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9.00 KB
- 2021-05-20 发布
守正出新 彰显能力
——浅析2013年安徽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些人只看见已经发生的事情,并且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则常常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从内容上,呈现出考查思辨和关注热点两大特点:
1、思辨性强,关注考生自身的思维品质和水平
思辨性、哲理性强是这几年作文的共性。2010年的作文题,考生必须全面而准确地理解阮元的《吴兴杂诗》的基本意思和哲理意蕴,才能正确立意;2012“梯子不用请横放”更是让考生难以入手。今年的作文在审题上稍显直白,考生运用哲学方法和分析比较就很容易理解出材料中蕴含的现象和本质、结果与原因的关系,而且“有些人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则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出题人的意图显然更倾向于后半部分。
2、倡导热点,引发考生积极思考社会和人生
作文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窗口,材料中萧伯纳更青睐“常常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梦”
字当选2012年年度汉字,“中国梦”更是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期盼和追求,彰显了各族人民的宏伟愿景。当下的年轻人更应该有梦想,有为梦想奋斗与追求的精神与信念。此材料与现实社会联系紧密,让学生有话说。
二、审题立意的角度
审题立意是作文的关键,高考作文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审题时首先解决的应当明晰题意,据题立意。这则材料应从名言入手,多角度思维,考生就能全面审察,前后比较,可以有以下几个角度:
1、从思辨性看,这属于二元关系类的材料作文,“我”和“有些人”的看法不同,所以可以得出“创新,我与别人与众不同”的立意。近几次我们的模拟题“鞋子合不合脚”、“三种对付水流的方法”审题角度与之相似,更与我校李岩老师在2013届最后一课上的命题作文《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极为相近。
2、从整体上看,“有些人问”只是等待事情的发生,对现实的世界存在探索精神;而“我要追问”则更积极地探究本质、探索未来。因此,从“探究”的话题入手,结合自己的经历、阅读、思考等,写出自己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就一定能赢得阅卷老师的好评。
3、从立意深刻看,“已经发生的事情”可看作是“现实”,“从未发生的事情”可看作是“梦想”、“未来”,可以写成“现实”和“梦想”、“已然”和“未然”、“昨天”和“明天”之类的作文,但这又不能搞平衡式的立意。因为第二句话“我则梦想、、、、、、”的做法和“有些人”不一样,着重点还应该是“我的做法”
,具体而言,落实到立意上应该是“追逐梦想,实现梦想,思考未来,追问明天”等等。这一角度最贴近考生生活,与考生的成长密切相关,也是最佳立意。
个人简介:朱丽莎,中教一级教师,200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参加高考阅卷,2011年获得安徽教育学会教学论文一等奖,并有多篇论文获得省市级奖。
相关文档
- 【英语】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02021-05-20 17:34:3829页
-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心2021-05-20 17:19:2813页
- 医学考试-初级护师专业实践能力-102021-05-20 17:16:0838页
-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总结提高教师新课2021-05-20 17:14:046页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 常考、易2021-05-20 17:09:077页
-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部编2021-05-20 17:08:2820页
- 2021提高七种能力心得体会3篇2021-05-20 16:42:273页
- 党课讲稿:逆水行舟彰显中华担当,同心2021-05-20 16:37:5012页
-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写作能力 22021-05-20 16:12:032页
- 数学一年级(下册)北师版第一单元能2021-05-20 15:58:3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