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5 MB
- 2021-05-20 发布
6
*
骑鹅旅行记(节选)
导入一
导入二
动画欣赏:
《
拇指姑娘
》
导入一
返回
导入二
创作背景
1887
年,一位名叫达林的师范学院院长请长期担任地理、历史教师的塞尔玛,写一本以儿童为对象的通俗读物,向瑞典儿童介绍历史和地理。塞尔玛为了写好这部作品,历时几年访遍瑞典大江南北,认真搜集境内各种动、植物的详细资料,细心观察飞鸟走禽的生活习性和规律,并且在收集资料的途
中也不忘对当地风俗、民间传说等进行搜集,这样就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和真实性。
《
骑鹅旅行记
》
这部童话作品是作者从一次散步经历中找到的灵感:一次在花园散步时,作者被传来的几声“救命”惊呆
——
一个小男孩正在奋力抵挡朝他猛啄过来的猫头鹰。而这一幕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返回
后来这个画面被写入作品中,就是她的童话中小主人公尼尔斯欺负家里的鸡鸭猫狗后遭到动物们反击的场景。
作者简介
塞尔玛
·
拉格洛芙(
1858—1940
),瑞典女作家。
1909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
主要作品:
《
骑鹅旅行记
》《
古斯泰
·
贝林的故事
》
等。
字词学习
刨虫子 藤蔓 波罗的海
猫咪 犬牙 缰绳
黑莓 流水潺潺 头晕目眩
刨
虫子 藤
蔓
波罗
的
海
猫
咪
犬
牙
缰
绳
黑
莓
流水
潺
潺 头晕目
眩
连一连
无济于事
得意扬扬
荆棘
缰绳
垂头丧气
跃跃欲试
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
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什么作用。
牵牲口的绳子。
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恼的神情。
近义词
忍受( )
熟悉( )
一丝不动( )
聚精会神( )
摆脱( )
温柔( )
挣脱
温和
容忍
熟识
纹丝不动
全神贯注
反义词
相信( )
熟悉( )
聚精会神( )
摆脱( )
温柔( )
依附
粗鲁
怀疑
陌生
魂不守舍
初读课文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这个故事可以分为
____
个部分。思考:每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3
变小(
1
、
2
)
求助
(
3—30
)
骑鹅
(
31—48
)
课文解读
简直不敢相信
读第
1
自然段,说一说:男孩尼尔斯发现自己变成小狐仙后,有怎样的反应?
“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
“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
他又是怎么想的呢?
变小(
1
、
2
)
求助
(
3—30
)
骑鹅
(
31—48
)
因为尼尔斯明白,小狐仙把自己变成了小人儿,他肯定
有办法再把自己变回去
,只要能讲和,变回去就不难了。
读第
3
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尼尔斯认为找小狐仙讲和是“最聪明的做法”?
“竟”说明尼尔斯以前是听不懂禽兽的语言的;现在却能听懂,
出乎
他的
意料
。
品读第
7
自然段,“男孩竟听懂了他们说的话”一句中的“竟”字说明了什么?
鸡看到尼尔斯变成小人儿后
很开心
,觉得这是他欺负别人应有的下场。
读第
8
自然段,说一说:鸡看到尼尔斯变成小人儿后是什么心情?
那些鸡没完没了地叫着:“他活该!他活该
……”
省略号表示重复词句的省略,省略了
鸡没完没了的叫声
,也就是对尼尔斯的阵阵声讨。
想一想,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那些鸡没完没了地叫着:“他活该!他活该
……
”
因为那些鸡认识尼尔斯家的这只猫,
他们知道自己斗不过猫,怕猫给他的主人帮忙
,所以赶紧住了嘴,装着在地上刨虫子吃。
读第
10
自然段,那些鸡为什么一看见猫之后
,就赶紧住了嘴,装着在地上刨虫子吃?
读第
12
自然段,猫为什么要对尼尔斯显出一副温柔的样子?
因为猫不怕已经变成拇指大的尼尔斯,所以
故意显出一副温柔的样子
,好让尼尔斯继续向自己求助,然后
借机嘲弄
这个以前总是欺负自己的“坏”男孩。
说明尼尔斯因为恼怒而
完全忘了
现在的自己只有拇指那么大,又
想要像从前那样欺负别人
。
读第
16
自然段,尼尔斯还要揪猫的尾巴,说明了什么?
读第
19
自然段,说一说:“触”这个动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触”这个动词用得好,因为它写出了犬牙的
位置恰到好处
,既能震慑到尼尔斯,又不至于真正伤害到他。写出了
猫的真正用意是教训尼尔斯,并不是要伤害他
。
因为猫只是想
教训
一下尼尔斯,
让他体会到被欺凌的难受和痛苦
,以后
改过自新
,好好做人。
第
20
自然段中,猫又将爪子收了回去,这是为什么?
一是
自以为厉害
,结果却差点送了命;二是对从前
欺凌动物的行为,开始
有所醒悟
。
读第
22
自然段,尼尔斯“羞得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你觉得他是因为什么而“羞”?
这是
幽默、诙谐的写法
,实际上指的是金百合要用牛角戏耍尼尔斯,使他像在角上“跳舞”一样。
读第
25
自然段,金百合说要让尼尔斯在她的角上“跳舞”,你怎么理解这个“跳舞”?
调皮捣蛋、喜欢恶作剧、欺凌动物、不受欢迎。
从麻雀、鸡、猫和牛等动物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尼尔斯以前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因为尼尔斯总是喜欢戏弄、欺负别人,所以小狐仙把他变成小人儿,让他切身地体会被戏弄、被欺负的感受,
促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痛改前非
。
读到第
30
自然段,你能猜到小狐仙为什么要把尼尔斯变成小人儿吗?
变小(
1
、
2
)
求助
(
3—30
)
骑鹅
(
31—48
)
给下文做铺垫
,引出下文家鹅飞上天空,无意中带上了尼尔斯的情节。
第
34
、
35
自然段专门写大雁,有什么目的?
老母鹅代表着
思想保守、安于现状、不敢闯荡
的一类人。
联系生活,读第
37
自然段,你认为老母鹅代表了生活中的哪一类人?
尼尔斯怕大雄鹅飞走之后父母伤心,所以不顾危险从墙上跳下来,用双臂抱住雄鹅。这种行为,表明尼尔斯还是
懂得心疼父母
的,
并不是一无是处
的“坏”孩子。
读第
44—45
自然段,你怎样看待尼尔斯不让大雄鹅飞走的行为?
尼尔斯无意中骑上鹅背,开始了他的旅行。
大胆预测一下,旅行回来后,他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说说你的理由。
预测:他会
变回原形
,变得懂事,
乐于助人
,
友善
地
对待动物
。
理由:骑鹅旅行之前,动物们对待他的言行,已经触动了他的心,他也
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他会
慢慢改正缺点
,这样,就会有朋友帮助他变回原形。
结构梳理
骑鹅旅行记
尼尔斯变成小人
寻帮助却遭嘲弄
抱家鹅一起飞天
麻雀
鸡
猫
牛
爱护动物
和谐相处
主旨概括
课文主要写变成小人儿的男孩尼尔斯想打听小狐仙的住处,途中遇见麻雀、鸡、猫、牛等动物,因为曾经欺负过他们而遭到他们的反击。后来在阻止家鹅飞走时,他被带上了高空。故事告诉我们,小孩子不要太调捣蛋,对待动物要友善。
这篇童话新奇有趣,却又显得真实可信。生活中,也有小朋友喜欢搞恶作剧,欺负小动物,希望他们能从中受到启发,让自己成长为有同情心、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好少年。
感悟心语
拓展延伸
拓展一
拓展二
动画欣赏:
《
骑鹅旅行记
》
片段
拓展一
返回
国学精读。
钱塘湖春行
[
唐
]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拓展二
【
译文
】
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至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空中白云垂得很低。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春花竞相开放,渐渐让人
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刚刚能够没过马蹄。
我最喜爱湖东的美景,那儿的美景令人
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的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返回
课后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课外阅读原著,看看尼尔斯后来去了哪些地方旅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