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2.74 KB
- 2021-05-19 发布
转化与化归思想
总纲目录
应用一 正与反的相互转化
应用二 一般与特殊的转化
应用三 常量与变量的转化
应用四 形体位置关系的相互转化
应用一 正与反的相互转化
例1
若对于任意
t
∈[1,2],函数
g
(
x
)=
x
3
+
x
2
-2
x
在区间(
t
,3)上
总不为单调函数,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
<
m
<-5
解析
由题意得
g
'(
x
)=3
x
2
+(
m
+4)
x
-2,若
g
(
x
)在区间(
t
,3)上总为单调
函数,则①
g
'(
x
)
≥
0在(
t
,3)上恒成立,或②
g
'(
x
)
≤
0在(
t
,3)上恒成立.
由①得3
x
2
+(
m
+4)
x
-2
≥
0,即
m
+4
≥
-3
x
在
x
∈(
t
,3)上恒成立,∴
m
+4
≥
-3
t
恒成立,则
m
+4
≥
-1,即
m
≥
-5;
由②得
m
+4
≤
-3
x
在
x
∈(
t
,3)上恒成立,
则
m
+4
≤
-9,即
m
≤
-
.
∴函数
g
(
x
)在区间(
t
,3)上总不为单调函数的
m
的取值范围为-
<
m
<-5.
【技法点评】
题目若出现多种成立的情形,则不成立的情形相
对很少,从反面考虑比较简单,因此,间接法多用于含有“至多”
“至少”及否定性命题情形的问题中.如本例中由于不为单调函
数有多种情况,直接求解较难,故用“正难则反”的方法求解.
1.
若二次函数
f
(
x
)=4
x
2
-2(
p
-2)
x
-2
p
2
-
p
+1在区间[-1,1]内至少存在一
个值
c
,使得
f
(
c
)>0,则实数
p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解析
若在区间[-1,1]内不存在
c
满足
f
(
c
)>0,
且
Δ
=36
p
2
≥
0恒成立,
则
即
解得
p
≤
-3或
p
≥
,
所以满足题意的实数
p
的取值范围是
.
应用二 一般与特殊的转化
例2
设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
|=6,|
|=4.若点
M
,
N
满足
=3
,
=2
,则
·
=
( )
A.20 B.15 C.9 D.6
答案
C
解析
若四边形
ABCD
为矩形,建系如图.
由
=3
,
=2
,
知
M
(6,3),
N
(4,4),
∴
=(6,3),
=(2,-1),
·
=6
×
2+3
×
(-1)=9.故选C.
【技法点评】
(1)常用的特例有特殊数值、特殊数列、特殊函
数、特殊图形、特殊角、特殊位置等.
(2)对于选择题,当题设在普通条件下都成立时,用特殊值进行探
求,可快捷地得到答案.
2.
如果
a
1
,
a
2
,
…
,
a
8
为各项都大于零的等差数列,公差
d
≠
0,那么
( )
A.
a
1
a
8
>
a
4
a
5
B.
a
1
a
8
<
a
4
a
5
C.
a
1
+
a
8
>
a
4
+
a
5
D.
a
1
a
8
=
a
4
a
5
答案
B 取特殊数列1,2,3,4,5,6,7,8,显然只有1
×
8<4
×
5成立.
3.
在△
ABC
中,三边长
a
,
b
,
c
满足
a
+
c
=3
b
,则tan
tan
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
C 令
a
=4,
c
=5,
b
=3,则符合题意.(取满足条件的三边)
则由∠
C
=90
°
,得tan
=1,由tan
A
=
,
得tan
=
.
所以tan
tan
=
×
1=
.故选C.
应用三 常量与变量的转化
例3
已知函数
f
(
x
)=
x
3
+3
ax
-1,
g
(
x
)=
f
'(
x
)-
ax
-5,其中
f
'(
x
)是
f
(
x
)的导
函数.对满足-1
≤
a
≤
1的一切
a
的值,都有
g
(
x
)<0,则实数
x
的取值范
围为
.
答案
解析
由题意,知
g
(
x
)=3
x
2
-
ax
+3
a
-5,
令
φ
(
a
)=(3-
x
)
a
+3
x
2
-5,-1
≤
a
≤
1.
对-1
≤
a
≤
1,恒有
g
(
x
)<0,即
φ
(
a
)<0,
∴
即
解得-
<
x
<1.
故当
x
∈
时,对满足-1
≤
a
≤
1的一切
a
的值,都有
g
(
x
)<0.
【技法点评】
在处理多变元的数学问题时,我们可以选取其中
的常数(或参数),将其看作是“主元”,而把其他变元看作是常量,
从而达到减少变元简化运算的目的.
4.
设
f
(
x
)是定义在R上的单调递增函数,若
f
(1-
ax
-
x
2
)
≤
f
(2-
a
)对任意
a
∈[-1,1]恒成立,则
x
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
(-
∞
,-1]
∪
[0,+
∞
)
解析
∵
f
(
x
)是R上的单调递增函数,
∴1-
ax
-
x
2
≤
2-
a
,
a
∈[-1,1].①
①可化为(
x
-1)
a
+
x
2
+1
≥
0,
对
a
∈[-1,1]恒成立.
令
g
(
a
)=(
x
-1)
a
+
x
2
+1,
a
∈[-1,1],
则
解得
x
≥
0或
x
≤
-1,
即实数
x
的取值范围是(-
∞
,-1]
∪
[0,+
∞
).
5.
设
y
=(log
2
x
)
2
+(
t
-2)log
2
x
-
t
+1,若
t
在[-2,2]上变化时,
y
恒取正值,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
(8,+
∞
)
解析
设
y
=
f
(
t
)=(log
2
x
-1)
t
+(log
2
x
)
2
-2log
2
x
+1,
则
f
(
t
)是一次函数,当
t
∈[-2,2]时,
f
(
t
)>0恒成立,
则
即
解得log
2
x
<-1或log
2
x
>3,
即0<
x
<
或
x
>8,
故
x
的取值范围是
∪
(8,+
∞
).
应用四 形体位置关系的相互转化
例4
(2018课标全国Ⅰ,7,5分)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
三视图如图.圆柱表面上的点
M
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
A
,圆柱表
面上的点
N
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
B
,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
M
到
N
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 )
A.2
B.2
C.3 D.2
答案
B
解析
先画出圆柱的直观图,根据题图的三视图可知点
M
,
N
的位
置如图①所示.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及
M
,
N
的位置(
N
为
OP
的四等分点)如图②所
示,连接
MN
,则图中
MN
即为
M
到
N
的最短路径.
ON
=
×
16=4,
OM
=2,
∴|
MN
|=
=
=2
.故选B.
【技法点评】
形体位置关系的转化常将空间问题平面化、不
规则几何体特殊化,使问题易于解决.同时也要注意方法的选取,
否则会跳入自己设的“陷阱”中.
6.
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
-
A
1
B
1
C
1
中,底面为直角三角形,∠
ACB
=90
°
,
AC
=6,
BC
=
CC
1
=
,
P
是
BC
1
上一动点,则
CP
+
PA
1
的最小值是
.
答案
5
解析
连接
A
1
B
,沿
BC
1
将△
CBC
1
展开,与△
A
1
BC
1
在同一个平面内,
如图,连接
A
1
C
,则
A
1
C
的长度就是所求的最小值.
通过计算可得
AB
=
A
1
B
1
=
,
A
1
B
=
,
A
1
C
1
=6,
BC
1
=2,所以
A
1
+
B
=
A
1
B
2
,则∠
A
1
C
1
B
=90
°
,又∠
BC
1
C
=45
°
,所以∠
A
1
C
1
C
=135
°
.
在△
A
1
CC
1
中,由余弦定理可求得
A
1
C
=5
.
相关文档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第二编 专题2021-04-28 15:52:5188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第二编 专题2021-04-28 01:34:12105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基础保分强化2021-04-25 23:33:0129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第二编 专题2021-04-25 19:34:5684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第二编 专题2021-04-22 19:14:3587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第二编 专题2021-04-21 19:22:16115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第二编 专题2021-04-20 23:26:0980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仿真模拟卷二2021-04-17 18:02:1866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仿真模拟卷三2021-04-15 20:02:1465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第二编 专题2021-04-15 01:30:34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