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0.50 KB
- 2021-05-20 发布
模块三 多极化、全球化的世界与独立探索中崛起的中国
考情分析
高考导航
考点
考题
考查内容
(1)
知识视角:
近年课标高考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经济体制改革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上,着重考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的变化
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18
全国卷
Ⅲ
,
31
2016
全国卷
Ⅱ
,
31
2016
全国卷
Ⅲ
,
3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发展乡镇企业
)
基本建设投资额
(
工业化建设
)
粮食产量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016
全国卷
Ⅱ
,
40
2015
全国卷
Ⅱ
,
41
海外移民
(
改革开放等
)
节假日变化
(
改革开放
)
(2)
能力视角:
命题角度多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注重图文并茂,突出考查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和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现代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科技与文教事业
2017
全国卷
Ⅱ
,
31
高等教育发展
(
经济社会发展
)
(3)
考向视角:
预计
2019
年高考将会继续重点考查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解该时期各项事业的发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创性意义,认识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与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关系
总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1978
年至今
)
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新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
政治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
“
一国两制
”
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思想
文化
以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重大理论成果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
业
交通
运输业
商、饮、
服务业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1949
-
1955
年
)
苏联支持、援助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推行
“
一边倒
”
的外交政策;接受苏联的经济技术援助;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美苏争霸、赫鲁晓夫推行霸权政策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起
)
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中美关系继续对立。中国在外交上,既反苏也反美,
“
两个拳头打人
”
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
(20
世纪
70
年代
)
中苏关系全面恶化;美国改善对华关系,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美苏争霸中,美攻苏守
(20
世纪
80
年代
)
中苏关系走向缓和,中美建交后不和谐的音符时常出现。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1991
年后
)
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外交上坚持对外开放,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