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7.00 KB
- 2021-05-20 发布
课 题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计划课时 2 节
教学目标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3、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4、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重点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
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
教学方法
实验归纳法、分析推理法
教 学 内 容 及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那么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二、主要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意义
(1)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
3、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
对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的理解
1.明确了惯性的概念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揭示了力的本质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理想化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的状态,而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形是不存在的。
知识点二、牛顿第三定律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另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这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表达式:F=-F′
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三同
①大小相同;②性质相同;③变化情况相同
三异
①方向不同;②受力物体不同;③产生效果不同
三无关
①与物体种类无关;②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③与物体是否和其他物体存在相互作用无关
2、“一对相互作用力”与 “一对平衡力”的比较
内容
一对相互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
受力物体
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作用时间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不一定同时产生或消失
力的性质
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可以是同性质的力,也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大小关系
大小相等
大小相等
方向关系
方向相反且共线
方向相反且共线
依赖关系
相互依存,不可单独存在
无依赖关系,撤除一个力,另一个力依然可以存在,只是不再平衡
三、典型例题分析
【例1】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难以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同一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时的惯性小,在粗糙水平面上时的惯性大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
D.在“嫦娥二号”卫星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解析 决定物体惯性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因此A、B的说法错误;乒乓球的质量较小,可以快速抽杀,即运动状态容易改变,亦即乒乓球惯性小,C正确;在“嫦娥二号”
卫星中的物体尽管处于失重状态,但其质量不变,因此仍然具有惯性,D错误。
答案 C
规律总结
1、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
(1)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原状”或反抗“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2)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技巧
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然受到不为零的合外力作用。因此,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以及如何改变,应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例2】 (多选)如图2所示,我国有一种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叫做“押加”,实际上相当于两个人拔河,如果甲、乙两人在“押加”比赛中,甲获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
A.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所以甲获胜
B.当甲把乙匀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小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
C.当甲把乙加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大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
D.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
解析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其自身的受力情况决定的,只有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不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由于它们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其效果可以不同。甲加速前进的原因是甲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大小大于绳子对甲的拉力大小;乙加速后退的原因是绳子对乙的拉力大小大于乙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但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A、C错误,B、D正确。
答案 BD
四、课堂练习
《创新设计》第36、37页变式训练1、2、3、4
五、课堂小结
1、牛顿第一定律定性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3、任何力的产生必须有两个物体,而且力是成对出现的,其中一个是作用力,另一个是反作用力。
4、牛顿第三定律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六、课外作业
《4级优化满分练》第三章 基础课时6
板书设计
一、 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
2.意义
3.惯性(1)定义 (2)量度 (3)普遍性
二、牛顿第三定律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
(2)表达式:F=-F′
3、“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
教学反思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学生对这一概念理解不到位,仍认为速度大则物体惯性大。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仍不能很好地区别,今后教学中仍需加强。
相关文档
-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选修35专题练习动2021-05-10 21:37:1117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物理22匀速直线运动2021-04-28 19:09:4212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5章《机械能及2021-04-27 18:19:156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9章《电磁感应2021-04-27 11:24:587页
-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单元检测九 电磁2021-04-26 01:20:227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9章《电磁感应2021-04-19 22:06:5311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3章《牛顿运动2021-04-19 20:02:534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2章《相互作用2021-04-19 18:03:473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4章《曲线运动2021-04-17 11:37:4312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2章《相互作用2021-04-14 23:30:0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