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3 MB
- 2021-05-20 发布
你是风儿,我是沙
缠
缠绵
绵 绕天涯
风与沙
风
的
影
响
人类生产生活
自然地理环境
气候
洋流
生物
城市规划
风灾与风能
风
风的成因
风的特征
风力作用
风的分类
方向、大小、风速、作图
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台风、焚风
地貌
天气
高压区
低压区
吹向
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
水往低处流;风往低压吹
一、风的形成
太阳
辐射
地表
冷热
不均
大气
垂直
运动
水平
气压
差
—
梯度力
大气水
平运动
(风)
能量来源
根本原因
热力环流
直接原因
1.
风
—
能量来源
—
根本原因
—
直接原因
高空
/
海平面,风向与等压线
平行
北半球高压在右,南半球高压在左
2
、风的受力分析
—
高空
—
二力平衡
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
斜交、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2
、风的受力分析
—
近地面
—
三力平衡
风向
风速
水平气压梯度力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二、风的特征
8
种常使用风向
面向风去的方向分左右,风尾处于风杆左侧
指风吹来的方向
注意:有时候使用偏
风可能更准确
1
、风向
(
2013
新课标
I
卷)
图
4
示意我国某地区
14
日
6
时的气压形势,
L
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
200
千米
/
天的速度东移。
9.
图中甲地
14
日
6
~
9
时的风向为
偏东风
B.
偏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答案:
B
(
1
)等压线图判断风向
(
2
)区域定位判断风向
伦敦的风向?
(
2
)区域定位判断风向
S
市夏季的风?
1
.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的影响,图
b
所示地区( )
A
.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
B
.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
C
.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
D
.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
(
2014
安徽文综)
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槽江。图中的沙岭沙山(
29
.
5
°
N
附近)形成于
2
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槽相间的地形。
答案:
A
(
3
)依据材料判断风向
2.
风速
36.
(
2014
全国文综
I
卷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
4500
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
8
级)日数
157
天,且多集中在
10
月至次年
4
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
20-30
厘米高度范围内。
(
2
)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5
分)
(
2
)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
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6.
(
2014
全国文综
I
卷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
4500
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
8
级)日数
157
天,且多集中在
10
月至次年
4
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
20-30
厘米高度范围内。
(
2
)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5
分)
(
2
)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
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小结:风速大的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等压线密集
; 在
XX
风带;受
XX
风影响;
接近冬季风源地;
摩擦力小
经过水面;位于山顶(山脊);经过高原
地形(河谷)延伸与风向一致;
狭管效应
峡谷处;风口、隘口
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
峡谷
时,空气密度被压缩,
风速
便增大,空气会加速流过峡谷。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这种峡谷地形对气流的影响,称为“峡谷效应”。
3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图
5
所示区域中,
M
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
H
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
2
)分析
H
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8
分)
答案: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
H
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沙
火山灰(上)和原地风化壳(左图)
流水沉积的沙为什么会被看到?
3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图
5
所示区域中,
M
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
H
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
1
)分析
M
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6
分)
答案:
M
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36.
(
2014
全国文综
I
卷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
4500
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
8
级)日数
157
天,且多集中在
10
月至次年
4
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
20-30
厘米高度范围内。
(
1
)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6
分)
(
1
)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节河流水位低,
河滩
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
低,
(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
出露
的湖滩泥沙
面积
较大。
2
.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
.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
.流水堆积 、风力侵蚀
C
.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
.流水堆积 、流水侵蚀
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槽江。图中的沙岭沙山(
29
.
5
°
N
附近)形成于
2
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槽相间的地形。
鄱阳湖沙岭沙山
36.
(
2014
全国文综
I
卷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
4500
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
8
级)日数
157
天,且多集中在
10
月至次年
4
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
20-30
厘米高度范围内。
(
3
)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7
分)
(
3
)(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
通信
、信号灯,加大钢轨、车轮等
设备
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2
、大气的水平运动
——
风
影响风的三种力:
作用力
方向
大小
对风的影响
风速
风向与典例
水平
气压
梯度力
地转
偏向力
摩擦力
始终与等压线垂直
,
由高压指向低压
等压线越密集
,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
风速越大
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典例:沿赤道运动的风。
始终与
风向垂直
大小随纬度而增加,赤道为零
不影响
风速大小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典例:高空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在高空摩擦力忽略不计)。
始终与
风向相反
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
下垫面越粗糙
,
摩擦力越大
,
反之越小
使风速
减小
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
,
使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典例:近地面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