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8.00 KB
- 2021-05-20 发布
天门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一年级10月考试
地 理 试 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祝 考 试 顺 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考号、班级、姓名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综合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 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019年春节贺岁影片《流浪地球》火爆荧屏,该片叙述由于太阳直径增大将吞没地球,导致地球被迫流浪逃离太阳系科幻故事。地球在流浪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是
A.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 B. 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
C.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D. 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
2.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火星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便脱离了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总星系
3.目前尚未发现水星和金星上存在生命,与地球相比,其原因可能是
A.水星和金星的质量体积比地球大的多 B.水星和金星与地球绕日公转方向不同
C.水星和金星比地球绕日公转偏心率大得多 D.水星和金星距日较近,温度较高
北京时间2017年9月6日20时,太阳爆发了强烈耀斑。据此完成4-5题。
4. 耀斑是
①光球层上的暗黑色斑点 ②色球层上突然增亮的斑块
③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④太阳吸收能量的表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天高一地理试卷 第 7 页 共 7 页
5. 耀斑剧烈爆发对地球的影响有
A. 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B. 全球许多地区发生强烈地震
C.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D. 引起对流层大气的电磁扰动
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着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据此,回答6—8题。
6. 原始鱼类出现在
A.元古宙 B.早古生代 C.晚古生代 D.中生代中期
7. 含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是
A. 元古宙地层 B. 古生代地层 C. 中生代地层 D. 新生代地层
8. 恐龙灭绝的地质年代为
A.元古宙末期 B. 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 D.新生代早期
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圏层结构图”,完成9-10题。
④
③
②
①
9. 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10.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X
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读下图,回答11-12小题。
乙
甲
③
②
①
1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B. 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
C. 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 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
天高一地理试卷 第 7 页 共 7 页
12. 上图中的X处为
A. 莫霍面 B. 古登堡面 C. 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 内核与外核交界
读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3-14题。
气
13.关于图中各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圈
大
A.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圈
物
B.生物圈位于水圈与岩石圈之间
圈
生
C.大气圈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水
岩石圈
D.岩石圈由厚度相同的岩石组成
14.联系图中四大圈层,并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
A.太阳辐射 B.热力环流 C.水循环 D.海陆变迁
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图”。读图,完成15-16题。
高
度
15. 平流层的主要特点是
C
A. 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B. 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
B
C. 能反射短波无线电信号
D. 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16. 影响大气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A. 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温度
B. 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C. 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
D. 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读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7-18题。
①
17. 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②
云层
A. ①——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 ②——大气的削弱作用
③
C. ③——地面辐射
④
D. ④——大气逆辐射
18. 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以使
A. ①减弱 B. ②增强
天高一地理试卷 第 7 页 共 7 页
C. ③增强 D. ④减弱
19. “秋高气爽”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大,其原因是
A. ①增强④减弱 B. ②增强③增强 C. ①减弱③增强 D.②减弱③减弱
读图,完成20-21题。
20. 当海滨旗帜长时间按图中飘扬时,当地时间最有可能是
A. 6:00 B. 12:00 C. 18:00 D. 24:00
21. 图中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 地转偏向力 B. 摩擦力 C. 万有引力 D. 水平气压梯度力
22.小明同学在研究“小区宜居环境”问题了解到:门、窗都敞开一般会有“穿堂风”流经房屋内。从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下列示意图中“穿堂风”现象最明显的是
水泥地
草地
草地
太阳
太阳
大门
大门
窗户
窗户
树林
A. B.
水泥地
草地
草地
太阳
太阳
大门
大门
窗户
窗户
树林
C. D.
23.在“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不能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市区
郊区
海
陆
山
谷
冷
热
A B C D
在沙漠和绿洲之间的过渡带,由于沙漠和绿洲地表水热差异,形成了沙漠和绿洲之间的局地环流,出现了“绿洲风”
天高一地理试卷 第 7 页 共 7 页
。沙漠与绿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是沙尘释放的主要源区之一。沙尘暴的形成及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已引起全球科学界的高度重视。据此完成24-25题。
24. 下图所示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绿洲风”的是
A B
C D
25. “绿洲风”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A. 增加绿洲地区水汽含量 B. 增加沙漠地区物种数量
C. 抑制地表风沙输移变化 D. 减小沙漠地区昼夜温差
第II卷 综合题(共25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26.读“高空等压面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1)甲、乙、丙、丁四点气压从低到高排列为________。
(2)甲、乙两地中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____。若甲地气温为20℃,丁地气温约为 。
(3)假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___,丙、丁之间的风向为
__________。
天高一地理试卷 第 7 页 共 7 页
(4)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城区的是_______地。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如太阳能路灯,低碳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1)根据材料二,描述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总体特征。(5分)
(2)纬度大致相当的重庆、拉萨两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有什么差异?分析其原因。(5分)
(3)请列举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3分)
天高一地理试卷 第 7 页 共 7 页
天门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一年级10月考试
地 理 答 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5 CADBC 6-10 CBCBC 11-15DBACA 16-20 DBDDB 21-25DACBC
二、综合题(共25分)
26.(12分,每空2分)
(1)丙丁甲乙
(2)乙 14℃
(3)西北风 东风
(4)甲
27.(13分)
(1)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总体上分布不均(2分); 大体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大(2分);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任答对1点得1分)。
(2)拉萨年太阳总辐射量大于重庆。(1分)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尘埃含量小,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分)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中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2分)
(3)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子显示屏、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灶等。(材料中的例子以外,任答对3点得3分)
天高一地理试卷 第 7 页 共 7 页
相关文档
- 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学校2019-20202021-05-20 17:59:5110页
- 【历史】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2021-05-20 17:58:5715页
- 【化学】湖北省荆门市2020届高三上2021-05-20 17:56:1018页
- 湖北省2021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答2021-05-20 17:42:2911页
- 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物理试卷【2021-05-20 17:41:126页
-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2021-05-20 17:39:5518页
-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2019-2020学年2021-05-20 17:24:3616页
- 湖北省汉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92021-05-20 17:16:4510页
-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2021-05-20 17:04:0812页
-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英2021-05-20 16:41:26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