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63 KB
- 2021-05-20 发布
《少年中国说》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少年中国说》,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2.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本文比喻、象征的手法,把握少年中国所具有的特点。
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
2. 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 情境铺垫 导语引入
1.师:同学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曾写下了一篇文
章,激励了当时无数的中国有志青年,这篇文章是《少年中国说》,有没有同
学知道这位著名作者是谁?
2.作者链接: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我国近代资产阶
级改良运动的代表人之一,著名学者,诗人,宣传家。作为政治家的梁启超,
师从康有为,受改良思想影响。曾经参与“公车上书”,又与谭嗣同等创办南
学会,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组织保国会,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一
生著作甚丰,大部分收入《饮冰室合集》。
3. 背景资料:本文写于 1900 年,是作者在维新变法失败后在日本时写的。文
章从日本人和西欧人称我国为“老大帝国”说起,以人喻国,怒斥当权的清王
朝封建贵族官僚是保守守旧、顽固苟且的“老朽”,号召“中国少年”肩负起
救国的责任,为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少年中国”而努力奋斗。
二、初步感知,解决生字词。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鹰隼(sǔn)发硎(xíng)澌(sī)
2. 给文章划分层次。
明确:全文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段)点明少年的责任。
第二部分(第二段)说明中国少年的勃勃生机。
第三部分(第三段)赞美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点明了两者之间的紧密关
系。
三、深入阅读。
1.细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及翻译书弄懂重点文言字词和文章的译文。
2.理解题目中“少年”一词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一是针对日本人称我中国为“老大帝国”,作者愤然回击,称中国为少
年中国;二是因为少年象征着国家如朝阳般蓬勃兴旺,生机勃勃;三是中国是
古老的中国,又是进步的未来之国。
3.阅读课文,说一说少年中国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课文运用了八种象征、比喻描述了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勃,前途无量。以
“红日初生”,象征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以“河出伏流”,象征少年中国发
展的不可限量;以“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的生动形象和“乳虎啸谷,百兽震
惶”的巨大声威、以“鹰隼试翼,风尘翕张”的冲天气势,喻我中国少年创造
的少年中国的英姿;“奇花”“干将”两句,前者是歌颂少年中国在发展中的
壮丽前景,后者是以刚刚磨砺过的宝剑比喻为创建少年中国立功的中国少年。
四、 拓展迁移。
特色品评:小组讨论本文的写作特点。
明确:结构完整,推理严密,以人喻国,富有鲜明的形象性。
五、布置作业
我们的祖国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正阔步走向世界。以“青春中国”为
话题,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文章。
板书设计:
少年的责任
少年中国说 少年和祖国的关系
作者对少年和中国的赞美
相关文档
- 【统编版】五上语文18《慈母情深》2021-05-20 11:31:4770页
- 语文计划总结之语文古诗文课堂教学2021-05-20 11:09:373页
- 202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我变2021-05-20 11:08:066页
- 202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花钟2021-05-20 10:09:555页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05-20 03:07:0214页
- 学习杜郎口中学高效课堂教学体会2021-05-20 01:37:499页
-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教2021-05-20 00:47:019页
-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范文[1]2021-05-20 00:23:0811页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05-19 23:37:3613页
- 人教语文七上童趣课堂教学实录及点2021-05-19 23:24:4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