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7.00 KB
- 2021-05-21 发布
课时达标(二十三)
一、选择题
休闲商务区(RBD)作为城市重要的游憩空间,是为外来游客和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消费的场所。下图为北京城市休闲商务区与交通干线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北京城市休闲商务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布无规律可循
B.地租支付能力强
C.集中分布在城市南部
D.集中分布在市中心的外围
2.影响北京城市休闲商务区布局的因素主要有( )
①景点分布 ②交通通达度 ③政府政策 ④居民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B 2.A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北京城市休闲商务区主要布局在市中心和交通干线附近,故A、C、D错误;城市休闲商务区在城市商业体系中具有较强的地租支付能力。第2题,城市休闲商务区是为外来游客和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消费的场所,故应靠近旅游景点;由图可知,北京城市休闲商务区主要分布在交通干线附近,需依托一定的交通条件。故选A。
读某城市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的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横坐标上数字所在的“距离段”,表示商业区可能性最大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4.从地租水平来看,图中③和⑤可能位于( )
A.市中心 B.街道两侧
C.主干道交会处 D.城市绿地
3.C 4.C 解析 第3题,城市地租主要是由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决定的。一般而言,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市中心会出现地租高峰,但在郊区道路的交会处因交通更便利,会出现地租的次高峰。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城市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商业区付租能力最高,且商业区对交通和人流量要求较高,图中①③⑤处地租比相邻地区高,最可能是商业区,故选C。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中③和⑤可能位于主干道交会处,故选C。
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的规划图。读图完成5~7题。
5.该城市空间形态未来的发展方向最有可能是( )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伸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伸
6.该城市水厂(水1、水2、水3)以及污水处理厂(污1、污2)布局均合理的是( )
A.水1和污2 B.水2和污2
C.水3和污1 D.水2和污1
7.与E组团相比,B组团布置物流中心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邻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B.地形平坦开阔,可利用空间充足
C.靠近山区,环境优美
D.分布在郊区,土地租金低
5.C 6.D 7.A 解析
第5题,从图中的组团布局来看,该城市空间形态未来的发展方向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第6题,城市水厂应该布局在城区河流的上游,而污水处理厂则需要布局在城区河流的下游。据此分析,水1、水2和污1符合条件,但水1靠近农田,易受农业生产影响。第7题,布置物流中心的优势区位条件应该考虑交通是否便利,与E组团相比,B组团邻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日本都市圈建设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雏形阶段—加速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下图示意日本都市圈建设阶段的空间结构。据此完成8~9题。
8.日本都市圈建设阶段中,人口集中程度最高的是( )
A.雏形阶段 B.加速阶段
C.调整阶段 D.成熟阶段
9. 日本都市圈建设阶段中,成熟阶段城市具有的特征是( )
A.形成多核心、多圈层空间结构
B.核心城市快速增长为主要特点
C.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差距拉大
D.已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
8. A 9.A 解析 第8题,从图中可看出,雏形阶段资源都流向中心城市,且中心城市的圈最大;加速阶段和成熟阶段资源除流向中心城市外,还流向次级城市,因此人口集中程度最高的是雏形阶段,A正确。第9题,从图中可看出,成熟阶段形成多核心、多圈层空间结构,A正确;成熟阶段以外围地区城市的快速增长为主要特点;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差距缩小;是否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从图中看不出来。
下图为1995年和2005年江、浙、沪内部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及联系状态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中城市吸引中心等级不同,形成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 B.交通
C.文化 D.人口
11.结合材料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95年上海对浙江人口吸引力大于对江苏
B.1995年温州的城市等级与上海相同
C.1995~2005年所有城市的人口吸引力均增强
D.1995~2005年江苏经济发展最为迅速
10.A 11.A 解析 第10题,图示吸引中心基本都是城市,且以大中城市为主,大中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们收入水平较高,吸引力较大。小城市地区人们收入水平与大中城市差距较大,A正确。第11题,根据图示信息,1995年上海对浙江的辐射联系比江苏密集,说明上海对浙江人口吸引力大于对江苏,A正确。温州的城市等级比上海低,B错误。1995~2005年并不是所有城市的人口吸引力都增强,C错误。仅通过图示信息无法判读出江、浙、沪的经济发展速度,D错误。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土地利用情况,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铁路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1)该城市乙、丙两区域土地利用方式都为商业用地,由位置差异推测其经营活动方式的差异。
(2)举例说明甲区域适合布局的工业类型,并说出原因。
(3)简述铁路线对该城市的不利影响。
解析 第(1)题,商业网点布局有市场最优和交通最优两种原则。乙地位于市中心,地租高,所以布局零售业;丙位于城市环路和向外联系的干道沿线,交通便利,有利于商品的集散,商业活动以批发为主。第(2)题,甲区域位于住宅区,且靠近市中心,在甲区域内布局的工业,首先要对城市环境污染小;其次是利润高,占地少,否则地租高会对其产生不利影响。第(3)题,铁路线穿过市区,干扰市区交通,并带来噪声等污染,对路两侧城市发展有阻隔作用。
答案 (1)乙区域位于城市中心,市内交通通达度高,人流量大,商业活动以零售为主;丙区域位于城市环路和向外联系的干道沿线,交通便利,商业活动以批发为主。
(2)服装、鞋帽等基本无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位于居民区,能满足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节省工人上下班时间,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对城市环境污染小。
或小型汽修厂。占地少,靠近市场,居民修车方便,利润较高,对城市干扰和污染小。
或高新技术产业。占地少,对城市干扰少,利润高。
(3)铁路线穿过市区,严重干扰市区交通;交通噪声影响铁路沿线居民的生活;铁路线对其两侧城市发展有明显阻隔作用。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6月3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下图为长江三角洲“一核五圈四带”城市群发展格局图。
(1)试比较上海与宁波在服务种类、等级和范围上的差异。
(2)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有利条件。
(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突破了传统思维模式,将合肥都市圈列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指出这一做法对合肥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意义。
解析 第(1)题,根据城市等级与服务种类、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答题。第(2)题,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有利条件可借鉴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从交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区域开放程度等方面分析。第(3)题,主要指出对合肥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尤其应指出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等方面的作用。
答案 (1)上海的服务种类多于宁波;服务等级高于宁波;服务范围大于且包含宁波。
(2)海河联运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发达;区域开放程度高。
(3)利于增强与上海及其他中心城市的联系,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利于承接沪宁杭地区的产业转入,促进合肥都市圈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利于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关文档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0 15:30:344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0 14:23:5834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021-05-20 12:10:4011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0 11:55:024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5-20 02:07:187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13 03:09:5943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42021-05-12 15:50:2346页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专2021-05-12 11:01:534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新课2021-05-12 02:34:558页
- 【鲁教版】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2021-05-11 21:03:47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