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9.50 KB
- 2021-05-20 发布
唐山二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政治学科试卷
一.选择题(共50小题,第小题1.5分,共75分)
1.生产同一台电视机,甲企业耗费5小时,乙企业耗费7小时,从价值量的角度看
A. 甲企业的电视机价值量大
B. 乙企业的电视机价值量大
C. 两个企业的电视机价值量一样大
D. 两企业的电视机价值量难以比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两个企业的电视机价值量一样大,C正确。
ABD:“甲企业的电视机价值量大”、“乙企业的电视机价值量大”、“两企业的电视机价值量难以比较”,都是错误的结论,因为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ABD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无关。本题可用排除法,排除ABD三个错误选项,选择C。
2.如果两种商品组合在一起才能使用,那么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品。下列属于互补品的是
①雨伞和雨衣 ②电脑和鼠标 ③蘑菇和萝卜 ④手电筒和电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雨伞和雨衣不是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使用,故这二者不属于互补品,排除①。
②④:电脑和鼠标以及手电筒和电池都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使用,符合互补品的定义,故②④选项正确入选。
③:蘑菇和萝卜不是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使用,故这二者不属于互补品,排除③。
故本题选C。
3.2019年9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孟玮表示:受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明显上涨,带动食品价格涨幅较大,但国庆节期间,物价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运行。猪肉价格时涨时落,这种变化
①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
②是由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引起的
③对生猪养殖规模有调节作用
④使得等价交换的原则无法实现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③:猪肉价格的波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价格变化对生猪养殖规模具有调节作用,①③符合题意。
②:猪肉价格波动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②不符合题意。
④: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等价交换正是在价格波动中实现的, ④错误。
故本题选D。
4.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已广泛应用于电子、石化、冶金、机械等领域。在稀土需求增加和不断加压的国家环保政策下,稀土供应紧张、价格攀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这一经济现象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A:题目中表述的是稀土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需求曲线应该向右侧移动,而图像①中需求曲线均向左侧移动,故A错误。
B:题目中表述的是稀土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市场供给下降,而②图像反映了需求下降,供给增加,明显与题意不符,排除B。
C:题目中,在稀土需求增加和不断加压的国家环保政策下,稀土供应紧张、价格攀升,即需求曲线向右侧移动,供给曲线向左侧移动,均衡价格提升,③图正确的表述了材料内容,C正确。
D:题目中表述的是稀土的市场供给下降,供给曲线应该向左侧移动,而④图像中供给曲线向右侧移动,故D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
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
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
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题肢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5.2018年7月1日起我国对进口车下调关税,国内汽车消费者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下图中正确反映关税下调后我国进口车市场变化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对进口车下调关税,这会使我国进口汽车的供给增加,同时,国内汽车消费者也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这会引起我国消费者对进口汽车的需求的增加,但由于对进口汽车的供给增加的幅度大于消费者对进口汽车需求增加的幅度,因此,会导致我国进口汽车价格下降。图A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不变,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供给减少,价格上涨,与题干意思不一致,故A不符合题意;图B表示的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都向右平移,但供给曲线的平移幅度大于需求曲线平移的幅度,也即是供给大于了需求,从而导致价格下降,与题干意思一致,故B符合题意;图C表示的是供给曲线不变,需求曲线向左平移,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与题干意思不一致,故C不符合题意;图D表示的是需求和供给曲线都向左平移,也即是需求和供给都减少,可见,这与题干意思不一致,故D不符题意。故选B。
【点睛】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
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
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
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题肢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6.2017年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10枚,其中金质纪念币2枚,银质纪念币7枚,双色铜合金纪念币l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据此回答:对该纪念币认识正确的是()
A. 该纪念币只具有收藏功能
B. 该纪念币的面额由市场决定
C. 该纪念币可以购买等值的商品
D. 该纪念币的购买力由国家决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不合题意,是法定货币,所以除了收藏,还可以流通。B表述错误,法定货币,面额由国家确定。C符合题意,是法定货币,可以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可以购买等值的商品。故选C。D不合题意,面值可以由国家确定,购买力是市场决定的。
7.下列对M、N两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与需求量变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假设M与N互为替代品,如果M商品的价格上涨,则M商品的需求量相对会下降,故①错误。
②:假设M与N互为替代品,如果M商品的价格下降,则M商品的需求量相对会增加,人们对M商品的替代品N的需求量相对会下降,②正确。
③:假设M与N互为互补品,如果M商品的价格上涨,则M商品的需求量相对会下降,则人们对M商品的互补品N的需求也会下降,故③错误。
④:假设M与N互为互补品,如果M商品的价格下降,则M商品的需求量相对会增加,则人们对M商品的互补品N的需求也会增加,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B。
8.2019年9月7日,北京天安门地区举行了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首次联合演练,演练内容包括阅兵等。大多数人在庆祝活动当天,通过网络电视等观看阅兵直播。观看阅兵直播
①能促进人们观念更新,推动我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②是基于优秀文化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
③能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人们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④能增强民族自信心,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观看阅兵直播与促进人们观念更新无关,①不符合题意。
②:综合国力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②说法错误。
③④:根据题意观看阅兵直播能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人们对伟大祖国的认同,能增强民族自信心,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9.下列对下图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文明素养影响人的行为,要不断提高个人素养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无法抹去的
③要形成关爱他人的社会氛围,共建和谐社会
④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要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由漫画主旨可知良好的文化素养让人们去关爱他人,所以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文明素养影响人的行为,要不断提高个人素养,要形成关爱他人的社会氛围,共建和谐社会,①③符合题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但并不是无法抹去的,②错误。
④:优秀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不能笼统地说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0.2019年5月16日第十五届深圳文博会开幕。在文博会上,广东馆展示了广东在文化强省建设中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就,全方位展示了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特色、资源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这说明
A. 文化由一定经济所决定 B.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D. 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B:在文博会上,广东馆展示了广东在文化强省建设中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成就,全方位展示了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特色、资源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这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符合题意。
A:材料强调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体现文化由一定经济所决定,A与题意不符。
CD:材料强调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不体现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也不体现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C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11.在“七七事变”81周年之际,四川省建川博物馆抗战文物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以真实的物品见证历史,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抗日战争的历史。这表明
①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离不开相应的物质载体
②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
④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起着决定性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题目中,为了纪念“七七事变”81周年,该博物馆展览了大量的真实的物品以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抗日战争的历史。这表明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离不开相应的物质载体,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①③选项正确。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②错误。
④:“决定性作用”的表述错误,排除④。
故本题选B。
12.2019年7月,良清古城申遗成功。古城大型水利工程和精美绝伦的玉器诉说着两期文化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深受震撼。这说明
①文化自信源于对古代文化的保护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古城大型水利工程和精美绝伦的玉器诉说着两期文化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深受震撼。这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同时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③符合题意。
①: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文化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①错误。
④: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3.从下边漫画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③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④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漫画中,“打开书,你能开拓世界,甚至撬动地球”,可见该漫画充分反映了文化作为一种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故②④入选。①选项表述本身正确,但是与漫画主旨不符。③选项在漫画中没有体现。选C。
14.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放鞭炮,而西方人的圣诞节则少不了唱圣诞歌、送圣诞贺卡、迎圣诞老人。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B.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C.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D. 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BC:这三个选项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ABC排除。
D:不同民族文化可以相互交流、借鉴、融合,该选项的观点错误,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5.2019年6月11日至8月18日,中宣部组织开展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先后有1300余名记者追随当年红军长征步伐,深入实地采访,推出10000余篇鲜活生动、形式多样的报道,社会反响热烈。再走长征路的时代意义在于
①能够使人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③回归文化传统,承袭传统思想
④弘扬以奉献友爱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中宣部组织开展了再走长征路的主题采访活动,记者追随当年红军长征步伐,深入实地采访,推出了多篇鲜活生动、形式多样的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通过该活动能够使人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有利于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①②选项正确。
③:传统思想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全盘承袭,③错误。
④: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6.对于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经济学家指出,其本质上是中美在经济领域的竞争;而对于中美竞争,说到底是两国教育的竞争。这一观点
①看到了经济和教育在国家竞争中的作用
②表明提高国家教育的竞争力能增强国家整体实力
③表明教育是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④表明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对于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经济学家指出,其本质上是中美在经济领域的竞争;而对于中美竞争,说到底是两国教育的竞争。这一观点看到了经济和教育在国家竞争中的作用,表明提高国家教育的竞争力能增强国家整体实力,①②符合题意。
③:反霸与争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③错误。
④: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和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7.穿越浩瀚历史长河,中华大地上留存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可观。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科技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新方案,从动漫到VR,从全息舞台到沉浸空间,数字化新技术让非遗传下去,让文化火起来。这表明科技进步
A. 提高了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B. 增强了大众传媒的文化共享功能
C. 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D. 是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D:现代科技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新方案,从动漫到VR,从全息舞台到沉浸空间,数字化新技术让非遗传下去,让文化火起来。这表明科技进步是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D符合题意。
A:材料强调的是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体现提高了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A与题意不符。
B:科技进步成为大众传媒的依托,而不是增强了大众传媒的文化共享功能,B说法错误。
C: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8.济南章丘区白泉村将建设湿地公园,而白泉村内遗留的古建筑和古树都被保护了起来。之所以要保护古建筑,是因为( )
①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传统建筑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文化越是民族就越是世界的
④古建筑以其特有的形式展现了传统文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④:因为,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古建筑以其特有的形式展现了传统文化,所以,要保护古建筑,①④正确。
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错误。
③:该选项强调的是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可见,材料没体现,③排除。
故本题选D。
19.“无论您的五官会跳舞还是脖子会唱歌,只要您肯秀出绝活,就有机会登上《我要上春晚》的舞台。只要您身怀才艺,富有创意,拥有梦想,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这则“开门办春晚”的广告内容,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强调了
A. 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B.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C. 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D.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材料中“主要您身怀才艺,富有创意,拥有梦想,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B适合题意,C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文化创新的作用和大众传媒,排除A、D;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
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中国广大人民谋利益。在文化创新中坚持群众观点,首先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创新的主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不仅是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也是精神生产实践的主体,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进行文化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广大群众的创新潜力,鼓励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20.一部描写小人物的电影《无名之辈》一经公映,颇受观众好评。该片没有流量明星,没有大制作,在好莱坞大片的“夹攻”下,票房表现尚佳,最终有望突破6亿的票房。这说明
①文化创新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②树立文化道路自信有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③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才是最有生机和活力的
④好的文艺作品应立足于生活、立足于社会实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创新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①不符合题意。
②:树立文化自信有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不是树立文化道路自信,②错误。
③④:该片没有流量明星,没有大制作,在好莱坞大片的“夹攻”下,票房表现尚佳,说明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才是最有生机和活力的,好的文艺作品应立足于生活、立足于社会实践,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1.当下最火的国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讲述了从小被当作妖怪的哪吒在孤独与误解中成长的传奇故事。经典的神话故事融合新的立意题材,融入与命运抗争、舍己为人的价值理念,深深打动了观众,迅速燃爆市场。从中获得的启示是
①优秀的文化作品能摆脱社会历史条件制约而发挥作用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
③优秀的文化作品能以特有的感染力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为一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经典的神话故事融合新的立意题材,融入与命运抗争、舍己为人的价值理念,深深打动了观众,迅速燃爆市场。这说明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②③符合题意。
①:文化作品是对社会历史条件的反映,不能摆脱社会历史条件制约,①错误。
④:本题强调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没有体现交流、借鉴中融为一体,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2.电影《我不是药神》自上映以来,收获了如潮的好评。这部电影触及当代社会现实,引发社会对抗癌药价格高昂的关注,推动了该社会问题的解决;同时又很好地融入了娱乐性,做到了雅俗共赏。从《我不是药神》的成功,可以发现
①文艺作品要如实地反映社会现实
②要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③文学创作要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汲取养分
④文化创新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根本目的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创新。②选项观点与题干相符,题中电影《我不是药神》雅俗共赏,说明要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入选。③选项观点与题干相符,题中电影《我不是药神》触及当代社会现实,说明文学创作要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汲取养分,入选。①选项观点表述错误,文艺作品创作要立足社会实践,但并不是要如实地反映社会现实,文艺创作源于现实高于现实,排除。④选项观点表述错误,推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而不是文化创新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根本目的,排除。故本题选C。
23.2019年3月8日,是农历的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龙头节”,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的美好愿望。这表明
①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透过民族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
④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②③: 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龙头节”,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的美好愿望,这表明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透过民族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④错误。
故选C。
24. 海宁皮影戏,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不仅保留了北方皮影戏演艺、声腔、造型、舞美等方面的传统表演样式,又与海宁当地的民间小调、手工技艺和生活习俗相结合。这表明( )
A. 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C. 文化创新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发展 D. 文化多样性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错误,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而不是文化遗产,故排除。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海宁皮影戏,不仅保留了北方皮影戏演艺、声腔、造型、舞美等方面的传统表演样式,又与海宁当地的民间小调、手工技艺和生活习俗相结合,体现博采众长,故入选。C选项观点错误,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故排除。D选项观点错误,文化多样性不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
25.2018年9月10日20:00至21:00全国各省市在地标志建筑上为教师“亮灯”。通过LED大屏幕滚动播放“老师·您好”字样,以此弘扬优秀尊师文化,引导社会各界感念师恩、礼敬教师。全社会尊师重教.是因为
①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教育活动是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途径
③教师担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任
④教育活动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的根本途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选项“最重要途径”的表述错误。④选项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根据题意,之所以要尊师重教,弘扬优秀尊师文化,引导社会各界感念师恩、礼敬教师,这是因为教师担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任;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①③选项入选。选D。
26.中西方称谓“老”字大不同,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中国敬老尊老,长者是智慧的象征。西方人一切着眼于未来,“老”是虚弱、不中用的代名词,会阻碍社会的进步,称别人为“老”是一种无礼的表现
A. 经济因素不同导致文化差异 B. 历史、地理因素不同导致文化差异
C. 政治因素不同导致文化差异 D.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答案】B
【解析】
【详解】首先,中西方这是地理位置的差异,中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这是历史因素,所以,中西方对“老”认识不同,是历史、地理因素不同导致的,B符合题意;题中材料不涉及经济、政治因素,排除AC;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差异,而不是共性和普遍规律,排除D。故选B。
27.“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之《中华续道藏》编纂出版工程于2018年12月20日在北京启动。该工程以缩微技术、数字技术、影像技术等方式实现道教典籍和活态文化的保护传承,促进道教的健康传承发展。这表明
①科技进步极大促进了文化继承与发展
②发展文化事业应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③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科技进步使文化储存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①④:《中华续道藏》编纂出版工程以缩微技术、数字技术、影像技术等方式实现道教典籍和活态文化的保护传承,促进道教的健康传承发展,这说明科技进步极大促进了文化继承与发展,使文化储存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①④符合题意。
②:中华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全面继承,②错误。
③:材料强调的是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不是强调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生活色彩斑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8.在中国的传统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梅、兰、竹、菊常备作为托物言志的题材,承载作者对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格境界的追求。如今,在一些公益广告中,它们仍然被赋予廉洁自律等内涵,说明( )
A.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 传统文化蕴含着传统思想 D. 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的传统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梅、兰、竹、菊常备作为托物言志的题材,如今,在一些公益广告中,它们仍然被赋予廉洁自律等内涵,说明传统文化在时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它具有相对稳定性,A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与题意不符,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29.建筑是一首凝固的诗,“意趣幽远,境界隽永”。下图中的建筑风格迥异,体现了世界文化的
A. 继承性
B. 同一性
C. 多样性
D. 稳定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C:建筑是一首凝固的诗,“意趣幽远,境界隽永”,下图中的建筑风格迥异,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C符合题意。
ABD:其它选项都与题意不符,均应排除。
故选C。
30.城市和人一样,有完整的生命历史,其全部记忆存在于它巨大的城市肌体里。北京的城市肌体少不了星罗棋布的胡同。隐匿在胡同里的老屋数不胜数,在这里居住过的文人墨客不胜枚举。在提升北京城市品质的过程中,保护“胡同、老屋”的价值在于
①传承城市历史文脉
②增强城市现代色彩
③见证城市发展历程
④凸显城市个性魅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③④:在提升北京城市品质的过程中,保护“胡同、老屋”的价值在于传承城市历史文脉,见证城市发展历程,凸显城市个性魅力,①③④符合题意。
②:保护“胡同、老屋”,不能增强城市现代色彩,排除②。
故选C。
31.“红船精神”,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基因,在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而一步步展现出来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中存在着。“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可见“红船精神”
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产物
②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③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④是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时代性、民族精神与时代性的关系。①:民族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①不符合题意。
②: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②错误。
③:“红船精神”在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而一步步展现出来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中存在着,说明“红船精神”具有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③符合题意。
④:“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体现了“红船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32.1956年,为响应团中央“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号召,467名青年垦荒队员,登上大陈荒岛,用青春与汗水培育出“艰占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
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
②是中华民族之魂
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
④与爱国主义息息相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与爱国主义息息相关,③④符合题意。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①错误。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②错误。
故本题选D。
33.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这一精神
A.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方向指引
B. 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
C. 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反映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D. 凝聚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答案】B
【解析】
【详解】B: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这一精神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B符合题意。
A:改革开放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而不是方向指引,A说法错误。
C:改革开放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C说法错误。
D: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改革开放精神的内涵包括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革故鼎新的超越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敢闯敢试的攻坚精神、直面难题的担当精神、披荆斩棘的革命精神、只争朝夕的追赶精神等。
34.木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艺术,经历岁月的洗礼,愈发显示出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木雕匠人们用匠心传递出传统木雕工艺的魅力,用精湛的技艺展现着大国工匠精神。这体现出中华文化
①具有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
②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
③呈现着各个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具有特有的包容性,能兼收并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艺术,经历岁月的洗礼,愈发显示出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这体现出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①符合题意。
②:木雕匠人们用匠心传递出传统木雕工艺的魅力,用精湛的技艺展现着大国工匠精神。这体现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不体现木雕艺术呈现着各个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③与题意不符。
④:材料不体现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能兼收并蓄,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点睛】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①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35.2019年指导性年度汉字为“亘”字。“亘”字给我们的指导性启示是:第一,回环,天道好还,礼尚往来:第二,恒常,体悟天道,守常应变:第三,自强,独立自强,自助天助。由此可见,汉字( )
①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对于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作用
③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
④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艺术、汉字。①: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基本载体,而不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基本载体,①错误。
②: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精神世界有独特作用,②错误。
③:“亘”字给我们的指导性启示是:第一,回环,天道好还,礼尚往来:第二,恒常,体悟天道,守常应变:第三,自强,独立自强,自助天助。由此可见,汉字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③符合题意。
④:“亘”字所呈现的意蕴,说明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之一,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1.中华文化的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突出表现: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精神世界有独特作用。
2.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文字。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重要标识。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36.“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这首《我和我的祖国》以快闪的形式唱响大江南北,好评如潮,各类媒体竞相转播,极大地激发了人们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让会主义建设的热情。《我和我的祖国》打动人心主要归功于这首歌
①弘扬爱国主义,表达了人们对伟大祖国的依恋之情
②和当下生活紧紧相扣,并且保留着不变的具体内涵
③彰显了文化自信,承载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
④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契合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人们对伟大祖国的依恋之情;这首歌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这首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增强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指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故②说法错误。
④:这首歌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37.《那山、那水、那人——广西壮族文化展》在浙江省博物馆开幕,共展出广西壮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170余件(套),展现了广西壮族数千年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居住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节庆文化等。这说明( )
①各民族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②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分割、存在差异
③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④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相互交融、渐趋一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壮族文化独具特色,体现了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说明壮族对中华文化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②说法错误,中华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联系,存在共性,中华各民族文化并没有相互分割;
④说法错误,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相互交融,但没有渐趋一致。
故选:C。
38.习近平同志指出:“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在中华文化数千年发展历程中,家国一体的观念一直深深刻印在中华民族的骨子里。从文化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要推动大众文化在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有共同的要求和常新的主题
③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才能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
④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在中华文化数千年发展历程中,家国一体的观念一直深深刻印在中华民族的骨子里,从文化角度看,这是因为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有共同的要求和常新的主题,②④符合题意。
①: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①错误;
③: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才能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③。
故选D。
39.2019年6月6日
,贵州遵义、澳门两地大学生联谊活动在遵义举行。在娄山关,两地大学生们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向革命先烈三鞠躬,并瞻仰纪念碑,回顾红军四渡赤水、强渡乌江等历史场景,重温革命时期波澜壮阔奋斗历程,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用嘹亮的歌声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深深祝福。这一活动
①有利于弘扬长征精神,激发爱国情感
②有利于唤起历史记忆,展现民族文化的时代强音
③用以歌咏志的方式,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④在歌唱中领悟经典,是传承革命精神最合适的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两地大学生们瞻仰纪念碑,回顾红军四渡赤水、强渡乌江等历史场景,重温革命时期波澜壮阔奋斗历程,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用嘹亮的歌声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深深祝福,这有利于弘扬长征精神,激发爱国情感,有利于唤起历史记忆,展现民族文化的时代强音,①②正确。
③:材料不涉及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③排除。
④:该选项中“是传承革命精神最合适的方式”表述错误,④排除。
故本题选A。
40.在历史上,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中医药在现实生活中仍是我们解除病痛的一个重要选择。对中医药科学的尊重,就是对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尊重。之所以要尊重中医药文化,是因为
①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之一
②尊重本民族文化就是尊重世界文化
③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④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中医药文化是民族之魂宝,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不涉及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且该选项与尊重中医药文化之间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②。
④: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将中医药文化等同于民族文化,观点错误,排除④。
故本题选B。
41.历尽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中国航天人在重重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在道道难关面前决不退缩,用满腔热血谱写了共和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壮丽史诗。中国航天人身上所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精神主要有
①创造精神
②奋斗精神
③团结精神
④梦想精神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根据材料“百折不挠 ”,“道道难关面前决不退缩 ” 航天人身上所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精神主要有创造精神;奋斗精神,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材料未强调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③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42.2019年1月1日,由中宣部着力打造的互联网学习平台学习强国正式上线,这是一个多媒体呈现、多资源聚合、多技术应用的融媒体平台,由PC端(网站)、手机客户端两大终端组成,聚合了大量可免费阅读的期刊、古籍、戏曲、经济等资料。内容极为丰富,很快在全国掀起了学习热潮,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增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②促进了新兴媒体取代传统媒体,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③有利于把握时代脉搏,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说明网络传媒是信息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题目中,在中宣部打造的学习强国的平台上,整合了大量内容极为丰富的期刊、古籍、戏曲等资料,很快在全国掀起了学习热潮,这一做法有利于增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有利于把握时代脉搏,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①③选项正确。
②:“新兴媒体取代传统媒体”的表述错误,排除②。
④:网络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正确区分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和主要手段:
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商业贸易
人口迁徙
教育
大众传媒
地位
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意义
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地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侧重点
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
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
联系
文化传播以大众传媒为载体,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传播途径,实现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无论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还是文化传播的手段,都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43.2019年5月,习近平在江西视察时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一定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如今,红色课堂、红色故事会、红色文物展示、“红色家谱”编修、红色人物宣传等系列活动使红色基因融人民族血脉,化为实际行动,助力新时代发展。传承红色基因
①旨在激发居民文化消费,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②可以促进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③能彻底消除腐朽文化、落后文化产生的土壤
④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传承红色基因的目的不是为了进行文化消费、发展文化产业,①错误。
②④:通过红色课堂、红色故事会等系列活动使红色基因融人民族血脉,化为实际行动,助力新时代发展,可见,传承红色基因可以促进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②④选项正确。
③:“彻底消除腐朽文化”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③。
故本题选D。
44.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做人做事,必须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唯有诚实守信,才能走得更远。坚守诚信,我们必须
①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
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认知能力
④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坚守诚信,我们必须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重信守诺的传统美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强调如何坚持诚信,③与题意不符。
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是国家,而不是公民,并且不是先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们才去坚守诚信,故不选④。
故本题选A。
【点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重信守诺的传统美德,培育现代诚信文化,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增加守信红利、提高失信代价;大力倡导雷锋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45.2019年4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一文强调,文艺创作学术创新要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为此,文化工作者应该
①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抵制落后文化侵蚀
②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③立足于满足文化市场需要,兼顾社会效益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锐意创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文艺创作学术创新要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为此,文化工作者应该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锐意创新,创作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优秀作品,②④符合题意。
①:对于落后文化是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对于腐朽文化是坚决抵制,依法取缔,①说法错误。
③:文化创作要立足于社会实践,而不立足于满足文化市场需要,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的文化作品,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我们的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
46.2019年5月,某市文化管理部门严厉打击出版印刷行业和文化娱乐行业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整治机场、火车站、汽车客运站销售政治性及含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等内容出版物的行为。由材料可知
①大众传媒的自发性引发不健康文化
②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健康的文化
③文化市场越活跃,越需要加强管理
④我国坚持大众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坚持大众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打击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侵蚀。同时我们,文化市场越活跃,越需要加强管理,③④符合题意。
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不健康文化,而不是大众传媒的自发性引发不健康文化,①说法错误。
②:材料强调的是净化文化市场,体现不出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健康的文化,②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点睛】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奏响主旋律,加强文化建设
(1)原因:①必要性:各种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弘扬主流文化,这有利于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
②重要性: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B、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先进性,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2)加强文化建设的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47.2019年7月16日,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发来贺信,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由此可见,我国文艺工作者
①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源泉
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创作思路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
④深人群众生活,推出有时代感的文艺作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创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①:文艺工作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但不是文化创造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源泉,①错误。
②④: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因此,我国文艺工作者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创作思路,就要深人群众生活,推出有时代感的文艺作品,②④符合题意。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夸大了我国文艺工作者的作用,③排除。
故本题选D。
48.2019年6月,《邻家诗话》在腾讯视频上线,节目以诗歌为主体,联动乐、舞、书、画、茶等多种元素,生动有趣、简单易懂,一时“圈粉”无数。此节目走红是因为( )
①采用了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
②赋予了传统文化以鲜活的时代内涵
③借助大众传媒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④全面反映中华民族文化记忆与基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①:“节目以诗歌为主体,联动乐、舞、书、画、茶等多种元素,生动有趣、简单易懂,一时“圈粉”无数。”说明该节目采用了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①符合题意。
②:材料并未反映赋予传统文化以鲜活的时代内涵,②不符合题意。
③:《邻家诗话》在腾讯视频上线,说明节目借助大众传媒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③符合题意。
④:“全面反映中华民族文化记忆与基因”夸大了《邻家诗话》节目的作用,④错误。
故本题选B。
49. 对于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下列古语中,体现两者关系的有
①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
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③为之,则难老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④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中的“才”与“德”、④中的“能”与“德”之间的关系,就是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之间的关系,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故②④符合题意。①只讲了思想道德修养,③是讲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为,均与题意不符。故选D。
5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研究五四运动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思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意义,把研究五四精神同研究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起来,同研究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一起来,使之成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这说明,深入研究五四精神( )
①有利于更好传承五四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②能够揭示五四精神的实质,使之成为文化自信的源泉
③需要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掘其时代价值
④需要立足当前社会发展现状,重新赋予五四精神以新内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把研究五四精神同研究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起来,通过深入研究五四精神有利于更好传承五四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时需要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掘其时代价值,①③选项正确。
②:五四精神不能成为文化自信的源泉,②选项表述错误。
④:研究五四精神不需要重新赋予五四精神以新的内涵,④错误。
故本题选B。
二.非选择题(共25分)
5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总数量约为2500枚,多为战国时的经史类典籍,其中有与《尚书》相关的篇目,与《竹书纪年》相近的编年史书,与《礼记》相关的礼书,与《周易》相关的占书等。本卷收录讲述周初至战国初期史事的编年体史书《系年》,该篇完整书写于138枚竹简上,简背并有编号,全篇共约4000字,是目前已知战国竹简文献中最长的一篇。
材料二:十年筚路蓝缕,“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涵育文明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古籍既是中华文化厚重记忆的载体,又是继承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中华古籍文献历时三千多年,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从2007年到2017年这十年间,先后组织实施了“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等多个古籍整理项目。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项目,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对珍贵典籍进行通俗阐述和大众导读。让沉睡千年的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为当代中国的文化传承提供有力支撑。
(1)材料一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征?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理由?
【答案】(1)①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多为战国时的经史类典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②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有与《尚书》相关的篇目,与《竹书纪年》相近的编年史书,与《礼记》相关的礼书,与《周易》相关的占书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①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加强古籍保护,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
③加强古籍保护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文化发展责任的主动担当,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和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为素材,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具备一定的论证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要求回答材料一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征?
本题属于体现类试题。材料中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多为战国时的经史类典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材料中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有与《尚书》相关的篇目,与《竹书纪年》相近的编年史书,与《礼记》相关的礼书,与《周易》相关的占书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本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理由?
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华古籍文献历时三千多年,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中华文化厚重记忆的栽体,是继承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可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方面,说明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理由。
5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1月27日,甘肃省出台了《甘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方案》。《方案》指出要把文化振兴的重点放在培育文明风尚上。乡村要实现振兴、农村实现改变,关键仍是精神面貌的改善。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我们要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富有正能量的典范,广泛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广泛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陇原乡村文明行动,深化文明村镇创建、美丽庭院建设、“争做文明有礼甘肃人”等活动,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充实农民心灵和头脑。强化乡土文化保护传承,注重开发具有甘肃特色的农耕文化、饮食文化、中医药养生文化资源,保护好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有形的乡村文化,传承发展活态的乡村文化。要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引导农民树立互助和睦、诚信友爱、尊老爱幼等文明道德礼仪,形成人人弘扬传统美德、家家树立文明新风的生动局面,用文明之风滋润美丽乡村。
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推动乡村文化。
【答案】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干年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推动农村新时代先进文化的发展。
③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主体作用),调动亿万农民重农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④要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⑤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文化振兴,培育文明风尚为素材,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有关问题,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
本题要求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推动乡村文化。
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知识范围限定明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本题侧重与对教材知识的考查,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点与教材理论相结合作答。
材料中“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可知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材料中“广泛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广泛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陇原乡村文明行动,深化文明村镇创建、美丽庭院建设、“争做文明有礼甘肃人"等活动,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充实农民心灵和头脑”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干年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导向;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分析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