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42 KB
- 2021-05-20 发布
再别康桥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的三美。
2.把握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
【课前预习】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剑桥就是诗歌中的康桥。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物。1928年诗人重游英国,在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1931年11月19日,诗人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徐志摩的内心世界。
【整体感知】
1、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
2、 徐志摩的这首诗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与众不同呢?
3、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
【课堂探究】
《再别康桥》是首新格律诗,新格律诗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是指在韵律方面给人的美;绘画美是指描写的内容方面给人的美;建筑美是指外观整齐,给人建筑的美感。)而徐志摩是十分赞成这种观点的。他的诗歌也具有这种美,《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关于音乐美
1、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2、 《雨巷》是压韵了的,而且是一韵到底,那么这首诗压韵有什么特点?
关于建筑美
1、 这首诗一共有几节? 每一节有几行?每一行的字数是不是都一样的?这种结句方式有什么外部形态特点?
关于绘画美
1、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徐志摩?
2、在诗人的眼里,“柳”是什么柳?其“影”又是什么影?我们经常说“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如果不是“金柳”,而是苍松翠柏,那么还能不能说是“新娘”,为什么?
4、为什么不说朝阳中的新娘?
5、 为什么要选择柳树而不是其他的树?难道是康桥边只有柳树?
6、 金柳的艳影明明是在波光里荡漾,诗人为什么说“在我的心头荡漾”?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7、 “青荇在水底招摇”用了什么手法?
8、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作一条水草。”这里的青荇,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而且还是在烂泥上,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
6、 这一潭“泉水”就是拜伦潭。为什么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关于情感的把握
1、 第五节和第六节的感情相同吗?
2、第五节作者情不自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是诗人放歌了吗?为什么?
3、 怎么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一语?
4、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一句,究竟是谁在沉默?这是什么表现手法?
5、 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这两节都是直接抒发诗人感情的。先看第一节。作者再来康桥有什么特点?
6、"轻轻的",写了作者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别康桥的情景,诗人以“轻轻的告别”突出了宁静的基调。连用三个,达到了一种什么效果?
7、第一节里面,诗人写到“作别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云彩明明是不能带走的为什么徐志摩还要说不带走呢?诗人爱康桥,却“不带走一片云彩”,表现了什么?
8、 最后一节为什么又不说“轻轻的”而又变成“悄悄的”?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课外拓展】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甜蜜的忧愁”,忧愁怎么会是甜蜜的呢?
相关文档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Unit5N2021-05-20 02:50:5941页
- 2020秋政治部编版必修第一册达标测2021-05-20 02:50:4812页
- 【英语】2018届二轮复习 名词性从2021-05-20 02:50:3813页
-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复习检测2021-05-20 02:50:106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5-20 02:49:456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五Unit1G2021-05-20 02:48:4649页
- 四年级下语文一课一练2020四年级语2021-05-20 02:48:263页
-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021-05-20 02:47:1732页
- 【英语】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5-20 02:46:5819页
- 202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陶罐2021-05-20 02:46:18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