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0.50 KB
- 2021-05-20 发布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I卷(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分/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矿石粉碎 B. 纸张燃烧 C. 酒精挥发 D. 冰雪融化
2、“雾霾”“PM2.5”已成为电视、新闻热词,下列做法不符合“环境友好”的是( )
A. 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煤的燃烧 B. 减轻交通压力,提倡私家车出行
C. 道路、建筑工地定期喷洒水,减少扬尘 D. 种植沙漠防护林,减少沙尘暴
3、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 88gCO2 B. 3.01×1023个硫酸分子 C. 3.5molH2 D. 标准状况下33.6LSO2
4、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物质贴错了标签的是( )
A
B
C
D
物质
氢氧化钠
金属汞
碳酸钠
硝酸铵
危险警告标签
5、设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L CCl4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 1L 0.5 mol/L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为2NA
C. 0.5 mol/LFe2(SO4)3 溶液中,SO42-的数目为 1.5 NA
D. C2H4 和 C3H6 的混合物 ag,所含原子总数为
6、需要分离下列两种混合物,选用最合适的实验装置是
a.汽油中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
b.水与丙酮的混合物,已知:丙酮是一种可与水混溶的无色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约为56℃。
A. ④③ B. ②④ C. ②① D. ④③
7、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溶液,采用下列实验流程加入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实现Cl-、SO42-和NO3-的相互分离:其中试剂1、2、4分别为( )
A. 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B. 氯化钡溶液、稀硝酸、硝酸银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D. 硝酸银溶液、硝酸钡溶液、稀硝酸
8、某溶液中只含有Al3+、Na+、Cl-、SO42-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3:2,则溶液中Na+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 )
A. 2:1 B. 2:5 C. 3:5 D. 3:4
9、正丁醛经催化加氢可制备1-丁醇。为提纯含少量正丁醛杂质的1-丁醇,现设计如下路线:
已知:①正丁醛与饱和NaHSO3溶液反应可生成沉淀; ②乙醚的沸点是34℃,难溶于水,与1-丁醇互溶;③1-丁醇的沸点是118℃。则操作1~4分别是( )
A. 萃取、过滤、蒸馏、蒸馏 B. 过滤、分液、蒸馏、萃取
C. 过滤、蒸馏、过滤、蒸馏 D. 过滤、分液、过滤、蒸馏
10、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基础,下列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正确的是( )
A.有CO、CO2、O3三种气体,它们各含有1 mol O,则三种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3∶2∶1
B.n g Cl2中有m个氯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可表示为
C.常温下,a L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就是×6.02×1023个
D.28 g CO和22.4 L CO2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一定相等
11、某学生只有下列仪器和用具:烧杯、试管、硬质玻璃管、圆底烧瓶、量筒、铁架台(带铁夹)、酒 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导气管、橡皮塞、橡皮管、100mL 容量瓶、玻璃棒、药匙、火柴.从 缺少仪器或用品的角度看,该学生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①制取氢气;②粗盐提纯;③用氢气还原氧化铜;④用氯化钠晶体配制100mL0.1mol·L-1
的氯化钠溶液(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2、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
A.98%的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则49%的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L
B.当2 L水吸收44.8 L氨气(标况)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 mol·L-1,只有当44.8 L(标况)氨气溶于水制得2 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 mol·L-1
C.只含K2SO4和NaCl的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和SO4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
D.50 mL 1 mol/L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 ml 3 mol/L的BaCl2溶液Cl-浓度相等
13、从海带中提取I2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操作①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B. 操作②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长颈漏斗、烧杯
C. 操作③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酒精灯、温度计、漏斗
D. 将操作②中的苯换为酒精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14、如图所示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两种方案,请根据方案1和方案2指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 方案2中加入HCl溶液可以分离出BaSO4和Fe2O3混合物中的BaSO4
B. 方案2中加入的试剂一定能够与除X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 方案1中的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受热易挥发
D. 可以选用方案1分离碳酸钠中含有的氢氧化钠
15、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CO2、H2、O2、CH4、SO2五种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所占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H2>CH4>O2>CO2>SO2
B. 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H2>CH4>O2>CO2>SO2
C. 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O2>CO2>O2>CH4>H2
D. 所含的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CO2>SO2>CH4>O2>H2
16、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离Br2和CCl4的混合物,可选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和烧杯,可选用的试剂是水
B. 用盐酸除去BaSO4固体中的少量BaCO3,所需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玻璃棒和胶头滴管
C. 已知化合物TBP作为萃取剂能将铈离子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则TBP不与水反应或互溶
D. 蒸馏时的接收装置如图所示
17、如图所示,①和②为两个体积相同的固定容器,图中“〇”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①中的为,则②中所含原子总数为
B.①和②中气体的质量之比为
C.等物质的量的、的体积一定相等
D.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
18、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选项
实验
操作
A
定容
B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 000 mL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1 000 mL的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C
浓硫酸的稀释
D
取出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19、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①w= ②ρ= ③w= ④c=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实验室按如下装置测定纯碱(含少量 NaCl)的纯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 应进行气密性检查
B.必须在装置②、 ③间添加吸收 HCl 气体的装置
C.装置④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 CO2进入装置③与Ba(OH)2溶液反应
D.反应结束时,应再通入空气将装置②中产生的气体完全转移到装置③中
21、将Na2SO4、MgSO4、H2SO4溶于水配成0.2 L混合溶液,部分离子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混合溶液中Na2SO4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B.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8.0 mol·L-1
C.若将该混合溶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1 L,则稀释后溶液中S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 mol·L-1
D.若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2.0 mol·L-1NaOH溶液至Mg2+恰好完全沉淀,则需NaOH溶液200 mL
22、六价铬有毒,而Cr3+相对安全。工业含铬(CrO3)废渣无害化处理的方法之一是干法解毒,用煤不完全燃烧生成的CO还原CrO3。在实验室中模拟这一过程的装置如下:
CO由甲酸脱水制得:实验结束时熄灭酒精灯的顺序是( )
A.Ⅲ、Ⅰ、Ⅳ B.Ⅰ、Ⅲ、Ⅳ
C.Ⅲ、Ⅳ、Ⅰ D.Ⅰ、Ⅳ、Ⅲ
23、下图是某品牌饮用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签上离子的浓度是物质的量浓度
B. 该品牌饮用矿泉水中 c(Mg2+)最大值为 2.0×10-3 mol·L-1
C. 一瓶该品牌饮用矿泉水中 SO的物质的量不超过 1.0×10-5 mol
D. 由矿泉水制蒸馏水应使用直形冷凝管,蒸馏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停止通冷却水
2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23 g Na与足量H2O完全反应后可生成NA个H2分子(已知:2Na+2H2O=2NaOH+H2↑)
B. 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C. 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H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2NA个原子
D. 24 g O2和24 g O3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2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个
(1)摩尔的单位是物质的量,符号为mol
(2)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氢气和氩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3)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4)10 ℃时0.35 mol·L-1的KCl饱和溶液100mL,蒸发掉5g水,冷却到10 ℃时,其体积小于100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 mol·L-1
(5)标准状况下,11.2 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6)常温常压下,1 mol水中含有电子数目为10 NA
(7)标况下,44.8L的苯含有分子数目为2NA
(8)将40.0g烧碱固体溶解在1L水中配成的浓度为1 mol·L-1
(9)同温同压下,氧气与臭氧的密度相等
(10)0.3 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总物质的量为0.9 mol
(11)常温常压下,28g乙烯(C2H4)与丙烯(C3H6)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NA
(12)将10 g CaCO3粉末加水配成100 mL溶液,Ca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13)1 L 2 mol·L-1的AlCl3溶液中含氯离子为6NA
(14)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分子数为NA
(15)32 g 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2NA
A. 6 B. 8 C. 10 D. 12
II卷(填空题)
26、(12分)填写下列空白:
(1)要使NH3与CH4含相同数目的H原子,则NH3和CH4的质量之比为______。
(2)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75 g·L−1的NH3与C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______。
(3)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A·nH2O,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如将a g该结晶水合物加热至结晶水全部失去,剩余的残渣为b g,则n=______。
(4)气态化合物A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OxFy,已知同温同压下10mLA受热完全分解生成15mLO2和10mL F2,则A的化学式为_____。
(5)已知a g A和b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 mol C和d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
(6)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18 g,完全燃烧后测得二氧化碳的体积为11.2 L(标准状况),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
27、(18分)自然界中的物质绝大多数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为了便于研究和利用,常需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下列A、B、C、D是中学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装置。
I.请根据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原理,回答在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哪种装置。将A、B、C、D填入适当的空格中。
(1)碳酸钙悬浊液中分离出碳酸钙_____ ;
(2)氯化钠溶液中分离出氯化钠____ ;
(3)分离植物油和水____ ;
(4)海水淡化___ ;
(5)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____ ;
(6)从碘水中分离出I2____ 。
II.碘水中提取碘单质的方法如下:
(1)萃取分液
①下列可作为碘水中提取碘单质萃取剂的是____
A.酒精 B.苯
②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先____
③查资料得知:ρ(H2O)>ρ(苯)>ρ(酒精),若用①中所选萃取剂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分液时,上层液体显__ _色。
(2)蒸馏
①装置A中a的名称是___ ,a中加入少量___ 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冷凝装置中冷凝水应该____ 口进(填“上”或“下”)。
②已知碘和四氯化碳的熔沸点数据如表
熔点
沸点
碘
113.7℃
184.3℃
四氯化碳
-22.6℃
76.8℃
若用蒸馏法分离碘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锥形瓶中收集到的物质的名称是_____ _。
Ⅲ.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在实验室中取少量海水,进行如下流程的实验:
[海水][粗盐][食盐水]→[氯化钠晶体]
问题一:粗盐中含Ca2+、Mg2+、SO42﹣等杂质,需要提纯后才能综合利用。粗盐提纯的步骤有:
①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 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③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④调节溶液的pH等于7 ⑤溶解 ⑥过滤 ⑦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 _(填选项字母)
a.⑤②③①⑥④⑦ b.⑤①②③⑥④⑦ c.⑤②①③④⑥⑦ d.⑤③②①⑥④⑦
问题二:蒸发进行到___ _时,停止加热。
问题三:粗盐中含有少量泥沙、CaCl2、MgCl2及硫酸盐,将粗盐溶解后,先过滤将泥沙除去,再检验滤液中的SO42﹣,如何检验某未知溶液中的SO42﹣__ _ 。
28、(14分)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上的标签,试根据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___。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3 mol/L稀盐酸。
①该学生需要量取___________ 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___;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浓盐酸
的体积,慢慢沿杯壁注入盛有少量水(约30mL)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③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
I、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____________;
II、用量筒量取浓盐酸后,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_________;
III、溶液注入容量瓶前没有恢复到室温就进行定容____________。
(4)若在标准状况下,将V LHCl气体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mL,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
(5)现将100mL 0.5mol/L的盐酸与200mL 0.1mol/LCuCl2溶液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
(6)取60 mL上述混合溶液,滴加30 mL某浓度的烧碱溶液正好完全反应,该烧碱溶液浓度为 。
29、(6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来测定含两种元素的某种气体X的分子式。
在注射器A中装有240 mL气体X并慢慢通过不含空气并装有红热的氧化铜的玻璃管B,使之完全反应,得到以下实验结果:实验前B管重20.32 g,实验后B管重20.00 g,B管中的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粉末。在C管中收集到的无色液体是水;在注射器D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氮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1)X气体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元素组成的。
(2)若240 mL X气体完全反应后,收集到的氮气质量是0.28 g。根据实验时的温度和压强计算1 mol X气体的体积是24 000 mL,则X的摩尔质量是____ ____。
(3)通过计算,确定X的分子式为____ ____。
(4)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在该条件下不发生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5 BBCCD BACDB DBAAD CBABB DADAA
26:(12分)
(1)17∶12 (2)80% (3)
(4)O3F2 (5)5(a+b−d) g/mol (6)5.6 L
27:(18分)
I.(1). B (2). D (3). C (4). A (5). A (6). C
II. (1). B ;检漏 ; 紫红 (2). 蒸馏烧瓶 ; 沸石或碎瓷片 ; 下 ;四氯化碳
Ⅲ.① ad (2分) 问题二:蒸发皿中有大量固体出现
问题三:取少许待测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往其中滴入足量的稀盐酸,若无明显现象,继续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待测液中含有硫酸根,反之无硫酸根。(2分)
28:(14分)
(1)12
(2)BD
(3)①12.5 ②BCAFED(顺序错或不完整不给分)(2分) ③偏低 ;偏高 ;偏高
(4) (2分)
(5)0.3mol/L (2分)
(6) 0.6 mol/L (2分)
29:(6分)
(1)氮 氢 (2)32 g·mol-1 (3)N2H4
(4)N2H4+2CuON2+2H2O+2Cu(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