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5.50 KB
- 2021-05-19 发布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一、古诗词默写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3.强欲登高去,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影入平羌江水流
岐王宅里寻常见
无人送酒来
回乐烽前沙似雪
5.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
含有个人身世之悲,又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感慨,让人体味到那种深沉
的悲哀。
7.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诗人联想到故园开放的菊花,
表达对故乡亲人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抒写戍边战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二、古诗词赏析
(一)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9.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
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
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
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10.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抒发了诗人离乡江行时的思友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二)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寻常”“几度”各是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寻常:经常。几度:多次。这两个词体现了诗人与乐师李龟年当年正值
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12.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
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事凋敝与人生凄凉的感慨之情。
(三)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3.这首诗写了中国传统节日_________,
从本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
重阳节
九日 登高(送酒、菊)
14.“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对饱经战争忧
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以想象的手法描绘了
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断垣残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
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诗人对故
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
(四)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5.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描绘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举目远眺,高大的烽火台巍然耸立,回乐烽前的沙漠如同积雪的荒原,
烽火台上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描绘出两个比喻句“沙似雪”“月
如霜”)
16.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芦管”发出幽怨的笛声,触动征人“尽望乡”。抒发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
相关文档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92021-05-19 18:47:575页
- 2020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2021-05-19 18:45:587页
- 【语文】广东省韶关市2019-2020学2021-05-19 18:45:3012页
- 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2020学年2021-05-19 18:45:2912页
-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1-05-19 18:45:2214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组歌 雨之歌 (282021-05-19 18:44:5314页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为中2021-05-19 18:44:3438页
- 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2021-05-19 18:44:157页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检测卷2021-05-19 18:43:5619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马 说 (9)_鲁教2021-05-19 18:43:39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