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9.85 KB
- 2021-05-20 发布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李商隐
(813~858),字
义山,号玉溪生、
樊南生,怀州河
内(现河南省沁
阳县)人,唐代
诗人。与杜牧合
称为 “小李杜”。
有《李义山诗集》
传世。
作品与作者
夜雨寄北
李商隐
诗人在巴蜀,亲友在长安,因此诗题为“寄北。
题 解
富安中学刘瑛
李商隐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七言绝句)
品读
李商隐
夜雨寄北
君问/ 归期/ 未有期,巴山/ 夜雨/ 涨秋池。
何当/ 共剪/ 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
品读、停顿、会意
视频
会意
君问归期未有期,
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
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一问
一答中表现出了夫妻之间的情感深厚。
问答中可见诗人的郁闷和孤寂的情绪。
品读欣赏
巴山夜雨涨秋池。
巴蜀多秋雨,这本已使身为异乡
之人的作者倍感神伤。说明自己身处
的环境,遥远,处境惨淡,透露出羁
旅之苦。
“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
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
绵绵深重。
品读欣赏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此句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
却话巴山夜雨时。
作者进行了想像,遥想他日重逢,
剪烛夜谈,“巴山夜雨”重出,令人
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徘徊。
品读欣赏
小结:
诗文
欣赏
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
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
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
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
曲折的意思。
李商隐
夜雨寄北
君问/ 归期/ 未有期,
巴山/ 夜雨/ 涨秋池。
何当/ 共剪/ 西窗烛,
却话/ 巴山/ 夜雨时。
背诵默写
视频
会意
相关文档
- 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教学2021-05-20 17:38:2915页
-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教2021-05-20 17:32:1614页
- 2020-2021学年化学苏教版选修4课时2021-05-20 17:31:088页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解决问题的2021-05-20 17:30:153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2021-05-20 17:30:025页
- 人教版PEP小学四年级下册英语教学2021-05-20 17:29:0911页
- 2021届一轮复习苏教版专题2第一单2021-05-20 17:28:4728页
- 苏教版中考物理复习专题中考物理ST2021-05-20 17:26:276页
-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轴对称2021-05-20 17:23:332页
-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021-05-20 17:23:3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