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7 MB
- 2021-05-20 发布
2017
届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
常见的有机反应 专题练习
A
【
解析
】
A
项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为羧基和羟基,有
2
种,正确;
B
项苹果酸分子中含有
2
个羧基,所以
1 mol
苹果酸可与
2 mol NaOH
发生中和反应,错误;
C
项羧基和羟基都可以与
Na
反应生成氢气,所以
1 mol
苹果酸与足量金属
Na
反应生成
1.5 mol H
2
,错误;
D
项
HOOC—CH
2
—CH(OH)—COOH
与苹果酸为同一种物质,错误。
【
答案
】A
D
BC
B
【
解析
】
选
B
。
A
项
,X
和
Z
中都有酚羟基
,
都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Y
中含有碳碳双键
,
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
三者均能使溴水褪色
;B
项
,
酚羟基的酸性比碳酸弱
,
不能与
NaHCO
3
溶液反应放出
CO
2
;C
项
,Y
中苯环能发生取代反应
,
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
;D
项
,Y
中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X
中有酚羟基
,
能发生类似酚醛树脂的缩聚反应。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
(1)X
和
Y
生成
Z
的反应为加成反应
;
(2)
加聚反应的单体中有不饱和键
,
缩聚反应的单体必须具有双重官能团。
【
答案
】B
B
【
解析
】
选
B
。该分子中含有羧基、碳碳双键、醚键、羟基
4
种官能团
,A
错误
;
由于既含有羟基又含有羧基
,
所以既能与乙酸也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
发生反应的类型相同
,B
正确
;1 mol
分枝酸只含有
2 mol
羧基
,
所以只能与
2 mol NaOH
发生中和反应
,C
错误
;
分枝酸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
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
,
原理不同
,D
错误。
【
答案
】B
A
7.
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
A
.淀粉水解制葡萄糖
B
.石油裂解制丙烯
C
.乙醇与乙酸反应制乙酸乙酯
D
.油脂与浓
NaOH
反应制高级脂肪酸钠
B
【
解析
】
选
B
。淀粉发生水解反应产生葡萄糖
,
该反应是取代反应
;
石油裂解制丙烯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不是取代反应
;
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
该反应是取代反应
;
油脂与浓
NaOH
发生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
,
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
(1)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的反应
;
(2)
常见的取代反应所包含的反应类别。
【
答案
】B
C
【
解析
】
乳酸薄荷醇酯能够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还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醛和丙烯醛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是乙醇与
1
-丙醇,互为同系物;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CH
3
COOCH
2
CH
3
与
CH
3
CH
2
COOCH
3
互为同分异构体,
1
H
-
NMR
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相同,但出现波峰的位置不同,可以鉴别。
【
答案
】C
B
【
解析
】
荧光素与氧化荧光素含有的官能团不完全相同,不属于同系物,
A
错;分子中均含有苯环,都可以发生硝化反应,
B
正确;可以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官能团只有羧基,故氧化荧光素不与碳酸氢钠反应,
C
错;荧光素中最多有
12
个碳原子共面,氧化荧光素中最多有
11
个碳原子共面,
D
错。
【
答案
】B
D
【
解析
】
由冬青油结构简式,可知含有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酯基能水解,羟基邻、对位的碳原子上均有氢原子,与溴水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消去、加聚,也不能与
Na
2
CO
3
反应生成
CO
2
,故
D
正确。
【
答案
】D
D
C
【
解析
】
1 mol
洋蓟素分子中含有
2 mol
苯环,
2 mol C===C
,而酯基不能与
H
2
加成,所以需要
8 mol H
2
,
A
错误;洋蓟素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可以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
错误;洋蓟素分子中含有羟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含有醇羟基并且
β
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C
正确;
1 mol
洋蓟素分子中含有
4 mol
酚羟基,
1 mol
羧基,
2 mol
酯基,总共可以与
7 mol NaOH
反应,
D
错误。
【
答案
】C
B
【
解析
】
根据该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一个去甲肾上腺素分子中含有
2
个酚羟基和
1
个醇羟基,
A
不正确;与醇羟基相连的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
B
正确;苯环上的
3
个氢原子均可被溴取代,因此
1 mol
去甲肾上腺素最多能与
3 mol Br
2
发生取代反应,
C
不正确;含有氨基能与盐酸反应,含有酚羟基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
不正确。
【
答案
】B
D
C
C
【
解析
】
结构中左环与右上环均为苯环,且共有
5
个酚羟基
(
可看作酚
)
,中间则含醚基
(
环醚
)
和两个醇羟基
(
可看作醇
)
,故
A
正确;该有机物结构中能与
Br
2
发生反应的只有酚羟基的邻位
(
共
4
个可被取代的位置
)
,故
B
也正确;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只是酚羟基
(
共
5
个
)
,故
C
错;有机物中酚羟基和醇羟基共
7
个,能与
Na
反应,故
D
正确。
【
答案
】C
【
解析
】
(1)H
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则
H
必为甲酸酯。
(2)
向苯酚侧链上引入
—CH
3
、
—CHO
,共有
10
种异构体,引入
—CH
2
CHO
共有
3
种异构体,故
F
共有
13
种同分异构体。
【
解析
】
(1)
解答本题需要从最基本的
CH
3
CH
2
OH
的消去反应分析入手,根据产物结构,逆推出消去反应的方式,抓住消去反应的实质
(
羟基相连碳的相邻碳上的氢原子与羟基一同脱去,生成不饱和有机物和小分子
H
2
O)
,从而得出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据此条件,可知①⑤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余下的醇类均能消去。
(2)
与
—OH
相连的碳原子
(
即
α
位碳原子
)
上必须有氢原子。
A
中
α
位碳原子上连有
2
个氢原子,故
A
能被氧化成醛;
C
中
α
位碳原子上连有
1
个氢原子,故
C
能被氧化成酮;
B
、
D
中
α
位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因此均不能被催化氧化。
(3)CH
3
CH
2
CH
2
CH
2
OH
、
CH
3
CH(CH
3
)CH
2
OH
被催化氧化成醛,
C(CH
3
)
3
OH
不能被催化氧化。
【
答案
】
(1)
②③④⑥⑦
(2)AC
(3)CH
3
CH
2
CH(OH)CH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