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8.50 KB
- 2021-05-20 发布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及其关系
1.1.1 命 题
课时目标 1.了解命题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2.会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 p,
则 q”的形式.
1.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________的__________叫做
命题.其中判断为______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______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2.在数学中,“若 p,则 q”是命题的常见形式,其中 p叫做命题的________,q叫做
命题的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 )
A.周期函数的和是周期函数吗?
B.sin 45°=1
C.x2+2x-1>0
D.梯形是不是平面图形呢?
2.下列语句中,能作为命题的是( )
A.3比 5大 B.太阳和月亮
C.高年级的学生 D.x2+y2=0
3.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x∈R|x2+1=0}不是空集
B.若 x2=1,则 x=1
C.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D.x2-5x=0的根是自然数
4.已知命题“非空集合 M的元素都是集合 P的元素”是假命题,那么下列命题:
①M的元素都不是 P的元素;
②M中有不属于 P的元素;
③M中有 P的元素;
④M中元素不都是 P的元素.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5.命题“6的倍数既能被 2整除,也能被 3整除”的结论是( )
A.这个数能被 2整除
B.这个数能被 3整除
C.这个数既能被 2整除,也能被 3整除
D.这个数是 6的倍数
6.在空间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
B.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D.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二、填空题
7.下列命题:①若 xy=1,则 x,y互为倒数;②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③平
行四边形是梯形;④若 ac2>bc2,则 a>b.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8.命题“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条件 p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
论 q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________.
①求证 3是无理数;
②x2+4x+4≥0;
③你是高一的学生吗?
④一个正数不是素数就是合数;
⑤若 x∈R,则 x2+4x+7>0.
三、解答题
10.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 p,则 q”的形式,并判断真假.
(1)偶数能被 2整除.
(2)当 m>1
4
时,mx2-x+1=0无实根.
11.设有两个命题:p:x2-2x+2≥m的解集为 R;q:函数 f(x)=-(7-3m)x是减函数,
若这两个命题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真命题,求实数 m的取值范围.
能力提升
12.设非空集合 S={x|m≤x≤l}满足:当 x∈S时,有 x2∈S.给出如下三个命题:
①若 m=1,则 S={1};②若 m=-
1
2
,则
1
4
≤l≤1;
③若 l=1
2
,则-
2
2
≤m≤0.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13.设α,β,γ为两两不重合的平面,l,m,n为两两不重合的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
题:
①若α⊥γ,β⊥γ,则α∥β;
②若 m⊂α,n⊂α,m∥β,n∥β,则α∥β;
③若α∥β,l⊂α,则 l∥β;
④若α∩β=l,β∩γ=m,γ∩α=n,l∥γ,则 m∥n.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1.判断一个语句是否为命题的关键是能否判断真假,只有能判断真假的语句才是命题.
2.真命题是可以经过推理证明正确的命题,假命题只需举一反例说明即可.
3.在判断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时,可以先将命题改写成“若 p则 q”的形式,改法不一
定唯一.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及其关系
1.1.1 命题
答案
知识梳理
1.真假 陈述句 真 假
2.条件 结论
作业设计
1.B [A、D是疑问句,不是命题,C中语句不能判断真假.]
2.A [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在于能否判断其真假.“3比 5大”是一个假命
题.]
3.D [A中方程在实数范围内无解,故是假命题;B中若 x2=1,则 x=±1,故 B是假
命题;因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故 C是假命题;所以选 D.]
4.B [命题②④为真命题.]
5.C [命题可改写为:如果一个数是 6的倍数,那么这个数既能被 2整除,也能被 3
整除.]
6.D
7.①④
解析 ①④是真命题,②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也可以是菱形,③平行四边形不是梯形.
8.若一个函数是奇函数 这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9.②④⑤
解析 ①③不是命题,①是祈使句,③是疑问句.而②④⑤是命题,其中④是假命题,
如正数
1
2
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②⑤是真命题,x2+4x+4=(x+2)2≥0恒成立,x2+4x+7
=(x+2)2+3>0恒成立.
10.解 (1)若一个数是偶数,则这个数能被 2整除,真命题.
(2)若 m>1
4
,则 mx2-x+1=0无实数根,真命题.
11.解 若命题 p为真命题,可知 m≤1;
若命题 q为真命题,则 7-3m>1,即 m<2.
所以命题 p和 q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真命题时,有 p真 q假或 p假 q真,
即
m≤1,
m≥2
或
m>1,
m<2.
故 m的取值范围是 1
相关文档
- 高中数学第4章指数与对数章末综合2021-05-20 15:58:235页
- 高中数学高考导数题型与分析和解题2021-05-20 15:47:1911页
- 高中数学第四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2021-05-20 15:21:3345页
- 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必修一)配套课时2021-05-20 14:50:409页
- 高中数学抛物线高考例题2021-05-20 14:09:0317页
-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1-1同步练习2021-05-20 13:57:233页
- 高中数学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苏教版2021-05-20 13:57:139页
- 北师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12讲:幂函数2021-05-20 13:54:456页
-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免费)2021-05-20 13:49:3691页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4章2021-05-20 13:29:4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