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2.83 KB
- 2021-05-20 发布
第三节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
【学习目标】
1.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能够运用其分析全球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点。
2.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压中心;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影响。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及影响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及影响
【例题】下图中,图甲为某季节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图乙为地表三圈环流剖面图(局部,N为北极点)。读图回答(1)~(2)题。
(1)图甲中气压带、风带与图乙中对应正确的是( D )。
①a—B东北信风带 ②b—C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a—F极地东风带 ④b—D西风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若某地受图乙中C和D交替控制,且该地处于图甲所示季节,则该地气候特征为( A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变式】图为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B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A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考点二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例题】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1~2题。
1.受①、②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B )。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2.当气压带⑤被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正值北半球夏季,北京盛行东南风B.南亚盛行东北风
C.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D.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
【变式】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第2题。
2.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A )
A.赤道低气压带 B.东南信风带 C.西风带 D.东北信风带
考点3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
【例1】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亚洲东部某日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单位:百帕)
1.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A )。
A.东南风 B.西北风C.西南风 D.东北风
2.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
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
【变式1】(2015·安徽文综)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D )
A.反气旋频繁过境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季风环流
【例题2】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上述“某月”是( C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该月份甲地盛行( A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3)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D )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
【当堂检测】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气压带代表( D ) (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2.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C ) ( )。
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
B.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
C.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
D.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3—5题。
3.1月,图中A地盛行( D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4.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5.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B )[来源:]
A.A地高温多雨 B.正值1月份左右[来源:学#科#网Z#X#X#K]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B地寒冷干燥
下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①为动力上升 B.②为高空西风
C.③为热力下沉 D.④为东南信风
7.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澳大利亚西南部高温干燥 B.潘帕斯草原绿草如茵
C.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D.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
读图,回答8~9题。
8.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9.②地常年盛行风( D )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C.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小结】
1三圈环流的形成
⇒三圈环流
2.季节移动规律
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二、北半球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
1、北半球呈块状分布,南半球呈带状分布
1月份,60°N,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7月份,30°N,亚洲(印度)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2、季风:7月,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
1月,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
其余季风成因都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气压带:看垂直运动是上升还是下沉。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风带:看水平运动的海陆方向。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水平运动的纬度方向: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降水多;风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降水少。
三、风与天气
——
锋面只存在于低压槽上,不可能在高压脊上。
【课后作业】完成课时作业
相关文档
- 安徽省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2018届高2021-05-19 14:26:2532页
- 安徽省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2018届高2021-05-12 22:53:484页
-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2018届高考2021-05-10 15:17:058页
-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2021-04-27 21:21:523页
-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2021-04-22 01:27:593页
-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2021-04-22 00:07:123页
-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3-12021-04-21 14:59:1315页
-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2021-04-17 19:31:5411页
-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2-12021-04-17 15:47:5617页
-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2021-04-15 01:02:0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