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0.67 KB
- 2021-05-20 发布
G h
F S
=
总
有
W
W
5.实验步骤:
①按图组装滑轮组,记下钩码和弹簧测
力计的位置;
②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
码G升高,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③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距离h和弹
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G④分别改变物重和动滑轮数量,重复上
述实验。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第1、2、3次实验装置如图中的甲、
乙、丙所示。
次
数
钩码
重G/N
钩码上
升高度
h/m
测力计
的示数
F/N
测力计移
动距离s/m
1 2 0.1 0.9 0.3
2 4 0.1 1.6 0.3
3 4 0.1 1.1 0.5
(1).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得的结论:
(2).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得的结论:
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提起的物
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越重
(数量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的影响因素:
动滑轮重
被提升物体的重
绳重及轴上的摩擦
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的典型无关
因素
物体提升的高度
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物体提升的速度
课堂小结:
钩码总重
G(N)
钩码上升高度
h(m)
测力计拉力
F(N)
测力计移动
距离s(m)
5 0.05 1.4 0.15
(2)对以上两个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其
不合理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测力计放大图,可知小强的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次实验中,所测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应该是______。
有用功大于总功
测力计的示数读错
92.6%
钩码总重
G(N)
钩码上升高
度h(m)
测力计拉力
F(N)
测力计移动
距离s(m)
5 0.05 1.4 0.15
实验
小组
钩码
重G/N
动滑轮重
G/N
拉力
F/N
甲
0.5 0.4 0.35 47.6
乙
0.5 0.4 0.38 43.9
相关文档
-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淘气的校园北2021-05-20 21:04:5217页
- 2020届北师大版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三2021-05-20 21:00:2012页
-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2021-05-20 21:00:002页
- 一年级上册课件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 2021-05-20 20:58:034页
- 【数学】2019届一轮复习北师大版解2021-05-20 20:57:2546页
-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1-1同步练习2021-05-20 20:42:184页
-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二 练习 北师2021-05-20 20:39:2120页
-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探索三角形全2021-05-20 20:38:2011页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2021-05-20 20:37:2789页
-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家居环境2021-05-20 20:29:5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