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00 KB
- 2021-05-20 发布
2018届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教案(全国)
词类活用是指在古汉语中某些实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也有少量数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词性和用法,有了新的意义。如:名词用作动词、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动词,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的“活”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但后面跟了宾语“之”,成为使动用法。“活之”即“使之活”,可译为“救了他”。
提示:本知识点将在“基础考点(三) 词类活用与文言句式”中详细讲解。
[针对训练]
指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
1.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2.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名词作状语,像张开的鸟翅膀一样
3.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称王
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老师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6.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遭受委屈
7.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贤、少长:形容词作名词,有才能的人;年轻的,年老的
8.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直、利:形容词作动词,取直;变锋利
9.大王必欲急臣
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着急
10.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先、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放在首位;把……放在后面
11.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一:数词作名词,一座
12.且贰于楚也 贰:数词作动词,怀有二心
1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1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数词的意动用法, 把……等同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除了平时注意积累,加强对上述常见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和词类活用等五类实词的识记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技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2016·山东高考,改编)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1)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
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①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古者常有处橧巢②窟穴而不恶(2),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及三代作服,为益(3)敬也。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明堂之制,下(4)之湿润,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镂(5),示民知节也。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6),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7)其制,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8)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藁邑。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敝(9)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以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10)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
公曰:“然则曷以禄(11)夫子?”
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③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12)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若此三言者,婴之禄,君之利也。”
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13)夫子。”
公既(14)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曰:“齐不加(15)我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 ①三王:夏商周三代之明君,多指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②橧(zēnɡ)巢:用柴薪搭建的巢形住所。③关市:指集市。讥:稽查,盘问。
判断文中加点字的解释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吾欲服圣王之服 服:衣服( )
提示:分析词语所在的位置,看是否有活用现象。
答案:× 服:名词活用为动词,穿衣服。
(2)古者常有处橧巢窟穴而不恶 恶:厌恶( )
提示:结合语境推断。
答案:√
(3)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 益:增加( )
提示:联系成语“精益求精”推断。
答案:× 益:更加。
(4)下之湿润,不能及也 下:下面的( )
提示:联系整句话,结合句式推断。
答案:√
(5)木事不镂 镂:镂刻的花纹( )
提示:联系教材句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推断。
答案:× 镂:雕刻。
(6)衣服之侈过足以敬 敬:尊敬( )
提示:根据语法推断,所处位置应该为名词。
答案:× 敬:恭敬的限度。
(7)不法其制 法:效法( )
提示:把“效法”的解释代入句子,看是否合适。
答案:√
(8)今君穷台榭之高 穷:贫穷( )
提示:结合词语所在位置,推断其词性。
答案:× 穷:穷尽。
(9)敝其力 敝:凋敝( )
提示:分析句子结构,看是否有活用现象。
答案:× 敝:使动用法,使……疲困。
(10)安国而度家 度:安居( )
提示:结合上下句句式特点,尤其根据“安国”的“安”来判断。
答案:√
(11)然则曷以禄夫子 禄:俸禄( )
提示:后有宾语“夫子”,根据其语法位置推断。
答案:× 禄:封赏。
(12)弛刑罚,若死者刑 弛:减轻( )
提示:结合语境,联系“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推断。
答案:√
(13)请以从夫子 从:听从( )
提示:结合语境,看齐景公对晏子的意见有何态度。
答案:√
(14)公既行若三言 既:已经,……以后( )
提示:联系教材句子“兵刃既接”“郑既知亡矣”判断。
答案:√
(15)齐不加我矣 加:增加( )
提示:通过语法分析及代入解释可判断。
答案:× 加: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