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50 KB
- 2021-05-21 发布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化学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答题卡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第I卷(共4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 N-14
一、选择题(本卷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应用与盐类的水解无关的是( )
A.明矾净水 B.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适量盐酸
C.NaCl可用作防腐剂和调味剂 D.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
2. 在一定温度下,当Mg(OH)2在水溶液达到平衡:Mg (OH)2(s) Mg2+(aq)+2OH-(aq),要使平衡向左移动,且c(Mg2+)增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MgSO4固体 B.加入少量盐酸
C.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 D.加少量水
3. 已知H+(aq)+OH-(aq)== H2O(l) ΔH=-57.3 kJ·mol-1,下列反应中能放出57.3 kJ热量的是( )
A.1mol稀H2SO4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
B.稀盐酸与稀Ba(OH)2溶液反应生成1 mol H2O(l)
C.稀NaOH与95%浓硫酸反应生成1 mol H2O(l)
D.稀盐酸与氨水反应生成1 mol H2O(l)
4. 常温下,0.1mol/L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 )
A.NaCl B.NaHCO3 C.Al2(SO4)3 D.Ba(OH)2
5. 取20.00 mL 0.50 mol·L-1 NaOH溶液,恰好将未知浓度的H2SO4溶液20.00 mL滴定至
终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不需要指示剂 B.用量筒量取上述硫酸的体积
C.H2SO4的浓度为1.00 mol·L-1 D.参加反应的H+和OH-的物质的量相等
6. 25℃时,已知Ksp(AgCl)=1.8×10-10,Ksp(AgBr)=7.8×10-13。现向等浓度NaCl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AgNO3溶液,先生成的沉淀是( )
A.AgCl B.AgBr C.同时沉淀 D.无法判断
7. 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
NO(g)+CO(g) N2(g)+CO2 (g) ΔH=-373.4 kJ·mol-1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8.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HNO2为弱酸的是( )
A. 常温下,测得0.10mol • L-1 HNO2溶液的PH=2
B. 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C. HNO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NO2晶体,溶液中c(H+)减小
D. NaNO2溶液呈碱性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9. 一定条件下,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H2、I2、HI 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B. 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 向氯水中缓慢加入硝酸银固体,氯水颜色变浅
D. 使用MnO2作催化剂能加速H2O2的分解
10. 室温下,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 mol·L-1,则此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Al3+、Na+、NO、Cl- B. K+、Na+、Cl-、NO
C. K+、Na+、Cl-、HCO D. K+、NH、SO、NO
11. 温度恒定的条件下,在2 L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开始充入4 mol的SO2和2 mol的O2,10 s后达到平衡状态,此时c(SO3)=0.5 mol·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v(SO2)∶v(O2)=2∶1 B. 10 s内,v(SO3)=0.05 mol·L-1·s-1
C. SO2的平衡转化率为25% D. 平衡时剩余SO2的物质的量为3.5mol
12. 常温下,下列关于pH=3的HF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中由H2O电离出的c(H+)=1.0×10-3 mol·L-1
B. 与等体积pH=11的Na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
C. 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H+)>c(F-)>c(OH-)
D. 滴加NaOH溶液至c(F-)=c(Na+)时,溶液pH=7
13. 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化学平衡:2NO2(g)N2O4(g),ΔH<0。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大至2V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 B.容器内N2O4分子数减小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D.NO2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14. 反应C2H6(g)C2H4(g)+H2(g) △H>0,在一定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乙烷平衡转化率的是( )
A.增大容器容积 B.升高反应温度
C.恒容下通入乙烷 D.恒容下通入惰性气体
第II卷(共60分)
15.(12分)完成下列填空。
(1)25℃时,已知 0.1 mol·L-1 CH3COOH 溶液的 pH=3,其电离度为_______,
由水电离的 c(H+)=_____。
(2) 相同 pH 的 CH3COOH 溶液和 HCl 溶液加水稀释,其 pH变化情况
如曲线I、II所示,
其中表示 HCl溶液的是曲线_____,a、b 两点中,导电能力更强的是________。
(3)氨水和 盐酸等浓度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此时,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16. (9分)某可逆反应:2A(g)B(g)+C(g) 在3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和C的起始浓度均为0,反应物A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1) 实验1中,在10~20 min内,以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mol·L-1·min-l,
50 min时,v正____v逆(填“<”“>”或“=”)。
(2)0~20 min内,实验2比实验1的反应速率_____(填“快”或“慢”),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实验3比实验1的反应速率_______(填“快”或“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8分)(1)据报道,我国在南海进行的可燃冰(甲烷的水合物)试采获得成功。甲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甲烷重整是提高甲烷利用率的重要方式,除部分氧化外还有以下两种:
水蒸气重整:CH4(g)+H2O(g) CO(g)+3H2(g) ΔH1=+205.9 kJ·mol-1 ①
CO(g)+H2O(g) CO2(g)+H2(g) ΔH2=-41.2 kJ·mol-1 ②
二氧化碳重整:CH4(g)+CO2(g) 2CO(g)+2H2(g) ΔH3 ③
则反应①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填“低温”或“高温”),ΔH3=______________kJ·mol-1。
(2)根据部分键能数据,以及热化学方程式CH4(g)+4F2(g) = CF4(g)+4HF(g) ΔH =-1940 kJ·mol-1,计算H—F键的键能为___________ kJ·mol-1。
化学键
C—H
C—F
H—F
F—F
键能/(kJ·mol-1)
414
489
?
155
(3)0.1mol的氯气和焦炭、TiO2固体完全反应,生成TiCl4液体和CO气体,放出热量4.2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10分)下面a~e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定量仪器:
a.量筒 b.容量瓶 c.滴定管 d.托盘天平 e.温度计
(1)无“0”刻度的是 (填字母)。
(2)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填字母)。
A.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NaHCO3溶液
B.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10.20 g碳酸钠固体
C.用100 mL量筒量取3.2 mL浓硫酸
D.用240 mL容量瓶配制240mL 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
(3)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右图所示:则所用盐酸的体积为 mL。
(4)某学生根据三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
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0.100 0 mol·L-1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溶液体积
第一次
25.00
0.00
26.05
26.05
第二次
25.00
1.56
30.30
28.74
第三次
25.00
0.36
26.31
25.95
请选用其中合理数据列出该氢氧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c(NaOH)= mol·L-1。
(5)由于错误操作,使得上述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 (填字母)。
A. 滴定达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内液面读数
B. 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取用25.00 mL待测碱溶液注入锥形瓶进行滴定
C. 锥形瓶用待测碱液润洗
D. 滴定时酸式滴定管中盐酸洒落在锥形瓶外
19. (12分)在2L密闭容器中,起始投入4 molN2和6molH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NH3,平衡时仅改变温度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已知:T1”、“<”或“=”)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T2下,经过10s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则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______。若再同时增加各物质的量为1 mol,该反应的平衡v正_____v逆,(>或=或<)平衡常数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
A.3v正(H2)=2v逆(NH3) B. 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D. c(H2)=c(NH3)
20.(9分)25℃时,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Ka
1.8×10-5
K1=4.3×10-7
K2=5.6×10-11
3.0×10-8
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时,电离平衡常数Ka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H2CO3的一级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a1 =_____________。
(2)下列四种离子结合H+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CO32- b.ClO- c.CH3COO- d.HCO3-
(3) HClO与Na2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5℃时,若测得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的pH=5,则溶液中c(CH3COO-)-c(Na+)=_________mol·L-1(填近似值)。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化学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A
B
C
D
B
C
B
AD
B
D
CD
AC
CD
15. (12分,每空2分)
(1)1%,1×10—11mol·L—1 (2) I,a
(3)NH+H2O NH3·H2O+H+ ;c(Cl—)>c(NH)>c(H+)>c(OH—)
16. (9分)
(1)0.013(2分) =(1分)
(2)快(1分) 实验2中使用了催化剂(2分)
(3)快(1分) 实验3温度升高加快了反应速率(2分)
17. (8分,每空2分)
(1)高温 +247.1 (2) 565
(3)2Cl2 (g)+2C(s)+TiO2(s)=TiCl4(l)+2CO(g) ΔH =-85.6 kJ·mol-1 (合理即可)
18.(10分,每空2分)
(1)ab (2)A (3)26.10
(4)0.1040 (5)CD
19. (12分,每空2分)
(1)> ; 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K减小
(2)50﹪,> ,不变 (3)BC
20. (9分)
(1)增大(1分); (2分)
(2)a (2分)
(3)HClO+CO32-=HCO3-+ClO-(2分)
(4)1×10-5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