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50 KB
- 2021-05-20 发布
太和一中 2019—2020 学年度高二(下)教学衔接调研检测
物理试卷(理科超越班)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1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48 分,其中第 1-8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第 9-12 小题,每个选择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
但不全的得 2 分,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
1.下列核反应中,属于原子核的聚变的是( )
A.31H+21H→42He+10n B.23892U→23490Th+42He
C.23592U+10n→9038Th+13654Xe+1010n D.42He+2713Al→3015P+10n
2.氘核和氚核聚变的核反应方程为 21H+31H→42He+10n+17.6 MeV,已知 31H 的比结合能是 2.78
MeV,42He 的比结合能是 7.03 MeV,则 21H 的比结合能是( )
A.1.06 MeV B.1.09MeV
C.1.12 MeV D.1.15MeV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892U 衰变为 22286Rn 要经过 4 次α衰变和 2 次β衰变
B.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C.21083Bi 的半衰期是 5 天,4 个 21083Bi 原子核经过 10 天后剩下 1 个 21083Bi 原子核
D.不管是轻核聚变还是重核裂变,都要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量守恒
4.α粒子散射实验中,不考虑电子和α粒子的碰撞影响,是因为( )
A.α粒子与电子根本无相互作用
B.α粒子受电子作用的合力为零,电子是均匀分布的
C.α粒子和电子碰撞损失的能量极少,可忽略不计
D.电子很小,α粒子碰撞不到电子
5.巴耳末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总结出巴耳末公式1
λ
=R( 1
22
- 1
n2),n=3,4,5,…后人把该
公式描述的氢原子谱线系成为巴耳末系。氢原子光谱的巴耳末系中波长最长的光波的光子频
率为ν1,其次为ν2,则ν1
ν2
为( )
A.20
27 B.27
20 C.2
3 D.3
2
6.分别用波长为λ和3
4λ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板,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 1∶2,
以 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板的逸出功为( )
A.hc
2λ B.2hc
3λ C.3hc
4λ D.2hλ
c
7.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 2.5×104 J,气体对外界做功 1.0×104 J,
则该理想气体的( ).
A.温度降低,密度增大 B.温度降低,密度减小
C.温度升高,密度增大 D.温度升高,密度减小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爱恩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B.居里夫人在研究伦琴射线时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C.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并测定了电子的比荷
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是有结构的
9.关于晶体、非晶体、液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异性
B.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一定是非晶体
C.所有的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D.液晶的微观结构介于晶体和液体之间,其光学性质会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10.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对某物体传热,该物体的内能可能会减少
B.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C.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
D.随着技术的发展,效率是 100%的热机是可以制造出来的
11.μ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μ氢原子,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如
图为μ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处于 n=4 能级的μ氢原子发生跃迁可以发出 6 种频率的光
B.动能为 2000eV 的电子可以使处于基态的μ氢原子激发
C.处于 n=2 能级的μ氢原子跃迁的基态,电子的动能和电势能都减小
D.处于 n=4 能级的μ氢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为 200eV 的光子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种液体和固体接触时存在附着层,当附着层内的分子数比液体内部分子数密集时,
该液体浸润固体
B.某种物质摩尔体积为 V,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则该物质分子的体积为 V
NA
C.液体汽化时,液体分子吸收的热量要大于该分子克服液体表面分子引力做功
D.对气球充气过足会爆裂,是因为气球内气体分子过多,分子之间距离变小,分子斥
力作用的结果
二、简答题:本题共 2 小题,共计 24 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 p-V 图象如图所示,气体状态经历了 A→B→C 变化过程,A、B、
C 三个状态的有关参量如图所示,则气体在状态 C 的内能______________气体在状态 A 的
内能(填“>”、“<”或“=”),在 A→B→C 过程中,气体需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它与外界交换的热量的绝对值为_____________J。
14.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用 a mL 的纯油酸配制成 b mL 的油酸酒精溶液,
再用滴管取 1 mL 油酸酒精溶液,让其自然滴出,共 n 滴.现在让其中一滴落到盛水的浅盘
内,待油膜充分展开后,测得油膜的面积为 S cm2,则:
(1)估算油酸分子的直径大小是________cm.
(2)用油膜法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后,要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还需要知道油滴的
________.
A.摩尔质量 B.摩尔体积
C.质量 D.体积
(3)某同学将制成的油酸酒精溶液敞口放置一段较长的时间,然后去做实验,则他测得
的油酸分子直径与真实直径相比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三、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计 38 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
验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2 分)用中子轰击铀核(23592U),其中的一个可能反应是分裂成钡(14156Ba)和氪(9236Kr)两部分,
放出 3 个中子.各个核和中子的质量如下(计算结果在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
mU=390.313 9×10-27 kg,mn=1.674 9×10-27 kg;
mBa=234.001 6×10-27 kg,mKr=152.604 7×10-27 kg.
(1)试写出核反应方程
(2)求出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3)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 650 万千瓦,求秦山核电站一年需要
消耗多少千克的裂变原料?
16.(12 分)如图所示,体积为 V 的汽缸由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制成,面积为 S 的活塞将汽缸的
空气分成体积相等的上、下两部分,汽缸上部通过单向阀门 K(气体只能进入汽缸,不能流
出汽缸)与一打气筒相连。开始时汽缸内上部分空气的压强为 p0,现用打气筒向汽缸内打气。
已知打气筒每次能打入压强为 p0、体积为 V
10
的空气,当打气 n 次后,稳定时汽缸上、下两
部分的空气体积之比为 9∶1,活塞重力 G=1
4p0S,空气视为理想气体,外界温度恒定,不计
活塞与汽缸间的摩擦。求:
(ⅰ)当打气 n 次活塞稳定后,下部分空气的压强;
(ⅱ)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次数 n。
17.(14 分)如图所示,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的平台上固定着一个内壁光滑的汽缸,汽缸内有
一导热性能良好的活塞,活塞面积为 S,活塞底面与汽缸底面平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
封在汽缸内。当平台倾角为θ=37°时,汽缸内气体体积为 V,将平台顺时针缓慢转动直至水
平,稳定时汽缸内气体的体积为 0.9V,该过程中环境温度始终为 T0,外界大气压强为 p0。
已知 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为 g。
(ⅰ)求活塞的质量;
(ⅱ)若平台转至水平后,经过一段时间,环境温度缓慢降至 0.9T0(大气压强 p0 保持不变),
该过程中汽缸内气体内能的减少量为 0.14p0V,求该过程中汽缸内气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 Q。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48 分,其中第 1-8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第 9-12 小题,每个选择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
但不全的得 2 分,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B A C A B D C CD AC BD AC
二、简答题:本题共 2 小题,共计 24 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3.答案 = 放热 300
14.答案 (1) a
bSn (2)B (3)偏小
三、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计 34 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
验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答案 (1)10n+23592U―→14156Ba+9236Kr+310n (2)3.220 2×10-11 J (3)?
16.答案 (ⅰ)6.25p0 (ⅱ)49 次
17.答案 (ⅰ)p0S
g (ⅱ)0.32p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