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00 KB
- 2021-05-21 发布
云南省昌宁县一中2019-2020学年10月份考试
高二 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分卷I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1.真空中,两点电荷电量均为Q,在它们分别相距为r和3r时,彼此间的库仑力大小之比为( )
A. 3∶1 B. 1∶3 C. 9∶1 D. 1∶9
2.如图所示为一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电压U和电流I,图线上点A的坐标为(U1,I1),过点A的切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为I2.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1时,电阻等于( )
A. B. C. D.
3.L1、L2两灯分别标有“110 V,40 W”和“110 V,100 W”,按不同方式接入220 V电路,能使两灯正常发光,且符合节能的原则,应选用的电路接法是( )
A. B.
C. D.
4.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带电量之比为1:7,相距为r.两者接触一下放回原来的位置,若两电荷原来带异种电荷,则后来两小球之间的静电力大小与原来之比是( )
A. 3:7 B. 4:7 C. 9:7 D. 16:7
5.无限大接地金属板竖直放置,与金属板右侧面中心点O相距为d的位置处放有一电荷量为q
的正点电荷,它们之间的电场线分布如图甲所示,与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面正电荷一侧的电场线分布类似,如图乙.甲图电场中有M(MO的连线与板垂直)、N(N点位于板右侧面上)两点,M到点电荷之间、N到O点之间的距离均为d.则M、N两点的电场强度EM、EN的大小关系是( )
A.EM>EN B.EM=EN C.EM<EN D. 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的示波管,当两偏转电极XX′、YY′电压为零时,电子枪发射的电子经加速电场加速后会打在荧光屏上的正中间(图示坐标系的O点,其中x轴与XX′电场的场强方向重合,x轴正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y轴与YY′电场的场强方向重合,y轴正方向竖直向上).若要使电子打在图示坐标系的第Ⅲ象限,则( )
A.X、Y接电源的正极,X′、Y′接电源的负极
B.X、Y′接电源的正极,X′、Y接电源的负极
C.X′、Y接电源的正极,X、Y′接电源的负极
D.X′、Y′接电源的正极,X、Y接电源的负极
7.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下列四个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电场中有A、B两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B点的电势低于A点的电势
B. 若将一个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则该电荷一定为负电荷
C. 一个负电荷处于A点的电势能大于它处于B点的电势能
D. 若将一个正电荷由B点释放,该电荷将在电场中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9.图中接地金属球A的半径为R,球外点电荷的电荷量为Q,到球心的距离为r.该点电荷的电场在球心的场强大小等于( )
A.k-k B.k+k C. 0 D.k
10.有一只电风扇,标有“220 V 50 W”,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0.4 Ω,把它接入220 V的电路中,以下几种计算时间t内产生热量的方法,正确的是( )
A.Q= B.Q=Pt C.Q=()2·Rt D. 以上三种方法均正确
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4.0分,共16分)
11.(多选)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电阻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测量前必须调零,而且每测一次电阻都要重新调零
B. 为了使测量值比较准确,应该用两手分别将两表笔与待测电阻两端紧紧捏在一起,以使表笔与待测电阻接触良好
C. 待测电阻若是连在电路中,应当先把它与其他元件断开再测量
D. 使用完毕应当拔出表笔,并把选择开关旋到“OFF”挡或交流电压最高挡
12.(多选)对于电容器的电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大电容器极板间距离时,电容器的电容减小
B. 电容器两板间电压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它的电容就增加到原来的2倍
C. 电容器所带电量增加1倍,电容也增加1倍
D. 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与两板正对面积、两板间距离及两板间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有关
13.(多选)某同学在研究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得到了电子由a点运动到b点的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未标明方向的一组虚线可能是电场线,也可能是等势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图中虚线是电场线,电子由a点运动到b点,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B. 如果图中虚线是等势面,电子由a点运动到b点,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
C. 不论图中虚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a点的电场强度都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
D. 不论图中虚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a点的电势都高于b点的电势
14.(多选)如图所示,图中1、2分别为电阻R1、R2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线,则( )
A.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Ⅰ区域
B.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Ⅲ区域
C.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Ⅰ区域
D.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Ⅱ区域
分卷II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5分)
15.(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合金丝的直径.为防止读数时测微螺杆发生转动,读数前应先旋紧如图甲所示的部件 (选填“A”、“B”、“C”或“D”).从图中的示数可读出合金丝的直径为 mm.
(2)用游标卡尺可以测量某些工件的外径.在测量时,示数如上图乙所示,则读数分别为mm.
16.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供选择:
A.待测小灯泡“3 V,2 W”
B.电流表A1(量程3 A,内阻约为1 Ω)
C.电流表A2(量程0.6 A,内阻约为5 Ω)
D.电压表V1(量程3 V,内阻约为10 kΩ)
E.电压表V2(量程15 V,内阻约为50 kΩ)
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0 n,额定电流50 mA)
G.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 n,额定电流1 A)
H.电源(电动势为4 V,内阻不计)
I.电键及导线等
(1)电流表应选用 ;电压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填器材前面的字母).
(2)在图甲实物图中,有部分线已连好,要求小灯泡的电压从零开始测量,请连成符合要求的完整的电路图.
(3)开关闭合之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 (选填“A端”、B端”或'“A、B中间”)
(4)某同学实验后作出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当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4 V时,灯泡的实际功率是 W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8.0分,共72分)
17.如图所示,A、B两平行金属板间的匀强电场的场强E=2×105V/m,方向如图所示.电场中a、b两点相距10 cm,ab连线与电场线成60°角,a点距A板2 cm,b点距B板3 cm,求:
(1)电势差UAa、Uab和UAB;
(2)用外力F把电荷量为1×10-7C的正电荷由b点匀速移动到a点,那么外力F做的功是多少?
18.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接在U=12 V的直流电源上,电容C=3.0×10-10F,两极板间距离d=1.2×10-3m,g取10 m/s2.
(1)求该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
(2)若板间有一带电微粒,其质量为m=2.0×10-3kg,恰在板间处于静止状态,则该微粒的电荷量为多少?带何种电荷?
19.示波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金属丝发射出来的电子被加速后从金属板的小孔穿出,进入偏转电场.电子在穿出偏转电场后沿直线前进,最后打在荧光屏上.设加速电压U1=1 640 V,偏转极板长l=4 cm,金属板间距d=1 cm,当电子加速后从两金属板的中央沿与板平行的方向进入偏转电场.求:
(1)偏转电压U2为多大时,电子束的偏移量最大?
(2)如果偏转极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L=20 cm,则电子束最大偏转距离为多少?
20.如图的电路中,R1=6 Ω,R2=R3=3 Ω,R4=R5=15 Ω,C=0.2 μF,电源电动势E=
90 V,内阻忽略不计.
(1)仅闭合S1,当b点接地时,m点与n点的电势各是多少伏?
(2)再闭合S2,当S2刚闭合的瞬间,通过R5的电流向什么方向?
(3)S1、S2均闭合,待电路的状态稳定之后,仅将S1断开,求S1断开后通过电阻R1的
电量.
答案
1.C 2.B 3.C 4.C 5.A 6.D 7.B 8.C 9.D 10.C 11.CD 12.AD 13.ABC 14.BC
15.(1)B0.410 (2)11.50
【解析】解:(1)读数前应先旋紧B,使读数固定不变,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0 mm,可动刻度为41.0×0.01 mm=0.410 mm,所以最终读数为0 mm+0.410 mm=0.410 mm.
(2)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1 mm,游标尺上第10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10×0.05 mm=0.50 mm,所以最终读数为:11 mm+0.50 mm=11.50 mm.
16.(1)C D G (2)连线如图所示
(3)A端 (4)1.3
【解析】(1)灯泡额定电压为3 V,电压表应选D,灯泡额定电流I==A≈0.66 A,若采用3 A量程则误差较大,故只能采用0.6 A量程进行测量;本实验采用分压接法,为方便实验操作应选滑动变阻器G.
(2)描绘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电压与电流应从零开始变化,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
电压表内阻远大于灯泡电阻,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
(3)由图可知,测量电路与滑动变阻器左侧并联,故为了让电流从零开始调节,滑片位置应滑到A端;
(4)由图可知,当电压为2.4 V时,电流I=0.52 A,则功率P=UI=2.4×0.52 W≈1.3 W.
17.(1)4×103V 1×104V 2×104V (2)1×10-3J
【解析】(1)UAa=E·dAa=2×105×0.02 V=4×103V.
Uab=E·dab=2×105×0.1×cos 60° V=1×104V.
UAB=E·dAB=2×105×(0.02+0.1×cos 60°+0.03) V=2×104V.
(2)据动能定理得WF+W电=0,
所以WF=-W电=-qUba=qUab=1×10-7×1×104J=1×10-3J.
18.(1)3.6×10-9C (2)2.0×10-6C 负电荷
【解析】(1)由公式C=得
Q=CU=3.0×10-10×12 C=3.6×10-9C.
(2)若带电微粒恰在极板间静止,因上极板带正电,故微粒带负电荷且qE=mg,而E=,
解得q==C=2.0×10-6C.
19.(1)2.05×102V (2)0.055 cm
【解析】(1)设电子被电压U1加速后速度大小为v0,则有qU1=mv
在金属板间电子的最大偏移量
y1==0.5 cm
则y1=at2=·()2=
解得U2=2.05×102V.
(2)电子离开偏转电场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看做从极板的正中心沿直线射出,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得=
解得y=0.055 cm.
20.(1)﹣30 V ﹣75 V
(2)方向向下
(3)6×10﹣6C
【解析】(1)仅闭合S1,R2和R4的电压分别为U2=E=×90 V=30 V,U4=E=×90 V=75 V
根据外电路中顺着电流方向电势降低,可知,m点与n点的电势均低于b点的电势,b点的电势为0,所以m点的电势φm=﹣U2=﹣30 V;
n点的电势φn=﹣U4=﹣75 V;
(2)因为φm>φn,所以当S2刚闭合的瞬间,通过R5的电流向下.
(3)电路状态稳定后,电容器的带电量Qc=C(φm﹣φn)=0.2×10﹣6×[﹣30﹣(﹣75)] C=9×10﹣6C
待电路的状态稳定之后,仅将S1断开,电容器放电,相当于电源,R1、R3串联,R2、R4串联,两条支路再并联
由于,所以通过R1、R3的电流与R2、R4的之比为2∶1
故通过R1的电量 q1=Qc=6×10﹣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