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00 KB
- 2021-05-20 发布
§7-5物体的浮与沉(2课时)
一、目标与技能
⒈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⒉了解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方法与过程
学会应用收集资料和问题讨论的方法认识浮力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相关内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⒈通过浮力在科技方面的实例,体会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⒉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
难点:物体浮沉的判断方法及其应用。
五、教学用具
密度计、大量筒、水、盐水、潜水艇的挂图、小瓶子(带瓶盖)、大烧杯
六、教学内容
㈠引入新课
物体的浮沉现象
把木块和铁块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木块上浮,铁块下沉。物体的这种浮沉现象还有许多,如图7—25所示。
㈡新课内容
⒈实验探究
物体的浮沉条件
物体的浮与沉究竟取决与什么?这个问题自然地让我们会想到物体在液体中的受里情况,因为只有力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因此,沿着这个思路来制定下面的计划。
⑴图7-26所示为实验探究计划中所需要的实验器材。
⑵按照表中的要求完成实验,并填写观察的结果。
实验方法
观察
- 4 -
实验序号
小瓶运动情况
小瓶受力情况分析
1
把盖上盖子的空小瓶浸没与水中,再松手
2
把装满水井盖上盖子的小瓶,浸没与水中,再松手
⑶你有何种方法使小瓶既不上浮,也不下沉,即静止在水中。这种现象称为悬浮。分析并比较小瓶悬浮时的受力情况。
请把你实验探究的结论填写在下面的方框中。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取决与它所受到的 力和 力的大小。
当 力大于 力时,物体上浮;
当 力小于 力时,物体下沉;
当 力等于 力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
⒉浮沉条件的应用
⑴密度计
密度计(图7-29)是测量液体密度的工具。它是一根上部标有刻度、形状特殊的玻璃管。管下部的玻璃泡内封装如小铅丸或汞。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时,它所受的浮力总是等于它所受到的重力。你能说说它的道理吗?
⑵盐水选种
在农业上要提高产量,选好饱满、结实的良种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农民创造了一种盐水浸泡来选种(图7-30)。如把种子放如浓度适宜的盐水中,干瘪、虫蛀的种子就会上浮直至漂浮,而饱满的种子则下沉到容器底部,这是为什么呢?请你说说看。
⑶潜水艇
图7-31为潜水艇漂浮、下潜和上浮的原理示意图。
⑷热气球
- 4 -
我国在汉武帝(前140~前88)时,就利用质地极轻的材料做成薄壳灯笼。当在其下面点燃烛火后,灯笼便会腾空而起。这是历史上最早的热气球。三国时代,诸葛亮曾放出一种“会飞”的灯笼,后人称其为“孔明灯”,如图7-23所示。
由于热气球造价低廉、使用方便,在气象探测,通信传播、运输、旅游、探险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大型的热气球主要是由气袋、钢索、吊篮、喷嘴、液化气储罐及各种仪表组成,如图7-33(a)所示。热气球的巨大气袋中充满了空气。用喷嘴加入气袋中的空气,空气受热膨胀,热气球的浮力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热气球便上升[图7-33(b)]。如果熄灭火眼,气袋中的空气变冷,体积缩小,热气球浮力减小;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热气球便下降,如图7-33(c)所示。
㈢课堂练习
⒈一个蜡块浸在盛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g,若把该蜡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ρ蜡=0.9×103kg/m3、ρ酒精=0.8×103kg/m3),则溢出水的质量是( )
A.4g B.4.5g C.5g D.3.6g
⒉质量是300g的空心铁球重_______N,当它悬浮在水中不动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g取 10N/kg)
⒊如图右所示,甲、乙是将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液体中的情形,由图可知:
(1)两种液体的密度相比较:ρ甲_____ρ乙;
(2)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比较:F甲_____F乙(选填“<”“>”或“=”)
⒋一个物体的体积是 5×10-4m3,如果这个物体重4 N,那么,它浸没在水中将 ___________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乳 ”)。
⒌一平底水泥船(截面可近似看作长方形)截面积为 10m2,空载时船的吃水深度为10cm,满载时吃水深度为1m。这艘船的自重为________N,,最多能装货物的重为________ N。(g取10N/kg)
⒍密度为0.6×103kg/m3,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木块,静止在水面上,求:
(1)木块所受的重力;(2)木块受到的浮力;
(3)在木块上表面至少要加多大的力才能使本块全部浸入水中。(g取10N/kg)
- 4 -
七、小结
八、布置作业
⒈认真复习课文,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⒉完成印发的练习。
九、板书设计
十、课后记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