 元;高中生零用钱大部分用于玩游戏、吃零食,
只有少部分用于买书或参加体育运动。然后根据上述信息,提出针对性建议。注
意语言流畅,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四 曲线图
曲线图一般以横纵两个坐标为主轴,通过曲线在两个主轴上的数据变化来反
应某种情况。答题时,考生要根据这种结构变化关系,弄清所要表达的内容,并
用准确的文字表述出来。
分析坐标内容,把握曲线趋势
- 17 -
1.读懂坐标内容
理清横纵坐标的具体内容,把握坐标代表的意义。
2.找出曲线走向。曲线无论在区间中如何高低起伏,但都有一个总体趋向。
3.分析“S”曲线
曲线的每一个转折点都体现其特点,所以在理解曲线图时,要把握曲线图的
“S”型特点。
下图为某项技能训练的成绩曲线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
(1)简要概括学习成绩变化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 6 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学习而言,你从此图得到什么启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第一步:理解坐标内容。对于本题,横轴代表的是练习天数,纵轴代
表的是练习成绩得分,区间中的曲线表现的是在练习的过程中练习的天数和练习
成绩得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找出曲线走向。对于第(1)题,可以从整体和局部的角度分析:从整
体的角度看,成绩得分的趋势是上升的;从局部分析,可以把曲线分为前后两部
分,前半部分起伏较大但分数提高明显,后半部分增幅变小但成绩也有起伏等。
第三步:分析“S”型曲线。从整体的角度理解,练习能不断提升成绩,故要对
自己有信心;从曲线的前半部分分析,就是虽然成绩起伏较大,但要能够坚持;
从曲线的后半部分分析,就是成绩进步缓慢时,要注意找到突破的方法等。
答案 (示例)(1)①总体不断提高;②中间有起伏;③增幅渐小(增速渐慢或前
快后慢)。
- 18 -
(2)练习能不断提升成绩。成绩有起伏是难免的,不要失去信心。进步缓慢时
要设法寻求突破。
4.认真观察下面的坐标曲线图,按要求答题。
(1)这个坐标曲线图的突出特征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概括出人类能源消耗比例变化的趋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木材线、煤炭线、石油线均随着时间推移由高到低,天然气线、核
能线、太阳能线均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走高。
(2)木材消耗量逐年减少,煤炭、石油的消耗量在经历了一个增长期之后均呈
下降趋势,天然气、核能与太阳能的消耗量逐年上升。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首先要关注曲线的变化。分析每一个对象
的变化趋势,然后按照共同点进行合并归纳。从变化趋势中总结问题,规范作答。
核心素养·养成
2018 年全国卷
某同学拟了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
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字。(6
分)
- 19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面对拒绝,有人会说“算了”,然后结束这件事,另作打算;有
人会说“好吧”,心中闷闷不乐,感觉被挫败;有人会问“凭什么”,随后不断
怀疑、批判;有人会问“为什么”,接着分析原因,再作尝试。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首先要解析框架图,明确
陈述对象是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其次要把握给定的四种反应及
其应对方式的关系,及先后顺序;最后,组织此题答案,在开头必须有一句话指
出限定的语境,后面的内容应该将框架图中四种反应及其应对方式的内容按一定
顺序组织进去,要注意话语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同时注意字数要求。
2016 年全国卷
下面是某校团委“中国梦演讲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
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5 个字。(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中国梦演讲赛”拟于 5 月 4 日举行,赛事需要组织和宣传。组
织工作需要联系报告厅,选拔 20 名参赛者,最后评出 6 个奖项;宣传工作包括出
海报、组稿,并在学校网站和校报报道。
- 20 -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图,读图时要全面理解图中各
个组成部分的含义及关系;然后用准确、简明、连贯的语言表达出来。叙述时要
把握框架的结构,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逐层介绍。
2018 年全国卷 改编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题。
根据材料的数据,得出两个结论。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①2012~2016 年,比例一直下降的仅有个人遭遇侵权这一项,其
他四项数据均有回升的现象。②专利侵权总体比例的下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
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此题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在理解题意的基
础上,考生需要认真观察图表名称及各项数据的名称,在总体上找出趋势,在个
体上发现变化,进而确定作答方向。言之成理即可。
相关文档
-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图文转换学案(12021-05-21 11:28:1820页
- 201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训练语言2021-05-20 18:47:3917页
- 2018届一轮复习图文转换训练(全国)(152021-05-20 18:41:425页
- 高考语文专题冲刺专题10_1图文转换2021-05-20 18:30:2111页
- 2020届二轮复习图文转换课件2021-05-20 14:25:4230页
- 2018届一轮复习图文转换训练(全国)(三2021-05-20 14:24:386页
-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图文转换教案(12021-05-20 14:01:5127页
- 版高考语文专题目图文转换专题目练2021-05-20 12:41:436页
-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图文转换 教案2021-05-20 03:07:285页
-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省)课件2021-05-20 02:39:08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