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50 KB
- 2021-05-19 发布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班级
科目
政治
上课时间
执教者
课题
社会历史的主体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人民群众的含义、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联系历史和现实,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难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过程
导入
拿破仑是法兰西历史上第一帝国的皇帝。他凭借出色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频频取得辉煌的战绩,成为西方文人墨客津津颂誉的英雄。黑格尔称颂他“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鲁迅却说:“有一回拿破仑过ALPS,说‘我比ALPS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兵。”
讲授新课:
情境设置,多媒体展示教材93页的课堂探究
问题探究:
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吗?
(2)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多媒体展示提示:(1)不能。个人离不开社会,脱离社会的个人活动是不存在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指挥者,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但是广大的平民大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资产阶级的辉煌成就是广大人民争得的。
(2)人类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认为社会发展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决定的观点,实质是历史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
从探究中发现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指挥者,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但是广大的平民大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资产阶级的辉煌就死广大人民挣得的。
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学生阅读教材93页正文和“专家点评”,明确人民群众的含义。
2、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含义。
①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②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③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93页活动探究)
Ⅰ谁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
Ⅱ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探究提示:Ⅰ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来源:Z_xx_k.Com]
Ⅱ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从探究中发现: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人的活动形式有多种,但是最主要的是物质生产活动。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体,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93页 活动探究 格萨尔王传)
①这部史诗的内容来自藏族人民的历史社会生活
②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格萨尔王传》只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的一个微笑的组成部分(史书、建筑、艺术等)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作为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为人民群众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⑵、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⑶、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是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变革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政治关系,只变革具体制度。不像在阶级社会中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推翻旧的生产关系、旧的社会制度来实现。
小结与导引: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如何看待人民群众
1、党的群众观点。
①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源:学科网ZXXK]
②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党的群众路线[来源:学#科#网Z#X#X#K]
①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作为方法论,是由“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世界观决定的。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来源:Z§xx§k.Com]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课堂小结:
本节课从唯物史观出发,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求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