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专题七 人口和城市
常考点一 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问题
问诊例题
对点训练
栏目索引
下图示意我国
31
个省级行政区实现人口
“
零增长
”
的时间
(
含预测
)
。据此完成
1
~
3
题。
问诊例题
注:
图中
2010
、
2015
、
2020
、
2025
、
2030
分别表示
2010
年、
2015
年、
2020
年、
2025
年、
2030
年。
解析
从
图中可看出,湖北省
2025
年前实现人口
“
零增长
”
,河北省
2025
年后实现人口
“
零增长
”
,河北出现的晚;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无法比较;东北地区比西北地区早,
D
正确。
1.
下列关于实现人口
“
零增长
”
时间的叙述,正确的
是
A.
湖北省比河北省晚
B.
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晚
C.
季风区比非季风区早
D.
东北地区比西北地区早
√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2.
上海最先实现人口
“
零增长
”
的原因不
包括
A.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
B
.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C.
传统生育观念影响大
D
.
地方户籍政策限制多
√
解析
上海
最先实现人口
“
零增长
”
的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地方户籍政策限制多、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传统生育观念影响小,选
C
。
答案
解析
3.
到
2030
年,我国
31
个省级行政区先后实现人口
“
零增长
”
,由此可以推断
出
A.2030
年社会养老负担最轻
B.
省际人口迁移对实现人口
“
零
增长
”
的时间没有影响
C.
我国总人口
“
零增长
”
将
出现
在
2030
年
D.2030
年后我国人口数量可能
会
减少
√
解析
老年人口比例
越低,社会养老负担越轻,
2030
年老年人口比例较高,社会养老负担较重;省际人口迁移使得迁入地人口
“
零增长
”
的时间推迟;我国总人口
“
零增长
”
从图中读不出来;
2030
年后我国人口数量可能会减少,
D
正确。
关键原理
1.
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
2.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3.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①
劳动力短缺;
②
国防兵源不足;
③
医疗、保险等社会支出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增大;
④
青壮年负担过重;
⑤
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
⑥
老年人生活孤单寂寞
。
4.
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①
鼓励生育
(
我国放宽生育政策
)
;
②
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
③
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④
发展养老产业;
⑤
提高社会养老爱老的意识。
(2018·
天津联考
)
据人口统计,中国的生育高峰在
1991
年停止,此后,全国新生婴儿数目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
2000
年。下图为
“
1984
~
2020
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变化趋势图
”
。读图完成
1
~
2
题。
1
3
4
5
7
8
9
10
11
2
答案
对点训练
12
13
14
15
16
6
1.
下列时段出生婴幼儿数量下降最快的
是
A.1966
年~
1973
年
B.1973
年~
1980
年
C.1980
年~
1990
年
D.1990
年~
2020
年
√
2.
由图文材料推断,全国高考人数的下降趋势将持续
到
A.1998
年
B.2008
年
C.2018
年
D.2028
年
答案
√
1
3
4
5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5
16
6
(2018·
北京朝阳区模拟
)
我国自
1980
年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胎的政策。
2016
年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下表为
2013
~
2017
年出生人口统计数据。据此完成
3
~
4
题。
1
3
4
5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5
16
6
年份
出生人口
(
万
)
一孩数
(
万
)
二孩数
(
万
)
人口出生率
(
‰
)
2013
1 640
1 056
511
12.08
2014
1 687
972
606
12.37
2015
1 655
886
652
12.07
2016
1 786
973
721
12.95
2017
1 723
724
883
12.43
1
3
4
5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5
16
6
3.
由上表可以看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导致
A.
出生人口持续
增加
B
.
出生率显著提高
C.
一孩数明显
减少
D
.
二孩数显著增加
年份
出生人口
(
万
)
一孩数
(
万
)
二孩数
(
万
)
人口出生率
(
‰
)
2013
1 640
1 056
511
12.08
2014
1 687
972
606
12.37
2015
1 655
886
652
12.07
2016
1 786
973
721
12.95
2017
1 723
724
883
12.43
√
答案
4.
影响近五年一孩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是
A.
医疗设施
状况
B
.
育龄妇女数量和生育意愿
C.
居民收入
水平
D
.
人口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
答案
√
1
3
4
5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5
16
6
年份
出生人口
(
万
)
一孩数
(
万
)
二孩数
(
万
)
人口出生率
(
‰
)
2013
1 640
1 056
511
12.08
2014
1 687
972
606
12.37
2015
1 655
886
652
12.07
2016
1 786
973
721
12.95
2017
1 723
724
883
12.43
答案
(2018·
河南商丘模拟
)
中国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预计到
2025
年,老龄人口数量将达到
3
亿人,下图为
“
2010
~
2025
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变化预测图
”
。据此完成
5
~
7
题。
1
3
4
5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5
16
6
5.2010
~
2025
年间,老龄化人口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时间段
是
A.2010
~
2011
年
B.2011
~
2012
年
C.2012
~
2015
年
D.2015
~
2025
年
√
6.
关于老龄化快速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①
教育体系中应该积极发展退休前教育和老年教育
②
创新能力及创新成果在生活中的应用均不会受影响
③
行业人口由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④
人群患病率增加,医疗保障体系面临较大压力
A.
①②
B.
①③
C
.
②③
D.
①④
答案
√
1
3
4
5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5
16
6
答案
7.
下列不属于中国快速老龄化成因的
是
A.
生活水平的提高
B.
偏低的生育率
C.
医疗条件的改善
D.
退休年龄的
推迟
√
1
3
4
5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5
16
6
答案
世界卫生组织
2017
年
5
月
17
日发布的《
2017
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基于全球平均数据,
2016
年出生的儿童预期寿命为
71.4
岁,比
2000
年提高了
5
岁。其中,在
29
个高收入国家出生的新生儿,其平均预期寿命达
80
岁或以上,而在非洲撒哈拉以南,有
22
个国家出生的新生儿预期寿命不到
60
岁。据此完成
8
~
9
题。
8.2016
年全球新生儿平均预期寿命较
2000
年有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是
A.
医疗条件改善,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
B.
医疗条件改善,发达国家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
C.
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
D.
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
√
1
3
4
5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5
16
6
9.
对
2000
~
2016
年全球新生儿平均预期寿命大幅度提高贡献最大的两个国家
是
A.
美国和日本
B
.
中国和印度
C.
墨西哥和巴西
D
.
德国和法国
答案
√
1
3
4
5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5
16
6
(2018·
广州模拟
)1946
~
1964
年美国出生婴儿高达
7 600
万人,这个群体被称为
“
婴儿潮一代
”
,
“
婴儿潮一代
”
对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下图是
“
1970
年和
2000
年美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统计图
”
。据此完成
10
~
11
题。
答案
1
3
4
5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5
16
6
10.
引起
“
婴儿潮一代
”
人口高增长率的最主要原因
是
A.
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
B.
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
C.
实行宽松的移民政策
D.
新时期科学技术
革命
√
11.
随着
“
婴儿潮一代
”
步入中年期,美国人口增长特点转变
为
A
.
快速增长
B
.
负增长
C.
稳定增长
D
.
零增长
答案
√
1
3
4
5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5
16
6
我国当前生育率水平明显偏低,不利于人口的均衡化发展。自
2016
年起,我国实行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读图完成
12
~
13
题。
1
3
4
5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5
16
6
12.
下列关于我国出生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说法正确的
是
A
.
近
30
年来我国出生人口不断下降
B.
出生人口数量变化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较小
C.60
年代的生育高峰促进我国改革开放
30
年经济的迅速发展
D.
出生人口中农村地区所占的比重会明显低于城市
答案
√
1
3
4
5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5
16
6
13.
若我国的人口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则
会
A
.
缓解人口增长压力,解决中国人口问题
B.
对减轻家庭育儿负担起到决定性作用,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C.
减缓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D.
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
答案
√
1
3
4
5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5
16
6
右
图
示意某人口
1
亿以上的国家
2006
~
2010
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与净增人口数量状况。据此回答
14
~
15
题。
答案
1
3
4
5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5
16
6
14.
关于该国
2006
~
2010
年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
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但人口总量一直在下降
B.
年净增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人口死亡率仍然很高
C.2006
~
2007
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化
D.2009
~
2010
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鼓励生育政策的实效
√
答案
15.
该国最有可能
是
A
.
俄罗斯
B
.
德国
C.
美国
D
.
日本
√
1
3
4
5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5
16
6
16.(2018·
福建福州模拟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根据联合国的标准,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P)
在
7%
以上为老龄型人口。
P
可分为以下几种阶段类型:当
P<7%
时为成长型
(G)
;当
7%
≤
P
≤
10%
时为老年型初期
(A1)
;当
10%
16%
时为超老年型阶段
(S)
。
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对老年人口的区域分布产生一定影响。截至
2015
年,江苏省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
13.99%
,居全国之首,已步入老年型中期阶段。但各地情况有所差异,全省老龄化水平最高的是南通市,其素来都有
“
世界长寿之都
”
的美誉
。
1
3
4
5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5
16
6
答案
1
3
4
5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5
16
6
(1)
指出苏北老龄人口类型的变化。
下图示意
2000
年和
2010
年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
1
3
4
5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5
16
6
答案
苏
北地区
G
型和
A1
型在减少,其中
G
型减幅显著,
A2
、
A3
、
S
型增加,增幅最大为
A2
型;苏北老龄化以向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
(
或:苏北地区
G
型、
A1
型向
A2
、
A3
、
S
型转变;苏北老龄化以向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
)
答案
1
3
4
5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5
16
6
(2)
以南通为例,分析大气环境对苏中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1
3
4
5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5
16
6
答案
南通
市地处亚热带、日照充足、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老年人居住生活;三面环水,江海交汇处,空气质量好,污染较小,有益老年人健康长寿;老年人口数量多,比重大,易形成老年型人口。
答案
1
3
4
5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5
16
6
(3)
分析苏南社会、经济发展对江苏老龄人口空间分布产生的影响。
1
3
4
5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5
16
6
答案
苏南
经济的发展对苏北、苏中青壮年劳动力产生吸引力,大量苏中、
苏北年轻劳动力涌入苏南大城市,造成苏北、苏中老龄人口比例增加;同时苏南高等教育的集中与发展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口,降低了当地老龄化水平;都市圈内部出现低龄化现象,形成低龄化中心。
答案
1
3
4
5
7
8
9
10
11
2
12
13
14
15
16
6
(4)
面对当前老龄化社会可能带来的
“
养老问题
”
,请你为此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
促进
经济发展;完善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体系;建构完善的养老体系;弘扬优秀的敬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