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3.00 KB
- 2021-05-20 发布
专题四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东西方的实践
考点训练 13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题组一 基础小题]
1.(2019·贵州贵阳月考)19 世纪早期,欧洲出现了一派新的朝气蓬勃的社会
改革者,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所设计的模范社会的原则和明确的活动方式
上,却从未认真考虑过这些模范社会如何取代现存社会的问题。这些社会改革者
是( )
A.空想社会主义者 B.科学社会主义者
C.极端民族主义者 D.理性主义思想家
答案 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所设计的模
范社会的原则和明确的活动方式上,却从未认真考虑过这些模范社会如何取代现
存社会的问题”所说的社会改革者指的是 19 世纪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故 A
项正确;科学社会主义者出现是在 19 世纪中期,故 B 项错误;材料和极端民族
主义者无关,故 C 项错误;理性主义思想家指的是 17~18 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
思想家,故 D 项错误。
2.(2019·贵州铜仁一中月考)1824 年,欧文在美国买下 1214 公顷土地,建
立“新和谐公社”。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民主管理,共享劳动成果等原
则。这一举动( )
A.为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可行案例
B.是成熟的思想理论在现实中的一次成功实践
C.是解决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问题的一种尝试
D.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主张建立合作组织,
创立“新和谐公社”,但结果却是失败的,欧文的这一举动是解决工业革命引发
的社会问题的一种尝试,故 C 项正确。欧文的“新和谐公社”虽然失败,但留
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但却不是“提供一个可行案例”,故 A 项错误;欧文的
“新和谐公社”思想不是成熟的思想理论,其实践结果是失败的,故 B 项错误;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坚实的阶级基础,与材料不符,故
D 项错误。
3.(2019·江西抚州联考)1831 年 11 月,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并发布宣言称:
“真正自由的霞光从今天起照耀在我们城市的上空,任何东西也遮不住它的光
彩。”这说明在法国( )
A.工业革命使民众注重经济诉求
B.社会变迁呼吁工人阶级联合
C.社会主义成为起义的指导思想
D.工人阶级主体意识已经觉醒
答案 D
解析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之一,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
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开始为争取自身的自由权利而斗
争,说明工人阶级主体意识已经觉醒,故 D 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注重
经济诉求”,故 A 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工人阶级联合”,故 B 项错误;
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社会主义成为起义的指导思想”,故 C 项错误。
4.(2019·浙江五校联考)“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
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
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材料充分体现了( )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资产阶级剥削的秘密
C.空想社会主义的内涵 D.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
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表明无产阶
级的主要历史使命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这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A 项正确。
资产阶级剥削的秘密是剩余价值,与材料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马
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不是空想社会主义,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
及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而是强调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故 D 项错误。
5.(2019·山东菏泽入学考)恩格斯称《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个周
详的理论和实践纲领,对那些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杂七杂八的思潮加以甄别
和澄清,对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
恩格斯在此强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A.促进世界无产阶级真正走向联合
B.使工人斗争富有科学性
C.意味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终结
D.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对那些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杂七杂八的思潮加
以甄别和澄清,对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
要的”,可见恩格斯在此强调《共产党宣言》区别于空想社会主义等理论的科学
性,故选 B 项。A 项在题干中无从体现,故排除;C 项与史实不符,故错误;D
项虽然表述正确,但不是题干的主旨,故排除。
6.(2019·山东临沂质检)马克思曾对巴黎公社做过如此评价:“它不是为了
把国家政权从统治阶级这个集团转给另一集团而进行的革命,它是为了粉碎这个
阶级统治的凶恶机器而进行的革命。”由此可判断巴黎公社( )
A.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实行了直接民主的政治制度
C.其政权性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D.将马克思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中“它是为了粉碎这个阶级统治的凶恶机器而进行的革
命”反映了巴黎公社是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
级专政而进行的革命,由此可以看出其性质是无产阶级专政,故 C 项正确。世
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俄,故 A 项错误;B 项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
将马克思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是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故 D 项
错误。
7.(2019·百校联盟摸底)巴黎公社共有 86 名委员,其中工人约 30 名,其余
是新闻记者、职员、教师和医生。公社委员们之间虽然有政治分歧,但没有权力
斗争,一直尽心尽力为这个 200 万人口的城市提供公共服务。他们也能达成共识,
实行一些进步的和民主的政策。由此可见,巴黎公社( )
A.践行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B.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C.真正具有了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具有鲜明的民主性
答案 D
解析 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表现为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
织,这不符合材料“公社委员们之间虽然有政治分歧,但没有权力斗争”,故 A
项错误;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巴黎公社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故 B 项错误;材料没
有反映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不能体现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故 C 项错
误;材料“虽然有政治分歧……尽心尽力……也能达成共识,实行一些进步的和
民主的政策”体现了巴黎公社的进步性与民主性,故 D 项正确。
8.(2019·黑龙江哈尔滨三中第一次调研)1895 年,恩格斯指出:“历史清楚
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
程度。”恩格斯这一观点( )
A.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B.体现了对巴黎公社革命的反思
C.认清了工业革命的历史局限性
D.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开放扩张性
答案 B
解析 法国巴黎公社成立不是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属
于偶然事件,材料是对巴黎公社失败根本原因的分析,故 B 项正确。其他分析
不符合材料主旨,故 A、C、D 三项错误。
9.(2019·湖北荆州中学周考)1917 年 3 月 2 日,尼古拉二世在日记中写道:
“为了挽救俄国和保持前线部队的安定,我必须退位。……凌晨 1 点,我带着一
颗因痛苦而沉重的心离开了普斯科夫。”很快,尼古拉二世发布退位诏书,俄国
的政治进程进入到一个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是指( )
A.沙皇王朝专制统治的结束
B.布尔什维克党登上政治舞台
C.俄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时代
D.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临时政府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尼古拉二世发布退位诏书,俄国的政治进程进入到一个新
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封建统治,故 A
项正确。二月革命前布尔什维克党已经登上政治舞台,故 B 项错误;十月革命
使俄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故 C 项错误;十月革命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临时
政府,故 D 项错误。
10.(2019·新疆兵团学前考)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
题研究(1917~1991)》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
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
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
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答案 B
解析 二月革命已经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故二月革命后人民的主要的要求
不是反对专制斗争,故 A 项错误;当时人民强烈要求退出一战,解决生存与和
平问题,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的要求,故 B 项正确;当时资产阶
级临时政府掌握了实际权力,故 C 项错误;当时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镇压
群众运动,引发人民不满,不是“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故 D 项错误。
11.(2019·黑龙江哈尔滨三中调研)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
夫说道:“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
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
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 )
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
C.建立苏维埃政权
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列宁强调“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与这一精神相符
的只有《四月提纲》,列宁在这个提纲中提出无产阶级当前的任务是由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转变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故选 A 项。《和平法令》主要内容是退
出帝国主义战争,故 B 项错误;C 项是政权建设,和题意无关,故排除;《土地
法令》是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故 D 项错误。
12.(2018·江西阶段检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世界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被扬弃、全人类进入后国家的“自由人联合体”时代的到来。尽管俄国十
月革命未达到上述理论设定的标准,但有些学者仍赋予其“世界革命”的符号,
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 )
A.影响了二十世纪的世界格局
B.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C.大大推进了全球工业化进程
D.实现了俄国社会的伟大变革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十月革命赋予“世界革命”的称号,突出其对世界的影响,
故 A 项正确。B 项仅从新的政权形式的出现角度来讲,不能体现对世界革命的
影响,故错误;十月革命,意义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域,故 C 项错误;D 项表述
体现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国内意义,故错误。
[题组二 模拟小题]
13.(2019·西藏拉萨中学月考)《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过去的各个历史
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在古罗马,
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
奴……在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从这个市民等级中发展出
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据此可以得出( )
A.人类历史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B.无产阶级及暴力革命的理论
C.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的“社会中存在的各个等级”,以及材料信息隐含的阶级对
立可以看出,马克思是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来分析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故答
案为 C 项。材料信息不是探讨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故 A 项错误;材料没
有涉及无产阶级及暴力革命的理论,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力与生产
关系的原理,故 D 项错误。
14.(2019·甘肃西北师大附中月考)1892 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波兰文
版序言中指出:“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
的一种尺度。某一国家的大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
有产阶级面前所处地位的愿望也就越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
大,对《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长。”这一论断表明《共产党宣言》( )
A.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B.实现了全世界无产者大联合
C.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D.顺应了社会主义运动的需要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工人阶级社会主义运动扩大,对《共产党宣言》的需
求就越增长,越需要《共产党宣言》对工人运动进行指导,这说明了《共产党宣
言》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故 D 项正确。1848 年,马克思主义的诞
生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来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1847 年
共产主义者同盟会议上提出全世界无产者大联合的口号,故 B 项错误;1848 年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故 C 项错误。
15.(2019·天津武清区月考)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
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
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这表明( )
A.巴黎公社的出现不是必然的
B.法国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C.工业革命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
D.巴黎公社实行的是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
情况……”可知巴黎公社的出现不是必然的,因为资本主义仍然处在上升阶段,
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故 A 项正确。B 项说法与史实不符,且与
题干强调巴黎公社的出现不是历史必然无关,故错误。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
展,也推动工人阶级力量壮大,但与题干强调巴黎公社的出现不是历史必然无关,
故 C 项错误。巴黎公社是第一个工人政权,但与题干强调巴黎公社的出现不是
历史必然无关,故 D 项错误。
16.(2019·湖北孝感联考)加米涅夫在 1917 年 4 月《真理报》的一篇短评中
写道:“至于列宁同志的总公式,我们认为是不能接受的,因为他的出发点是承
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并且指望这个革命立刻转化为社会主义革命。”
加米涅夫做出这一评论是因为当时的列宁( )
A.宣布要以暴力方式夺权
B.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D.宣布废除财产私有制度
答案 B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此时列宁认为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完成,要求立即进
行社会主义革命,因此 B 项正确。A 项错误,依据所学内容可知,1917 年 4 月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通过和平斗争方式将资产阶级革命转化为社会主义革
命;C 项错误,依据所学相关知识可知,退出帝国主义战争是在十月革命后苏维
埃政权颁布的由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中涉及的;D 项内容与材料信息无关,
错误。
[题组三 高考小题]
17.(2018·全国卷Ⅰ)1847 年 6 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
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
这一变化说明(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答案 A
解析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口号具有两层含义,其一强调联合
的重要性;其二强调联合的阶级性,联合是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要通过全世界
无产者的联合,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
权。“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体现了科
学共产主义精神。因此这一变化说明了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
论,故 A 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1848 年 2 月的《共产党宣言》的发
表,故 B 项错误;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的标志是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
工人运动,故 C 项错误;此时资本主义制度还未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因此主
要矛盾仍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矛盾,故 D 项错误。
18.(2018·天津高考)下图所示纲领性文献最早发表于 1848 年,文中提到,
“在危机期间……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
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
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
底地利用旧的市场”。对这一论断,认识正确的是( )
A.它预见到了 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
B.经济危机只能通过消灭生产力来缓解
C.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进步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25 年已经开始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这一论断并不是对 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的预见,故 A 项错误;依据题干中
“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可得出可以通过消灭
生产力与夺取新的市场来缓解经济危机,B 项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材料中是
《共产党宣言》对经济危机的表现、发生原因以及克服办法的阐述,并没有针对
欧洲资本主义文明,且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 C
项错误;依据题干中“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信
息可得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容纳不了自身所创造的财富,从而阻碍了社会生产力
的进步,故 D 项正确。
19.(2018·海南高考)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
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
有并交给农民使用。这一调整( )
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
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
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
答案 B
解析 俄国二月革命期间,起义群众建立的政权被称为“苏维埃”,而不是
十月革命期间才建立,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
使用”,通过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故 B 项正确;
俄国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 C 项错误;临时
政府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与布尔什维克党争取农民阶级支持无关,故 D 项
错误。
20.(2017·江苏高考)1917 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
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 月,他又在《国家与
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
现。以上论断( )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材料中“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
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论述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任务,“资产阶
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论述的是十月革命
的方式,故 C 项正确。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革命的方式是和平夺权,
不是武装起义,故 A 项错误;《四月提纲》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体现的是列
宁的思想,故 B 项错误;七月事件表明,和平夺权已不可能,故 D 项错误。
[题组一 基础大题]
21.(2019·四川资阳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共产党宣言》发表 170 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
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
深刻的影响。
在马克思亲自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
相继创立和发展,在不同时期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和斗争。列宁领
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
世界格局。
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进入 20 世纪后,
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和支持殖民
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获得独立和解放
的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彻底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世界各民族平等交往、
共同发展展现出光明前景。
今天,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
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
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答案 (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刺激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弊端日益显现;
思想来源: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阶级基础:19 世纪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
台;马克思、恩格斯个人的努力。
(2)影响:丰富了人类的思想;促进了“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的建立,
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发展;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民族解放运动;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
解析 第(1)问,根据所学,结合 19 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概况
概括得出。主要从经济基础、政治环境、阶级、思想理论来源、实践等几个方面
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在马克思亲自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马
克思、恩格斯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
人类文明进程”,结合所学,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思想发展的影响、对国际社会
主义运动的影响、对十月革命的影响、对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对人类文明进程
的影响等方面概括。
[题组二 模拟大题]
22.(2018·广东湛江期末)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
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
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
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
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许超过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即 6000
法郎,等等。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
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材料二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
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
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
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均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1)依据材料一概括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2)对比材料一、二,分析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说明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进步之处。
(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
答案 (1)革命措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公职人员由
民主选举产生,受人民监督和罢免;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由工人合作社管理;
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公职人员的薪金不许超过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
(2)进步:将银行收归国有,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废除封建土
地所有制,团结了农民阶级,形成工农联盟,有利于政权巩固。
(3)关系: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其经验教训是苏维
埃政府的宝贵财富;苏维埃政府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把巴黎公
社的理想加以完善,变成现实。
解析 (1)从材料一中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归纳概括巴黎公社的革命
措施。(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巴黎公社和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从是否掌
握经济命脉、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工农联盟等方面,说明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
进步之处。(3)结合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各自的历史意义,从二者都是无产阶
级专政的角度,分析归纳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
[题组三 高考大题]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北京高考)材料一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
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联合国规定每年的 5 月 18 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马克思诞生于德国历史文化名城特里尔。1947 年,他的故居被辟为博物馆,
其中两个展室的主题分别为“转折点 1848 年”和“卡尔·马克思思想的世界影
响”。
(2018·海南高考)材料二 (共产主义)能够解决世界的乱象,为什么中国不可
以找他来作救时的良方……适用资本主义的方法来开发实业,其结果不仅使中国
变为舶来品的销卖场,且会使中国各地布满了外国的资本家……欲求保存这个产
业革命后的优点而消除其毒,则除变更经济制度外实无他道……一旦革命告成,
政权落到劳动阶级的手里,那时候乃得言共产主义发达实业的方法。因为政权在
一个生产阶级手中掌着,并且要消灭阶级界限……联合起全世界的劳动者来消灭
这个竞争和侵略的野心,而产出共同生产的大计划。共产主义发达实业之大计在
此,由此乃能使产业集中,大规模生产得以实现,科学为全人类效力,而人类才
得脱去物质上的束缚,发展自如……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实负有变
更经济制度的伟大使命。
——摘自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 年)
(1)为什么 1848 年是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恩来认为共产主义是“救时的良方”
的原因。
答案 (1)理由:1848 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
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指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
(2)原因:资本主义不能解决中国问题;能够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推动
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人的解放。
解析 第(1)问,依据问题,结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历史意义作答
即可。第(2)问,周恩来认为共产主义是“救时的良方”的原因,据材料“适用
资本主义的方法来开发实业,其结果不仅使中国变为舶来品的销卖场,且会使中
国各地布满了外国的资本家”,可得出资本主义不能解决中国问题;据材料“欲
求保存这个产业革命后的优点而消除其毒”“政权落到劳动阶级的手里,那时候
乃得言共产主义发达实业的方法”“人类才得脱去物质上的束缚,发展自如”,
可得出能够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人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