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3.54 KB
- 2021-05-20 发布
导入新课
• 可从上一课读书的内容导入
• 可从辩论赛中指出对方错误的地方导入
邓
拓
不
求
甚
解
学习目标
• 理解本文的读书观
• 分析理解本文的论证方式(驳论)及方法
•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正确的读书
观
邓拓(1912~1966)
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邨
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
长,“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即遭迫害,
1966年5月含冤去世。
主要著作《中国救荒史》、《燕山夜
话》、《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等,
并与吴晗、廖沫沙合写《三家村札
记》,1944年主持编辑了第一部《毛
泽东选集》。
一、简介驳论文的知识
• 1.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 立论 驳论
• 2.什么叫驳论文
• 驳论是指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
论,批驳错误的反动的见解和主张。
• 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是驳论文。
3.批驳的三种方式(参考练习册第41页)
• ①驳论点:抓住敌论点中的错误进行批驳
• ②驳论据:指出敌论中论据的虚伪、错误而证明其论点
的荒谬性。
• ③驳论证: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驳倒对方的论点,揭穿
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其论据不
能证明论点,论点不能从论据中推出。
• 例:他有每天晨跑的习惯,所以他是个学习刻苦的人。
4.一般论证思路
• 先树起批驳的靶子即摆出敌论,然后针对敌论采用
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批驳。
1、对方的观点是什么?
(即批驳的靶子)
学生逐段的概括段意,
并找出所用的论证方法
(书本上圈点勾画做批
注)
思考
2、作者是怎样理解不求甚解的?
“不求甚解”出
处 出自陶潜《五柳先生传》:
“好读书,不求甚解”。
原意是读书只领会要旨,
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
属褒义。
今多谓学习或工作的态度
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
浅尝辄止,含贬义。
1、作者是如何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
的?
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
就承认“不求甚解”。
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
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整体感知,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第九段:
摆出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对的”
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说明人们曲解了“不求
甚解”的意思。
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
指出“不求甚解”有两层含义。
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介绍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
全面解释“不求甚解”。
说明陆象山的语录的意思。
强调读书要反复阅读
论证提纲
• 首先,作者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
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 其次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并分析其真正含
义;
• 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
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
• 接着全面解释“不求甚解”,先从反面否定,
又从正面引用陆象山的语录论证;
• 最后总结全文,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逐
层
深
入
的
论
证
结
构
本文的论证思路:
《不求甚解》
竖靶子
引出处
释新义
援例子
引语录
结上文
驳论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比较阅读
《谈读书》与《不求甚解》这两篇文章在内容上有
相似之处,都是 ;
但在写法上是不同的,前者是 ,后者
是 。
谈论读书的
立论
驳论
疑难共探讨
• 为什么不少人批评“不求甚解”的读书
方法?
• 道家与儒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不同,读
书方法也不同。儒家对待读书,讲究严
谨、精细,道家对待读书,讲究意会,
以陶渊明说得最为准确,这就成为儒家
批评的目标。
正确的读书态度是什么?
你知道的读书方法有哪些?
v1、品读法。
v2、摘读法。
v3、圈点法。
v4、析读法。
v5、寻读法。
v6、助读法。
复习议论文的知识
(见课本第115页、
122页)
总结
1、本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逐层深深地剖
析问题,并通过引用、对比、举例等论证方
法阐述方法,从而明辨是非,给人以深刻的
启示。
2、文章见解独到,文笔简洁生动、说理明
白晓畅。众多的引证,生动的故事,深刻的
见解,娓娓道来,既开拓读者眼界,又寓思
想教育于知识漫谈之中,可谓别开生面,独
具一格。
v完成练习册本课部分
v预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相关文档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苏州园林 (13)_鲁2021-05-20 23:11:4321页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测试题课件(3)2021-05-20 23:05:5411页
-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3角的初步2021-05-20 23:05:5325页
-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习作《我2021-05-20 23:04:1924页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课件-口2021-05-20 23:00:2914页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05-20 22:48:4227页
- 部编人教版语文 小学四年级下册教2021-05-20 22:30:579页
- 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教学2021-05-20 22:26:5011页
- 人教部编版语文 小学五年级下册教2021-05-20 22:26:1647页
- 2020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那2021-05-20 22:22:46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