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5.50 KB
- 2021-05-20 发布
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 专题3 离子反应
【复习目标】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正确判断常见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5.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考点过关】
一、有关电解质的概念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定义
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导电性
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氯化氢气体等不导电;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如难溶物质在水中虽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可能电离,因此也是电解质
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CO2、SO2、NH3溶于水能导电,但本身并没有电离出离子,而是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电离出的离子,所以它们不是电解质
实例
酸、碱、盐和活泼金属氧化物等
SO3、NH3、大部分有机物等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定义
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为离子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为离子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
电离程度
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
不能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溶液中的微粒
水合离子、水分子
水合离子、水分子、弱电解质分子
导电性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温度和离子的电荷数,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强。如较浓醋酸的导电能力可比极稀HCl溶液强;CaCO3虽为强电解质,但溶于水所得溶液极稀,导电能力极差
电离方程式
H2SO4=2H++SO42—
Ba(OH)2= Ba2++2OH-
NaHCO3= Na++HCO3—
溶液:NaHSO4= Na++H++SO42—
熔融:NaHSO4= Na++HSO42—
NH3·H2O NH4++OH-
CH3COOH CH3COO-+H+
H2CO3 H++HCO3—
HCO3— H++CO32—
实例
强酸、强碱、大部分盐类
弱酸、弱碱等
【巩固演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NaCl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②溶于水后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③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④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
⑤BaSO4投入水中,导电性较弱,故它是弱电解质
⑥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两种共价化合物分子
⑦氯水能导电,所以Cl2是电解质
⑧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⑨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答案】⑥
二、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
定义
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实质
使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浓度改变
发生条件
离子反应总是向某些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类型
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
离子间发生双水解反应;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
2.离子方程式
定义
用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表示的意义
离子方程式表示同一类型的所有的离子反应,如Ca2+ + CO32-==CaCO3↓表示可溶性的钙盐和可溶性的碳酸盐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书写方法
写: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O4+BaCl2=BaSO4↓+CuCl2
拆: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态。Cu2++SO42-+Ba2++2Cl-=BaSO4↓+Cu2++2Cl-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两边相同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Ba2+ + SO42-=BaSO4↓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书写原则
客观事实原则:如2Fe+6H+==2Fe3++3H2↑中错在H+不能把Fe氧化成Fe3+,而只能氧化成Fe2+。应为:Fe + 2H+==Fe2+ + H2↑
质量守恒原则:如Na+H2O==Na++OH–+H2↑,错在反应前后H原子的数目不等。应为:2Na+2H2O==2Na++2OH–+H2↑
电荷守恒原则:如Fe3++Cu==Fe2++Cu2+,错在左右两边电荷不守恒。应为:2Fe3+ + Cu==2Fe2++Cu2+
定组成原则:如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H++SO42–+Ba2++OH–==BaSO4↓+H2O,错在SO42–和H+、Ba2+和OH–未遵循1:2这一定组成。应为:2H++SO42–+Ba2++2OH–==BaSO4↓+2H2O
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而不是Fe3+
正误判断
看“”、“”、“↑”、“↓”及必要条件是否正确、齐全。氨水作为反应物写NH3·H2O;作为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可写NH3(标“↑”号)
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强酸、强碱和易溶于水的盐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易挥发物质、单质、氧化物、非电解质等均写成化学式;多元弱酸酸式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如HCO3—不能写成H+和CO32—;微溶物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写离子符号(如澄清石灰水加盐酸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
O),若是悬浊液写化学式;微溶物作为生成物,一般写化学式(标“↓”号)。
看是否守恒。离子方程式要做到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如FeCl2溶液与Cl2反应,不能写成Fe2++Cl2=Fe3++2Cl-
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如Ba(OH)2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既要写Ba2+与SO42—生成BaSO4沉淀,也不能漏掉Cu2+与OH-生成Cu(OH)2沉淀
看反应物或产物配比是否正确。如稀硫酸与Ba(OH)2溶液按1∶1反应生成水的计量数是2
不能写离子方程式的反应,如铜和浓硫酸、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Cl2与石灰乳反应等
一些特殊的反应,如有酸式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离子被一种物质氧化或还原的反应,Ba(OH)2与 KAl(SO4)2按不同比值进行的反应等,要考虑并满足题设条件对反应物物质的量的比值要求
操作顺序或反应物用量不同而引起的离子方程式不同。如 Ca(OH)2中通入少量CO2,离子方程式为 Ca2++2OH-+CO2=CaCO3↓+H2O;Ca(OH)2中通入过量CO2,离子方程式为OH-+CO2=HCO3—
与“量”有关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用“少定多变法”来书写。所谓“少定”即量少的反应物,其离子的计量数按化学式确定;所谓“多变”即过量的反应物,其计量数根据反应的需要量确定,不受化学式中的比例制约,是可变的。如 Ca(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先确定Ca2+、HCO3—的比例为1∶2,再中和2个HCO3—需2个OH-,则可写出:Ca2++2HCO3—+2OH-=CaCO3↓+CO32—+2H2O;若是加入少量NaOH溶液,则反应为OH-+Ca2++HCO3—=CaCO3↓+H2O(只中和1个HCO3—,Ca2+、HCO3—的比例不是1∶2)
【巩固演练】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①往硝酸银溶液中滴加少量氨水:Ag++2NH3===[Ag(NH3)2]+
②以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铝溶液:2Cl-+2H2O2OH-+H2↑+Cl2↑
③石灰石溶于醋酸:CaCO3+2CH3COOH===2CH3COO-+Ca2++CO2↑+H2O
④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
⑤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
⑥浓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片:Al+2OH-===AlO+H2↑
⑦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NH4HSO4在稀溶液中反应:Ba2++2OH-+H++NH+SO===BaSO4↓+NH3·H2O+H2O
⑧Na2S溶液呈碱性:S2-+2H2OH2S+2OH-
⑨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SO2+2OH-===SO+H2O
⑩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2MnO+5NO+6H+===2Mn2++5NO+3H2O
【答案】③⑦⑩
三、离子共存
1.判断依据: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不能大量共存原因
不能大量共存实例
发生复分解反应
有气体产生。如CO32-、HCO3-、S2-、HS-、SO32-、HS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SiO32-、AlO2-、S2O32-等不能与H+大量共存
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lO-、F-、CH3COO-、HCOO-、PO43-、HPO42-、H2PO4-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及NH4+不能与OH-大量共存
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HS-、CO32-、HCO3-、SO32-、HSO3-、ClO-、F-、CH3COO-、HCOO-、PO43-、Si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Mg2+、Al3+、Cu2+、Fe2+、Fe3+、NH4+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一般情况下,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I-、、S2-、HS-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NO3-和I-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但在有大量H+存在情况下不能共存;SO32-、S2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ClO-与S2-不论是在酸性条件下还是在碱性条件下都不能大量共存
发生络合反应
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和SCN-、C6H5O-由于络合反应的发生而不能大量共存
发生双水解反应
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如Al3+和HCO3-、CO32、S2-、HS-、AlO2-;Fe3+和AlO2-、HCO3-、CO32-;NH4+和AlO2-等不能大量共存。特别注意:NH4+和CO32-、NH4+和HCO3-、NH4+和CH3COO-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2.常考离子的性质
颜色
MnO(紫)、Cu2+(蓝)、Fe2+(浅绿)、Fe3+(黄)
氧化性
ClO-、MnO、NO(H+)、Fe3+、Cr2O
还原性
S2-(HS-)、SO(HSO)、I-、Br-、Cl-、Fe2+
水解显酸性
NH、Mg2+、Al3+、Cu2+、Fe2+、Fe3+
水解显碱性
AlO、S2-、SO、CO、SiO、ClO-、CH3COO-
两性离子
HCO、HS-、HSO、HPO、H2PO
3.题干中的常见“陷阱”
条件类型
高考中的常见表述
误点点悟
常见的限制条件
“无色”
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存在
“pH=1”或“pH=13”
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只能是氧化性离子和还原性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不包括其他类型反应的离子
常见的易错点
“透明”
“透明”也可“有色”
“不大量共存”
易看成大量“共存”
常见的隐含条件
“与Al反应放出H2”
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
“由水电离出的c(H+)=1×
10-12 mol·L-1”
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
“通入足量的NH3”
与NH3·H2O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存在
NO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常见题干要求
“一定大量共存”
“可能大量共存”
“不能大量共存”
审清关键字
【巩固演练】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①Na+、Al3+、NO3-、AlO2- ②Na+、Ca2+、HCO3-、HSO4-
③Cu2+、K+、NO3-、OH- ④S2O32-、Na+、H+、SO42-
⑤Fe3+、Cl-、SCN-、K+ ⑥Fe3+、NH4+、Cl-、NO3-
⑦Fe2+、Cl-、NO3-、H+ ⑧Na+、Al3+、SO42-、HCO3-
⑨K+、H+、NH4+、OH- ⑩H+、K+、CO32-、SO42-
【答案】⑥
四、离子的检验
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1)常规检验法:用焰色反应可检验出溶液中的K+(透过蓝色钴玻璃焰色为浅紫色)和Na+(透过蓝色钴玻璃焰色为黄色)。用NaOH溶液能检验出Cu2+、Fe3+、Fe2+、Al3+、NH
实验现象
Cu2+
产生蓝色沉淀
Fe3+
产生红褐色沉淀
Fe2+
先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沉淀
Al3+
先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续加入NaOH溶液,白色胶状沉淀又逐渐溶解
NH
共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刺激性气体
(2)特殊检验法
检验试剂
实验现象
Fe3+
KSCN溶液或碘化钾淀粉溶液
溶液变红色或溶液变蓝色
Fe2+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KSCN溶液和少量新制氯水(稀硝酸)
溶液紫色褪去或溶液先无变化,后变红色
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滴入石蕊试液或酚酞试液,溶液变蓝色或红色OH-。
(1)利用盐酸和其他试剂检验:
检验方法
SO42-
先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SO32-
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产生使品红褪色的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O32-
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或加入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
(2)利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
实验现象
Cl—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Br—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浅黄色色沉淀
I—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黄色沉淀(或滴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蓝色或滴入氯水和CCl4,溶液分层,CCl4层显显紫色)
【巩固演练】某含有Na+的澄清溶液中,可能还存在NH、Fe2+、I-、Br-、CO、SO六种离子中的几种。将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滴加足量的新制氯水,有气泡生成,溶液变黄色;②向“①”中所得溶液中加入BaCl2 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①”中所得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不显蓝色。依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该溶液( )
A.一定存在Fe2+、Br-、COB.一定呈碱性
C.一定不存在I-、SOD.不可能存在NH
【答案】C
【过关演练】
1.(2016届长春校级期中)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 )
选项
已知
类推
A
将Fe加入CuSO4溶液中:Fe+Cu2+===Cu+Fe2+
将Na加入CuSO4溶液中:2Na+Cu2+===Cu+2Na+
B
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a2++2ClO-+CO2+H2O===CaCO3↓+2HClO
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a2++2ClO-+SO2+H2O===CaSO3↓+2HClO
C
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2Cl-+2H2O2OH-+H2↑+Cl2↑
用惰性电极电解MgBr2溶液:2Br-+2H2O2OH-+H2↑+Br2
D
稀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至中性:H++OH-===H2O
稀HNO3+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H++OH-===H2O
2.(2016届重庆二次调研)某同学欲配制符合下列条件的溶液,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①只含0.1 mol Na+、0.2 mol Mg2+、0.1 mol Cl-和0.1 mol NO的溶液(H+、OH-忽略不计)
②只含0.1 mol NH、0.1 mol Ca2+、0.1 mol CO和0.1 mol Cl-的溶液(H+、OH-忽略不计)
③常温时,0.5 mol·L-1的Ca(OH)2溶液
④常温时,pH=3的含有Cu2+、H+、SO的溶液
A.①④ B.④ C.②③ D.③④
3.(2016·届日照检测)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H+)
相关文档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能和热2021-05-20 22:26:3514页
- 2021届(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2021-05-20 22:17:5911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2021-05-20 13:59:4013页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化学通用版学案2021-05-20 12:49:3311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2021-05-20 11:23:2816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图2021-05-20 02:17:0225页
-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化2021-05-20 01:57:187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2021-05-19 22:14:169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图2021-05-19 19:12:5411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常用计2021-05-19 14:15:4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