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0 KB
- 2021-05-20 发布
2018届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实词 学案(全国)
学习内容:
文言文阅读基本意识:高效务实的意识
一、注重文言实词的积累。
★对应练习
[例1·北京卷·11]对下列句子中加黄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 哀:悲伤
B.崧辞曰。 辞:推托*
C.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 识:见识
D.君乃舍之 乃:就
(节选自《邴原传》
[例2·福建卷·5]对下列句子中加黄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守自负年德,易之 易:看不起
B. 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
诚:果真
C. 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
数:责备
D. 今姑贷汝 贷:借给*
(节选明代 高启《书博鸡者事》)
[例3·浙江卷 ·11]对下列句子中加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忝其父祖耳 忝:羞辱,有愧于。
B.自恨期人之浅也 期:看待。
C.畏其敏 畏:担忧。*
D.饮酒不衰 衰:减退。
(苏轼《王定国诗集叙》)
[例4·重庆卷·8]对下列句子中加黄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 充:担任
B.臣奉使遄行,适遇亢旱 遄:速疾
C.江南、浙东流亡载道 载:负载 *
D.始于容隐,成于蒙蔽 容:包庇
(节选自《明史•李东阳传》)
[例5·安徽卷·8]对下列句子中加黄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 遗:赠送
B.示周、秦、汉、魏以上人 示:告诉
C.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效:模仿
D.是以好之而不厌 厌:满足
二、注重文言虚词的积累。(重点掌握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三、注重文言翻译的要点。
文言翻译六字口诀
替、扩、袭、增、减、移
前三个是词法翻译口诀,
后三个是句法翻译口诀。
北京地区最近几年来将“翻译”放在选择题部分考查,看起来降低了难度,但若不把握六字口诀,重视实词积累,考察句间关系,还是不易拿分。
★对应练习
[例1·西城卷·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
我全明白您所说的意思,您主要就是教我如何巴结、奉承人。
B.咸颇言显短,显等恨之
陈咸多次议论石显的短处,石显等人对他就怀恨在心。
C.云从刺候,教令上书自讼
朱云探听并等候裁决,皇帝命朱云上书申诉自己的情况。
D.立有罪就国,方进奏归咸故郡
红阳侯王立有罪回到封邑中,翟方进也奏明皇帝让陈咸回到原籍。
[例2·海淀卷·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肃辞义敏切,辩而有礼,高祖甚哀恻之
王肃言辞敏锐,语义确当,善辩而有礼,高祖很同情他。
B.昨四郊之外已蒙滂澍,唯京城之内微为少泽
昨天郊野已经下了大雨,只是京城内没有下一点儿雨。
C.行途丧纪,委肃参量,忧勤经综,有过旧戚
沿途有关丧葬的事情,交付王肃酌情处理,他忧心劳苦,筹划料理,超过了皇室的亲戚故旧。
D.寻为澄所奏劾,称肃谋叛,言寻申释。
不久王肃被任城王上书弹劾,说王肃阴谋反叛,但诬告不久就被澄清了。
[例3·东城卷·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国都的人于是把我们的木柴当做宝贝一般
B.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
我料想它们与竹子在江南(一样)也没有什么不同
C.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
令人敬畏有高傲(而)不同一般的气节
D.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
竹子本可以不离开江南就获得人们的尊重啊
四、注重文言模式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