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50 KB
- 2021-05-19 发布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参考 3)
新课程改革和实施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落后于现
有的教材和学生。传授式的教学越来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发
展。因此,在小学中年段的教学中,以导学式的教学方式来代替传
授式的传统教育,以教师的教授为主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
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语文学习潜
在的巨大动力。因此,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
时,我就注意了教学中的几点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把握好教学的时机。
要想真正的调动学生沉睡的潜能,我们必须把握好教学的良
好的时机,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比如说,恰巧,在一夜之间
美伊的战争再一次打响了。在关注伊拉克战事情况的同时,我们
就可以关注到《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美伊战争不就是活生生
的教材吗?学生一定会查阅到很多资料,也能更直观的感受战争,
理解课文的内容。课上,正如我想象的那样,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
础上,对文中感情的体会超出了我的预想。因此,我也更清楚地认
识到,我们不能为教教材而教教材,应该更灵活的运用教材,为教
学所用,适当安排。
2、确立适合于学生的导学思想
要调动学生的潜能,还要确立正确的导学思路,以读代讲,读
中感悟。为此这节课我确定了这样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进行多
种方式的读,通过读中感悟、读中体会,来理解课文的内容,进而达
到感情的升华。围绕这一主题,我精心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
(1)自读,初步体会文中的情感;
(2)再读,感知课文内容,在读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以读促
感,以感促读,达到与小作者情感的共鸣;
(3)让学生抓重点词句读,读的同时联系具体实例理解课文内
容;
(4)多种形式比赛读,激发学生读的积极性,读的过程中使学生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就是说,让读贯穿本节课的始终,体现读中感
悟,读有所思,读有所得的思想。不仅学生不感到乏味,乐“读”
不疲,而且,课文的内容在读的过程中已经不知不觉的理解了。
相关文档
- 人教版(2016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021-05-19 19:48:352页
- 二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第4单元测2021-05-19 19:48:3415页
- 语文计划总结之八年级语文高效课堂2021-05-19 19:48:064页
- 【语文】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2021-05-19 19:48:0615页
-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精彩片段_人教版(22021-05-19 19:48:062页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口耳目》2021-05-19 19:47:2020页
- 山东省临沭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2021-05-19 19:46:5917页
- 四年级上语文一课一练四年级上册192021-05-19 19:46:503页
- 西藏拉萨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2021-05-19 19:46:1021页
- 高考语文 优秀作文大全 挫折、痛苦2021-05-19 19:45:5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