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00 KB
- 2021-05-20 发布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A 组 基础达标
1.少数民族人口虽然仅占总人口的 8.49%,但同样是国家的主人翁,他们依法享有各
项政治权利。少数民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参与政治( )
①少数民族人民群众依法行使自治权
②少数民族干部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③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④少数民族政协委员参与国家决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①说法错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我国少数民族人民都是国家的
主人,少数民族干部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少数民族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国家决策不是政协的职能。]
2.多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不断加强和创新民族宗教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宁夏特点
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路。拥有回、满、蒙古等 47 个少数民族的宁夏,各族群众和睦相处,成
为民族团结亲如一家的温暖大家庭。重视民族团结的依据在于( )
①民族团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民族团结为前提和基础
③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国家统一的基础
④民族区域自治离不开民族团结这一坚实的政治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民族的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社会和经济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③④符合题意。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①错误。维护国家统一是民族自治
制度的前提和基础,②错误。]
3.2016 年 5 月 2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看望赫哲族群众时指出,各民族要像石
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团结一致,共同发展进步。这是
因为( )
①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②我国各民族发展依然不平衡 ③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是一致的 ④我国历史遗留的民族隔阂已化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B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
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
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因此要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①③符合题意。②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的原因,不是加强民族团结的原因,故排除。我国历史遗留的民族隔阂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故④与事实不符。]
4.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的宁夏回民姬秀林今年获得了政府补贴近 4 万元,其中改造危
窑补贴 2.7 万元,建牛棚补贴 8 000 元,发展产业补贴 2 000 元。精准扶贫政策正帮助着越
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贫困居民走出困境。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政策是(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原则 ②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 ③促进少数民
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 ④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
措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从而促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但国家的帮扶不能替代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自力更生,
自力更生才是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故②④正确,③错误。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不涉
及自治问题,故①错误。]
5.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依法全部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
族的公民担任,目前全国共有 290 多万名少数民族干部。这充分证明
( )
①我国少数民族享有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③我国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 [本题考查民族自治权的贯彻落实,与民族政策的原因无关,排除②④,选①③。]
6.1965 年 9 月 1 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拉萨胜利召开。如今半个多世
纪过去了,民族地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要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生命线,促进各民族交
往交流交融,为此要( )
①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一切平等意识
②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让各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④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尽快消除民族间的不平衡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C [①说法错误,民族平等是指一切民族平等,各民族在一切权力上的平等,而不是各
民族一切都要平等。④说法错误,各民族之间的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完全消除。]
7.新修订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条例》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数
字出版、互联网、移动电话、移动存储介质等收听、收看、存储、持有、制作、复制和传播
破坏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等内容。材料表明( )
①国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②宗教是危害新疆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的毒瘤
③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④国家坚决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A [②表述错误,排除。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③错误。①④符
合题意,当选。]
8.2016 年 6 月 2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白皮书指出,
历史表明,宗教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与所处社会相适应,坚持走本土化道路。这一论述体现了
我国( )
①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②引导信教群众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③支持和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④支持宗教界对其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A [宗教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与所处社会相适应,故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国家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故①与题意不符。③错误,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
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9.2016 年 4 月 28 日,藏传佛教活佛查询系统第二批 441 名活佛相关信息正式上线,
此次更新后的查询系统共包括了 1 311 名活佛,这意味着中国佛教协会公开境内活佛信息的
工作已经完成。此做法( )
①保障了公民宗教信仰的权利 ②依法加强了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③表明我国宗教坚
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④保护了藏传佛教界的合法权益,有助于增进各界对藏传佛教和活佛
群体的了解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C [本题考查我国的宗教政策。中国佛教协会公开境内活佛信息,有助于依法加强对宗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教事务的管理,保护藏传佛教界的合法权益,②④正确;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10.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 )
①选举制度,保障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②监管机制,加大公民对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管力度 ③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拓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容和
形式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D [①说法错误,我国公民并非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②说法错误,要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必须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
力度,而不是监管。]
B 组 能力提升
11.回首 20 多年来的援藏路,18 个省市、17 家央企、66 个中央国家机关,近 6 000
名干部前赴后继,实施援藏项目 7 000 多个,带去援藏资金 260 亿元。20 多年间,西藏经
济总量增长了 13 倍,水电、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取得了长足进步,西藏人民的幸福指数
不断提升。20 多年来的援藏( )
①决定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基本制度
②是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举措
③增强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
④体现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D [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基本制度,排除①;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
发展的根本举措是西藏自身的发展,排除②。20 多年来的援藏为西藏发展提供了物质援助,
增进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③④正确。]
12.2016 年 3 月,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政协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宗教慈善、培养宗
教界中青年代表人士、加强同宗教代表人士的团结联谊等方面的内容。3 月 4 日,宗教界委
员围绕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进行分组审议。这说明( )
①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②我国依法保护各种宗教活动 ③我国积极
引导宗教界人士为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作贡献 ④政协委员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①错误;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②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错误。]
13.习近平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
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要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多看民族团结的光明面;
善于团结群众、争取人心,全社会一起做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加强各民族交往交
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创新载
体和方式,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
增强各族群众法律意识;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
族团结大局。
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如何理解“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侧重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要依据课本相关
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①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②民族团结是实现各
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是坚持民族平等的必然要求,对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
义新型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③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1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
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
这“三个不容”,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强决心和信心。我
们应当倍加珍惜、不断发挥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势和作用,不断开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
业新局面,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优越性?
(2)如何开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
[答案] (1)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
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
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
(2)①努力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增进民族团结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②坚持民族平
等,反对民族歧视,让少数民族平等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为促进民
族团结提供政治基础。③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要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
权益,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落到实处,让各族人民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④大力加强
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努力营造促进民族团结和谐的舆论环境,奠定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
的思想基础。
相关文档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重2021-05-20 00:49:347页
- 2020版高考政治大二轮培优通用版题2021-05-20 00:49:256页
-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时事热点专2021-05-20 00:43:4711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新2021-05-20 00:28:2927页
-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54练文化塑造人2021-05-20 00:16:083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2021-05-20 00:14:099页
- 2019届高考政治新增分二轮通用版专2021-05-20 00:13:2720页
-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总理亚欧行:8天4国2021-05-20 00:08:227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5-20 00:00:255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5-19 23:51:55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