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6 MB
- 2021-05-19 发布
海淀区高三 5 月初适应性试卷
练习 1
本试卷共100 分。考试时长90 分钟。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 题,每题3 分,共42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
要求的一项。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B C D
酸性重铬酸钾用于
检测酒精
铝粉与强碱溶液反应
放热
植物油在空气中变质,
产生“哈喇”味
海水经风吹日晒获得
粗盐
2.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世间丝、麻、裘皆具素质……”,这里丝、麻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用浓酒和糟入甑(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涉及的操作是蒸馏
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3.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A.钢铁吸氧腐蚀中的正极反应:
B.由 Na 和 Cl 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C.NaHCO3 的水解平衡:
D.实验室制乙炔的反应:
4.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 W、X、Y、Z 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 核
外最外层电子数是 X 核外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WZ 的水溶液呈碱性 B.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 X>Y>Z
C.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 D.该新化合物中 Y 不满足 8 电子稳定结
构
5.H2O2 是一种“绿色”试剂,许多物质都会使较高浓度的 H2O2 溶液发生催化分解。实验发
现,向 H2O2 溶液中加入 Br2 可以加快其分解速率。有人提出反应机理可能有 2 步,第 1
步反应为:H2O2 + Br2 === 2H+ + O2↑+ 2B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 分子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
B.在第 1 步反应中,每生成 0.1 mol O2,转移 0.4 mol 电子
C.机理中第 2 步反应为:2H+ + H2O2 + 2Br- === 2H2O + Br2
D.若在加入 Br2 的 H2O2 溶液中检出 Br-,则说明第 1 步反应发生了
6.设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含有 FeBr2 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当有 1 mol Fe2+被氧化时,该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3NA
B.40 g CuO 和 Cu2S 混合物中所含铜原子的数目不等于 0.5NA
C.含 0.1 mol NH4HSO4 的溶液中,阳离子数目略小于 0.2NA
D.C3H8 分子中的 2 个 H 原子分别被 1 个—NH2 和 1 个—OH 取代,1 mol 此有机物所含
共用电子对数目为 13NA
7.向 CuSO4 溶液中加入 H2O2 溶液,很快有大量气体逸出,同时放热,一段时间后,蓝色溶
液变为红色浑浊(Cu2O),继续加入 H2O2 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这个反应可
以反复多次。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2+将 H2O2 还原为 O2
B.H2O2 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C.Cu2+是 H2O2 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D.发生了反应 Cu2O+H2O2 + 4H+==2Cu2++ 3H2O
8. 下列选项中的反应、现象与结论完全一致的是(夹持、加热装置已略去)
9 .Fe3O4 中含有
2
Fe
、 3
Fe
,分别表示为 Fe(Ⅱ)、Fe(Ⅲ),以 Fe3O4/Pd 为催化材料,
可实现用 H2 消除酸性废水中的致癌物 NO2
-,其反应过程示 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Pd 上 发 生 的 电 极 反 应 为 : H2 - 2e -
2H+
B.Fe(Ⅱ)与 Fe(Ⅲ)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
电子的作用
C.反应过程中 NO2
-被 Fe(Ⅱ)还原为 N2
D.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 pH 降低
10..反应NH4Cl+NaNO2 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下列表
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18
17 Cl
B.N2的结构式:N=N
C.Na+的结构示意图:
D.H2O的电子式:
11.聚氨酯类高分子材料 PU 用途广泛,其合成反应为:
①中的反应 ②中的现象 结论
A MnO2 与浓盐酸加热 KI 淀粉溶液很快变蓝 Cl2 有氧化性
B Cu 与浓硫酸加热 溴水褪色 SO2 有漂白性
C Na2CO3 与醋酸溶液 苯酚钠溶液变浑浊 酸性:碳酸>苯酚
D 电石与饱和食盐水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乙炔有还原性
PFFFHHNNee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O(CH2)4OH 的沸点高于 CH3CH2CH2CH3
B.高分子材料 PU 在强酸、强碱中能稳定存在
C.合成 PU 的两种单体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均有 3 个吸收峰
D.以 1,3-丁二烯为原料,可合成 HO(CH2)4OH
12. 室温下,将 1.000 mol·L-1 盐酸滴入 20.00 mL 1.000 mol·L-1 氨水中,溶液 pH 和温度随加
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由水电离出的 c(H+)=1.0×10-14 mol/L
B. a 点时溶液的 Kw 小于 d 点时溶液的 Kw
C. b 点:c(NH4
+)+c(NH3·H2O)=c(Cl-)
D. d 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NH3·H2O 电离吸热
13.在恒压、NO和O2的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催化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NO转化
为NO2的转化率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N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
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2NO(g)+O2(g) 2NO2(g)的ΔH>0
B.图中X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不能提高NO转化率
C.图中Y点所示条件下,增加O2的浓度不能提高NO转化率
D.380℃下,c 起始(O2)=5.0×10−4 mol·L−1,NO 平衡转化率为 50%,则平衡常数 K>2000
14.探究铝片与 Na2CO3 溶液的反应。
无明显现象
铝片表面产生
细小气泡
出现白色浑浊,产生大量气泡
(经检验为 H2 和 C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32- + H2O
⇌
HCO3- + OH-
B.对比Ⅰ、Ⅲ,说明 Na2CO3 溶液能破坏铝表面的保护膜
C.推测出现白色浑浊的原因:AlO2- + HCO3- + H2O = Al(OH)3↓+ CO32-
D.加热和 H2 逸出对 CO32- 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是相反的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 题,共58 分。
15.(15 分) 可降解塑料 PCL 的结构可表示为 。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B 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 。
(2)D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
(3)M 的分子结构中无支链。M 生成 D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
(4)E 是 D 的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的官能团。E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
( 5 ) F 生 成 G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______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
a.K 没有顺反异构
b.M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聚合反应
c.PCL 的结构中含有酯基
(7)H 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_。
(8)M 的氧化产物己二酸是合成尼龙的原料之一。用 B 做原料可制得己二酸,请结合相关信
息完成其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______
已知: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
16.(11 分)煤是我国重要的化石燃料,煤化工行业中产生的 H2S 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资源。
(1)煤液化是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
(2)煤液化过程中产生的 H2S 可生产硫酸,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① SO2 反应器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 生产过程中的尾气需要测定 SO2 的含量符合标准才能排放。已知有 V L(已换
算成标准状况)尾气,通入足量 H2O2 吸收再加足量 BaCl2 溶液充分反应后(不
考虑尾气中其他成分的反应),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 b g 沉淀。
H2O2 吸收 SO2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
尾气中 SO2 的含量(体积分数)的计算式是_______
(3)H2S 还可用于回收单质硫。含有 H2S 和空气的尾气按一定流速通入
酸性 FeCl3 溶液,可实现空气脱硫,得到单质硫。FeCl3 溶液吸收 H2S 过程
中,溶液中的 n(Fe3+)、被吸收的 n(H2S)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图。
① 由图中信息可知,0 ~ t1 时,一定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 t1 以后,溶液中 n (Fe3+ ) 保持基本不变,原因是______ _。
17..(9 分) (1)已知:① CO(g)+H2O(g) H2(g)+CO2(g) ΔH=-41 kJ·mol-1
② C(s)+2H2(g) CH4(g) ΔH=-73 kJ·mol-1
③ 2CO(g) C(s)+CO2(g) ΔH=-171 kJ·mol-1
则 CO2(g)+4H2(g) CH4(g)+2H2O(g) ΔH= 。
(2)其他条件相同时,CO 和 H2 按物质的量比 1:3 进行反应:
CO(g)+3H2(g) CH4(g)+H2O(g)
H2 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实际生产中采用图中 M 点而不是 N 点对应的反应条件,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知识,
同 时 考 虑 生 产 实 际 , 说 明 选 择 该 反 应 条 件 的 理 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M 点的平衡常数 Kp= 。(只列算式。Kp 的表达式是将平衡分压代
替平衡浓度。某物质的平衡分压=总压×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
(3)下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 1 L 的密闭容器中, X、Y、C 三种气体因发生反应,三种气体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表是 3 mol X 和 1mol Y 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强下反应,
达到平衡时 C 的体积分数(C%)。
①X、Y、C 三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表中 a 的取值范围是 。
③ 根 据 上 图 和 上 表 分 析 , 25 min ~ 40 min 内 图 中 曲 线 发 生 变 化 的 原 因 可 能
是 。
18..(10 分)铁、钴(Co)、镍(Ni)是同族元素,都是较活泼的金属,它们的化合物在工业上
有重要的应用。
(1)Fe2(SO4)3 和明矾一样也具有净水作用,其净水的原理是 。(用离子方
程式表示)。
(2)已知某溶液中,Co2+、Ni2+的浓度分别为 0.6 mol/L 和 1.2 mol/L ,取一定量的该溶液,
向其中滴加 NaOH 溶液,当 Co(OH)2 开始沉淀时,溶液中 的值等于 。
(已知 Ksp[Co(OH)2]=6.0×10-15,Ksp[Ni(OH)2]=2.0×10-15)
(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已知高铁酸盐热稳定性差,工业上用湿法制备 K2FeO4 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上述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实际生产中一般控制反应温度 30℃以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反应③加入浓 KOH 溶液可析出高铁酸钾(K2FeO4),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某温度下,将 Cl2 通入 NaOH 溶液中,反应后得到 NaCl、NaClO、NaClO3 的混合溶液, 经
测定 ClO-与 ClO3
-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2,则 Cl2 与氢氧化钠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
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还可用通过电解浓 NaOH 溶液制备 Na2FeO4,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阳极的电极
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
____________。
19.(13 分).(某小组同学探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与沉淀转化方向之间的关系。
已知: 物质 BaSO4 BaCO3 AgI AgCl
溶解度/g(20℃) 2.4×10-4 1.4×10-3 3.0×10-7 1.5×10-4
(1)探究 BaCO3 和 BaSO4 之间的转化
实验操作:
试剂 A 试剂 B 试剂 C 加入盐酸后的现象
实验Ⅰ
BaCl2
Na2CO3 Na2SO4 ……
实验Ⅱ Na2SO4 Na2CO3 有少量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
① 实 验 Ⅰ 说 明 BaCO3 全 部 转 化 为 BaSO4 , 依 据 的 现 象 是 加 入 盐 酸
后, 。
② 实 验 Ⅱ 中 加 入 稀 盐 酸 后 发 生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是 。
③ 实 验 Ⅱ 说 明 沉 淀 发 生 了 部 分 转 化 , 结 合 BaSO4 的 沉 淀 溶 解 平 衡 解 释 原
因: 。
(2)探究 AgCl 和 AgI 之间的转化
实 验 Ⅲ :
实验Ⅳ:在试管中进行溶液间反应时,同学们无法观察到 AgI 转化为 AgCl,于是又设
计了如下实验(电压表读数:a>c>b>0)。
装置 步骤
电压表
读数
ⅰ.如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试剂,闭合 K a
ⅱ.向 B 中滴入 AgNO3(aq),至沉淀完全 b
ⅲ.再向 B 中投入一定量 NaCl (s) c
ⅳ.重复ⅰ,再向 B 中加入与ⅲ等量 NaCl(s) a
注:其他条件不变时,参与原电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离子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与其浓度有关。
① 实验Ⅲ证明了 AgCl 转化为 AgI,甲溶液可以是 (填序号)。
a. AgNO3 溶液 b. NaCl 溶液 c. KI 溶液
② 实 验 Ⅳ 的 步 骤 ⅰ 中 , B 中 石 墨 上 的 电 极 反 应 式
是 。
③ 结 合 信 息 , 解 释 实 验 Ⅳ 中 b < a 的 原
因: 。
④ 实 验 Ⅳ 的 现 象 能 说 明 AgI 转 化 为 AgCl , 理 由
是 。
( 3 ) 综 合 实 验 Ⅰ ~ Ⅳ , 可 得 出 结
论: 。
化学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共 48 分)
每小题 3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D B B C C D A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D D B C D D
第二部分(共 58 分)
15..(15 分)
(1)羟基(1 分)
(2) (2 分)
(3)酯化反应(取代反应)(1 分)
(4) (2 分)
(5) (2 分)
(6)b c (2 分)
(7)
(2 分)
(8)
(评分:催化剂写“Cu、Ag”可得分;仅缺“加热”得 2 分;第 3 步氧化剂写
“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其他均正确本题得 2 分,共 3 分)
16.(11 分)
(1) 化学 (1 分)
(2)① 2SO2+O2 2SO3 (没写催化剂不得分,2 分)
② SO2 + H2O2= H2SO4 (2分)
V233
b4.22
(2分)
(3)① H2S+2Fe3+=2Fe2++S↓+2H+ (2分)
② t1时刻后,溶液中的Fe2+被O2氧化为Fe3+,Fe3+再与H2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n(Fe3+)
基本不变(或2H2S+O2=2S+2H2O) (2分)
17.(9 分)(1)ΔH=-162 kJ·mol-1 (1 分)
(2)① 与 N 点条件相比,选用 M 点条件时,虽然 H2 转化率低些,但温度较高,.....
反应速率较快......,压强为常压对设备要求不高,..........综合成本低。 (2 分)
②Kp = pa-2(1 分)
(3)①Y+3X 2C (2 分,没有写可逆符号不得分)
②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