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4 MB
- 2021-05-20 发布
第
12
讲 化学实验基础
-
2
-
-
3
-
考点
一
考点
二
常见仪器及基本操作
真题示例
1
.(2019
全国
2,10)
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4
-
考点
一
考点
二
2
.(2019
江苏化学
,5)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用经水湿润的
pH
试纸测量溶液的
pH
B.
将
4.0 g NaOH
固体置于
100 mL
容量瓶中
,
加水至刻度
,
配制
1.000 mol·L
-1
NaOH
溶液
C.
用装置甲蒸干
AlCl
3
溶液制无水
AlCl
3
固体
D.
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
SO
2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5
-
考点
一
考点
二
3
.(2019
天津理综
,4)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
)
-
6
-
考点
一
考点
二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A
项
,
应将浓硫酸缓慢倒入乙醇中
,
并不断搅拌
,
防止迸溅
,
错误
;B
项
,
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
,
定容时用胶头滴管滴加
,
视线与刻度线相平
,
正确
;C
项
,NO
2
的密度比空气大
,
收集时应
“
长进短出
”,
错误
;D
项
,
电石中往往含有
CaS,
在生成乙炔的同时会生成
H
2
S,H
2
S
也能使溴水褪色
,
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7
-
考点
一
考点
二
易错警示
实验操作的
“
第一步
”
和
“10
种常见失误
”
(1)
几种操作的
“
第一步
”
。
①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制取气体、验证气体的性质等与气体有关的实验操作。
②
检查是否漏水
——
滴定管、容量瓶、分液漏斗等的使用。
③
调
“0”
点
——
天平等的使用。
④
验纯
——
点燃可燃性气体。
⑤
润湿
——
用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或验证某些气体时。
-
8
-
考点
一
考点
二
(2)10
种常见失误。
①
倾倒液体药品时
,
试剂瓶口未紧挨接受器口致使药品外流
,
标签没向着手心
,
造成标签被腐蚀。
②
使用托盘天平时将被称量物质直接放在托盘上或放错托盘。
③
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将滴管尖嘴伸入接受器口内
[
制取
Fe(OH)
2
等操作除外
]
。
④
不能依据需量取液体体积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
⑤
在量筒或容量瓶内进行稀释或混合等操作。
⑥
检查装置气密性没有形成封闭系统
(
如关闭活塞、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下等
)
。
⑦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⑧
配制溶液定容时没有用胶头滴管或加水过多再用胶头滴管吸出。
⑨
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盛装溶液错误。
⑩
吸收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时忘记防倒吸。
-
9
-
考点
一
考点
二
考点突破
1
.
熟记十大基本操作
(1)
测定溶液
pH
的操作。
将一小块
pH
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上
,
用清洁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到
pH
试纸中央
,
待试纸变色稳定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读出对应的
pH
。
(2)
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方法。
①
静置
,
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沉淀剂
,
若无沉淀产生
,
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
,
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②
静置
,
取上层清液适量于另一洁净试管中
,
向其中加入少量与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
,
若产生沉淀
,
证明沉淀剂已过量
,
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
-
10
-
考点
一
考点
二
(3)
洗涤沉淀的操作。
把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
,
静置
,
使蒸馏水自然流出
,
重复
2~3
次即可。
(4)
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
,
滴加
……(
试剂
),
若没有
……(
现象
),
证明沉淀已经洗净。
(5)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①
简易装置
:
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
(
液封气体
),
用手焐热试管
,
观察现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
冷却到室温后
,
导管口有一段稳定的水柱
,
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
-
11
-
考点
一
考点
二
②
有长颈漏斗的装置如图
:
用止水夹关闭烧瓶右侧的导气管
,
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水
,
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
,
停止加水
,
过一段时间后
,
若漏斗中的液柱无变化
,
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
12
-
考点
一
考点
二
(6)
气体的验满和验纯操作
①
氧气验满
:
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
,
若木条复燃
,
则气体已集满。
②
可燃性气体
(
如氢气
)
的验纯方法
:
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
,
用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
,
放开手指
,
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
则气体不纯
;
若听到轻微的
“
噗
”
的一声
,
则气体纯净。
③
二氧化碳验满
:
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
,
若火焰熄灭
,
则气体已集满。
④
氨气验满
: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
,
若试纸变蓝
,
则气体已集满。
⑤
氯气验满
:
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集气瓶口
,
若试纸变蓝
,
则气体已集满。
-
13
-
考点
一
考点
二
(7)
萃取分液操作。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
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
,
塞上塞子
,
用右手心顶住塞子
,
左手握住活塞部分
,
将分液漏斗倒置
,
充分振荡、静置、分层
,
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
,
先打开上口塞子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
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
,
流完后关闭活塞
,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8)
稀释浓硫酸的操作。
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
,
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
-
14
-
考点
一
考点
二
(9)
粗盐的提纯。
①
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取样、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过滤、烘干。
②
若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
,
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分析
,
可能的原因是过滤时漏斗中液面高出滤纸边缘、玻璃棒靠在单层滤纸一边弄破滤纸等。
(10)
从某物质稀溶液中结晶的实验操作。
①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
:
蒸发
→
结晶
→
过滤。
②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或带结晶水的
:
蒸发浓缩
→
冷却结晶
→
过滤。
-
15
-
考点
一
考点
二
2
.
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九个注意点
(1)
酸式滴定管不能装碱性溶液
,
碱式滴定管不能装酸性及强氧化性溶液。
(2)
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
,
更不能作为反应容器
,
也不可加热
,
瓶塞不可互用。
(3)
烧瓶、烧杯、锥形瓶不可直接加热。
(4)
不能用
pH
试纸直接蘸取待测液。
(5)
药品不能入口和用手直接接触
,
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处
(K
、
Na
等除外
),
不能随意丢弃
,
要放入指定容器中
。
-
16
-
考点
一
考点
二
(6)
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7)
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
,
测液体温度时不能与容器内壁接触。
(8)
用天平称量药品时
,
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9)
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
,
更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的溶液。
-
17
-
考点
一
考点
二
应考训练
考向
1
常见试剂的保存、使用及实验安全
1
.(2019
云南昆明质检
)
下列关于实验安全、试剂存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开启装有易挥发液体试剂瓶之前
,
应反复摇动后再开启
B.
完成实验室制取氯气后的废液
,
可先倒入水槽中
,
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
新制氯水用棕色、带橡胶塞的试剂瓶盛装
D.
在盛
FeCl
2
溶液的试剂瓶中加入少量盐酸
,
并加入少量铁粉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开启装有易挥发液体试剂瓶前
,
如果反复摇动
,
会产生大量气体
,
导致瓶内压强增大
,
开启时可能造成实验事故
,A
项错误
;
实验后的废液都应倒入废液桶中收集
,
集中处理
,
避免污染环境
,B
项错误
;
新制氯水中含有
HClO,HClO
见光分解且具有强氧化性
,
因此新制的氯水应盛装在棕色、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C
项错误
;Fe
2+
可发生水解
,
加入少量盐酸的目的是抑制
Fe
2+
的水解
,
加入少量的铁粉
,
可防止
Fe
2+
被氧化成
Fe
3+
,D
项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18
-
考点
一
考点
二
考向
2
实验仪器的组装和使用
2
.(2019
湖北黄冈一模
)
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给固体加热时
,
大试管的管口应稍向下倾斜
,
以防水回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
故
A
错误
;
滴定时眼睛应观察锥形瓶中颜色变化确定滴定终点
,
故
B
错误
;
碘单质极易升华
,
应采用蒸馏的方法提取碘单质
,
故
C
错误
;
浓氨水可与
CaO
反应逸出氨气
,
经碱石灰干燥后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
D
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19
-
考点
一
考点
二
考向
3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
.(2019
安徽池州一模
)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20
-
考点一
考点二
物质的分离、提纯及检验
真题示例
1
.(2019
全国
1,9)
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右图所示
,
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
)
-
21
-
考点一
考点二
A.
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
K
B.
实验中装置
b
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
装置
c
中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
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
,
得到溴苯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如果不先打开
K,
分液漏斗内的液体无法顺利滴入
,A
项正确
;
溴易挥发
,
挥发出的溴被四氯化碳吸收
,
因此装置
b
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B
项正确
;
碳酸钠溶液可以与挥发出的溴化氢反应
,C
项正确
;
通常情况下溴苯是液体物质
,
不能用结晶的方法得到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22
-
考点一
考点二
2
.(2018
全国
3,10)
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
A.
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
H
2
时
,
加几滴
CuSO
4
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
用标准
HCl
溶液滴定
NaHCO
3
溶液来测定其浓度
,
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
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
,
火焰呈黄色
,
证明其中含有
Na
+
D.
常压蒸馏时
,
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用盐酸滴定
NaHCO
3
溶液
,
滴定终点时
,
溶液呈酸性
,
应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23
-
考点一
考点二
特别提醒
物质的分离、提纯的
“
三必须
”“
六关注
”
-
24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突破
1
.
分离提纯物质的化学方法和原理
-
25
-
考点一
考点二
-
26
-
考点一
考点二
2
.
物质检验的常用
方法
-
27
-
考点一
考点二
-
28
-
考点一
考点二
3
.
常见气体的
检验
-
29
-
考点一
考点二
-
30
-
考点一
考点二
应考训练
考向
1
物质的分离提纯
1
.(2019
广东广州一模
)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
,
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用装置甲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以获得含
I
-
的溶液
B.
用装置乙蒸干氯化铵饱和溶液制备
NH
4
Cl
晶体
C.
用装置丙将
Cl
2
与
HCl
混合气体纯化得到纯净的
Cl
2
D.
用装置丁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
NO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海带灰的浸泡液用装置甲过滤可以获得含
I
-
的溶液
,A
项正确
;NH
4
Cl
受热易分解
,
应采用冷却热
NH
4
Cl
饱和溶液的方法制备
NH
4
Cl
晶体
,B
项错误
;
用装置丙只能将
Cl
2
与
HCl
混合气体中的氯化氢除去
,
但没有干燥
,
不能得到纯净的
Cl
2
,C
项错误
;NO
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
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NO,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A
-
31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向
2
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2
.(2019
安徽黄山一模
)
下列实验方案中
,
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检验淀粉是否发生水解
,
需要检验是否有葡萄糖生成
,
方法是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
加热一段时间
,
冷却后加碱中和
,
再加入银氨溶液
,
水浴加热
,
观察是否有银镜出现
,A
项错误
;
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淀粉
3
种溶液
,
乙酸具有酸性
,
可与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
,
葡萄糖为还原性糖
,
与氢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
淀粉与氢氧化铜不反应
,B
项正确
;Na
2
O
2
具有氧化性
,
能把
Fe
2+
氧化为
Fe
3+
,
不能说明原
FeCl
2
已氧化变质
,C
项错误
;
向某溶液中加入
CCl
4
,
振荡后静置
,
液体分层
,
下层呈紫红色
,
说明原溶液存在碘单质
,
不能判断是否含碘离子
,
达不到实验目的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