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7.00 KB
- 2021-05-19 发布
顺昌一中高二生物周测2
一、 单选题
1.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
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
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
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
2.如图表示某种大分子物质的基本单位,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核糖核酸,人体内有4种
B.从图中看该物质只含有C、H、O、P四种元素
C.该物质形成的大分子物质是RNA,它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D.在T2噬菌体和HIV的宿主细胞中都找不到这种物质
3.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含有镁元素 B.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
C.脱氧核糖含有磷元素 D.胰岛素含有碳元素
4.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素研究中的特殊贡献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是一种脂质类物质,主要用于治疗疟疾。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胆固醇和雌性激素属于固醇类脂质
B.脂质在哺乳动物精子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C.脂质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D.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
5.汉堡是现代西式快餐中的主要食物,制作的原料有鸡胸肉、面包、鸡蛋、生菜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面包中含有的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B.鸡蛋中含有的蛋白质可直接承担人体的生命活动
C.鸡胸肉中含有的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D.生菜中含有的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
6.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检测的实验(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实验材料选择方面,用苹果比用植物叶片的效果要好
B.在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时,加入石英砂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还原糖的溶解
C.用于该实验检测的斐林试剂也可用于检测蛋白质,只是添加试剂的顺序不同
D.由于斐林试剂不稳定,在使用斐林试剂时要先加入0.1 g/mL的NaOH溶液,后加入0.05g/mL的CuSO4溶液
7.下列物质中都含有—CO—NH—的一类物质是( )
A.雄性激素、载体和酶
B.胰岛素、抗体和酶
C.血红蛋白、载体和抗体
D.维生素D、甲状腺激素和雌性激素
8.科学家发现大脑里的神经细胞——“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位置细胞”鲜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C
B.“网格细胞”干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O
C.上述两种细胞鲜重中原子数量最多的元素均是H
D.细胞中的能源物质的主要功能是供能
9.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叶绿素、血红蛋白和甲状腺激素特有的元素分别是Mg、Fe、I,都是微量元素
B.在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和质粒中均含有核糖
C.脂质具有构成生物膜、调节代谢和储存能量等生物学功能
D.脂肪、蛋白质和淀粉在氧化分解时都释放能量,代谢终产物都相同
10.下列关于有机分子中的单体和多聚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磷脂分子是以碳链为骨架形成的多聚体
B.葡萄糖形成淀粉时会脱去水分子并合成ATP
C.RNA的单体是核糖,DNA的单体是脱氧核糖
D.相同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结构、功能未必相同
11.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名为“Notch”的蛋白质,它能快速修复受损的脑细胞。下列有关该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最多为20种
B.合成蛋白质时脱水过程是在核糖体中完成的
C.该蛋白质的结构与血红蛋白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组成两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和排列次序各不相同
D.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mRNA上密码子数目和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相同
12.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甲图中的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B.若甲图中④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则④可用无水乙醇提取
C.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
D.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5种
13.对下表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溶液
溶质的元素组成
检测试剂
颜色反应
溶质的基本单位
甲
C、H、O
①
砖红色
葡萄糖
乙
C、H、O、N等
双缩脲试剂
②
③
A.甲可能是麦芽糖溶液
B.①是斐林试剂,使用时需水浴加热
C.乙液可能是一种酶溶液
D.②是紫色,③是核苷酸
14.分析HIV的化学组成,得到下图所示组成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甲的过程在HIV的核糖体上完成
B.乙彻底水解可产生磷酸、核糖和A、G、T、C四种碱基
C.a与a之间通过“—NH—COOH—”相连接
D.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乙中
15.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
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16.下图为核苷酸链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
B.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磷酸有1个
C.在一条核苷酸链中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
D.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
17.容器底部是培养基,其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全部养分,如果有人在配制培养基的矿质元素中使用了NH4NO3、KNO3、CaCl2·2H2O、MgSO4·7H2O、螯合铁溶液、微量元素溶液,但缺少了一种必需元素,为补充这种元素,应添加的化合物是( )
A.Ca(NO3)2 B.KCl
C.KH2PO4 D.K2SO4
18.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物的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细胞中的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且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B.植物细胞中的自由水含量相对越多,细胞代谢越旺盛,抗旱性相对越强
C.无机盐在细胞内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有些是大分子物质的组成成分
D.并不是所有的离子都是细胞所需要的,例如铅离子
1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20.下列有关物质检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出现紫色
B.组织切片上滴加苏丹Ⅳ染液,显微镜观察有橘黄色颗粒说明有脂肪
C.鉴定组织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D.组织样液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还原糖
二、非选择题
21.韭菜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蔬菜,如图是韭菜细胞中的部分元素及其构成的化合物的关系图(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①和②都是生物大分子,则①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②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则②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③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则它的合成与________(填“吸能”或“放能”)反应相联系。若④存在于叶肉细胞中,则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检测韭菜根细胞中储存的营养物质,同学们将根切成薄片进行实验。甲同学将薄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少许苏丹Ⅳ染液染色3分钟后,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又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__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中有红色脂肪滴;乙同学将韭菜根打碎制浆,经过滤后取其滤液,向滤液中滴加少许新配制的斐林试剂,并进行水浴加热,直接观察颜色变化。乙同学的目的是检测根细胞中是否存在_________,可通过__________来判断细胞中是否存在该物质及含量的多少。
22.甲图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乙图表示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a构成了化合物b。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①、②所含有的相应元素: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动物细胞内,物质E是________。选用花生种子鉴定物质F时,若不借助显微镜,实验材料的处理为________;若借助显微镜,实验材料的处理为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化合物b对应图甲中物质________(填字母);若a为核糖,则化合物b构成的物质主要分布于______中。
23.鸡红细胞中,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共有4条肽链,包括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每条α链由141个氨基酸组成,每条β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鸡血红蛋白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_________,肽键的形成在___________(细胞器)中进行。β链含有半胱氨酸,其分子式为C3H7NO2S,则其R基由___________(元素符号)元素构成。鸡红细胞中的Fe元素以______________形式存在。
(2)生物体内含有多种蛋白质,从功能的角度考虑,蛋白质功能包括:①结构蛋白,如______;②________,如唾液淀粉酶;③________,如血红蛋白、载体蛋白等;④免疫,如__________;⑤________,如胰岛素。
答案
1-5CCCCB 6-10ACCCD 11-15DDDDC 16-20BCBDC
21(1)核糖体 淀粉和纤维素 (2)放能 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 (3)洗去浮色 还原糖 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及颜色的深浅
22(1)①C、H、O ②C、H、O、N (2)糖原 制成匀浆(或组织样液) 切取子叶切片 (3)D 细胞质
23 (1)570 核糖体 C、H、S 离子和化合物
(2)①肌肉蛋白 ②催化 ③运输 ④抗体、淋巴因子等 ⑤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