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50 KB
- 2021-05-19 发布
1.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指一个种群中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B.生物个体总要死亡,基因库却可随着生殖世代延续
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D.基因突变可以改变种群基因库的组成
答案:C
2.某植物种群中,r 基因纯合的个体不能存活。已知该种群的
基因型分别为 YYRR、YyRR、yyRR、YYRr、YyRr、yyRr,它们
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 30%、20%、20%、10%、10%、10%。计算 Y
和 y 的基因频率依次为( )
A.55%和 45% B.45%和 55%
C.27.5%和 22.5% D.22.5%和 27.5%
答案:A
3.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或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
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去。但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这些突变类型的
昆虫因不能飞行而避免了被风吹到海里淹死。这个事例说明( )
A.突变多数是有害的
B.突变多数是有利的
C.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并不是绝对的
D.突变的有害和有利是绝对的
答案:C
4.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中的个
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
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②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
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③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
关 ④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答案:B
5.下列不能体现生物正在进化的是( )
A.在黑褐色环境中,黑色桦尺蠖被保留,浅色桦尺蠖被淘汰
B.杂交育种通过不断地自交、筛选和淘汰使纯合矮秆抗病小麦
比例越来越高
C.杂合高茎豌豆通过连续自交,导致后代纯合子频率越来越高
D.青霉菌通过辐射诱变产生了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
答案:C
6.某动物种群中 AA、Aa 和 aa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30%,40%
和 30%,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群中 a 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
(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________、不发生
________、不发生________、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
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如果
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________(填
“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3)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
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 AA、Aa
和 aa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如果子
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其后代中 AA、Aa 和 aa
的基因型频率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解析:(1)AA、Aa 和 aa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30%,40%和 30%,
a 基因的频率为1
2
×40%+30%=50%。(2)遗传平衡满足的条件是种
群足够大、不发生基因突变、自然选择不起作用、没有迁入迁出,且
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子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50%×50%=
25%。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由于保持遗传平衡,其后代
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不会发生改变。(3)AA、Aa 和 aa 的基因型频率
分别为 30%、40%和 30%,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若某一动物
是 AA 的可能性为 30%,与之交配的动物必然是 AA。即 30%AA×
AA,子代为 30%AA;同理 30%aa×aa,子代为 30%aa;40%Aa×
Aa,子代为 40%×
1
4AA、1
2Aa、1
4aa =10%AA、20%Aa、10%aa。
该种群的子一代中 AA、Aa 和 aa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40%,20%,
40%。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不遵循遗传
平衡定律,其后代中 AA、Aa 和 aa 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
答案:(1)50% (2)足够大 基因突变(或突变) 选择 25% 不
会 (3)40% 20% 40% 会
A 级 基础巩固
1.下列对种群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空间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B.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C.一片水田中的所有鱼的总和
D.一个生态环境中有相互关系的动植物的总和
答案:B
2.下图表示某个种群基因型的组成情况,A、a 为一对等位基因。
则该种群中 a 的基因频率是( )
A.11% B.40% C.50% D.55%
答案:C
3.假设某动物种群中,最初一对等位基因 B、b 的频率为 B=
0.75,b=0.25,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 B 基因的频率不断降低,若干
代后等位基因 B、b 的频率为 B=0.25,b=0.75。下列有关叙述不正
确的是( )
A.在整个过程中,群体中基因型为 Bb 的频率变化规律是先增
大后减小
B.该动物群体发生了进化
C.等位基因 B、b 的产生来自基因突变
D.该动物群体所处的环境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D
4.对某校学生进行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780 名女生中
有患者 23 人、携带者 52 人,820 名男生中有患者 65 人。那么该群
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约为( )
A.4.4% B.5.1%
C.6.8% D.10.2%
解析:根据题意,780 名女生中有患者 23 人、携带者 52 人,因
此女性中 Xb 为:23×2+52=98;820 名男生中有患者 65 人(男性无
携带者),因此男性中 Xb 为 65,这样,该校学生中 Xb 共为:98+65
=163,该校学生中 X 染色体总数是:780×2+820=2 380,这样该
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约是:163÷2 380≈6.8%。
答案:C
5.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 A 和 a 这对等
位基因来说只有 Aa 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 A 基因频
率∶a 基因频率为_______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
一代中 AA、Aa 和 aa 的数量比为________,A 基因频率为________。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 Aa 和 aa
两 种 基 因 型 , 且 比 例 为 2 ∶ 1 , 则 对 该 结 果 最 合 理 的 解 释 是
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
Aa 和 aa 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因为该种群只有 Aa 一种基因型,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
染色体变异,该种群中 A 和 a 的基因频率均为 0.5,所以 A 基因频率∶
a 基因频率=1∶1。如果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且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
色体变异,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0.25,aa
的基因型频率也是 0.25,则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0.5,所以 AA、Aa
和 aa 的数量比为 1∶2∶1,且 A 和 a 的基因频率仍然都是 0.5。(2)
由于该种群初始只有 Aa 一种基因型,所以理论上随机交配产生的后
代中,应含有三种基因型,且比例为 1∶2∶1。但实验结果是第一代
中只有 Aa 和 aa 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 2∶1,最可能的原因是显性
基因纯合(AA)致死,从而导致子代中无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存在。子
一代中 Aa 和 aa 的比例为 2∶1,即 Aa 和 aa 的概率分别是2
3
和1
3
,所
以 A 和 a 的基因频率分别是1
3
和2
3
。如果不考虑基因纯合致死,随机
交配符合遗传平衡定律,产生的子二代中 AA=1
3
×1
3
=1
9
,Aa=
1
3
×2
3
×2=4
9
,aa=2
3
×2
3
=4
9
,所以 AA∶Aa∶aa=1∶4∶4,AA 个体致死,
所以 Aa 和 aa 的个体数量比应为 1∶1。
答案:(1)1∶1 1∶2∶1 0.5
(2)A 基因纯合致死 1∶1
B 级 能力训练
6.若选取基因型为 Aa,性别比例为 1∶1 的某种昆虫组成一个
种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 a 不利时,a 的基因频率会降为零
B.自然选择是影响基因频率的唯一因素
C.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 A 和 a 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
D.该种群随机交配一次会引起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解析: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 a 不利时,隐性性状会被淘汰,但
杂合子 Aa 不会被淘汰,所以 a 基因频率不会降为 0;影响种群基因
频率改变的因素有突变和基因重组、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等;一个
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由题意
知,该种群只有 Aa 一种基因型,随机交配一次后,子代中 AA 基因
型频率为1
4
、Aa 基因型频率为1
2
、aa 基因型频率为1
4
。
答案:D
7.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
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 A 和 a 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
群 1 的 A 基因频率为 80%,a 基因频率为 20%;种群 2 的 A 基因频
率为 60%,a 基因频率为 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
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
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是( )
A.75% B.50% C.42% D.21%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基因型频率的计算知识。根据题意可知,
合并后的种群中 A 基因频率为(80%+60%)÷2=70%,a 基因频率为
(20%+40%)÷2=30%,根据“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
的种群”可知,下一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是 2×70%×30%=42%,
故 C 项正确。
答案:C
8.现有一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
和迁出,无突变,无自然选择。种群中 A 基因频率为 80%,a 基因
频率为 20%;由于人类干扰使种群中 AA 个体 30%死亡,则该种群
中 A 的基因频率约为( )
A.24% B.56%
C.75.2% D.60.8%
解析:依题意可知,在人类干扰之前,该种群中基因型 AA 的频
率=80%×80%=64%,基因型 Aa 的频率=2×20%×80%=32%,
基因型 aa 的频率=20%×20%=4%;在人类干扰之后,该种群中的
基因型 AA∶Aa∶aa=64%×(1-30%)∶32%∶4%=11.2∶8∶1,
所以该种群中 A 的基因频率约为(11.2×2+8)÷(11.2×2+8×2+1×2)
×100%≈75.2%。
答案:C
9.如果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在某一环境中的生
存能力或竞争能力大小是 AA=Aa>aa,则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
下列能比较正确地表示 A 基因和 a 基因的频率变化的曲线是( )
解析:由题中“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大小是 AA=Aa>aa”可知,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 A 基因频率将增加,a 基因频率将减小,由于 Aa
个体生存能力较强,a 基因不会被完全淘汰。
答案:A
10.苔原狼生活在西伯利亚大草原上,它们从鼻子到尾巴长约
200 cm,体重 45~57 kg,身高 70~100 cm。与它们同时生活在大草
原上的还有马鹿,它们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
皮和果实等为食,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西伯利亚大草原上苔原狼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
因称为________。经观察,该种群中有多种基因型,分析其原因:一
是在突变过程中可以产生新的__________;二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
________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
(2)已知苔原狼有一对相对性状是由仅位于 X 染色体上的基因控
制的。从苔原狼的种群中随机抽取 100 只个体,雌雄比例为 1∶1。
测知雌性个体中基因型为 XAXA、XAXa、XaXa 的个体数依次是 25 只、
20 只和 5 只,雄性个体中 XAY 的个体有 20 只,则 A 的基因频率为
________,a 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
(3)通过对苔原狼、马鹿及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的研究,依据
________判断苔原狼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解析:(1)西伯利亚大草原上苔原狼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
全部基因统称为基因库;经观察,该种群中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
析其产生的原因:一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等位基因,二是通过有性
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而产生的。(2)从苔原狼的种群中随机抽取 100
只个体,雌雄比例为 1∶1,测知雌性个体中基因型为 XAXA、XAXa、
XaXa 的个体数依次是 25 只、20 只和 5 只,雄性个体中 XAY 的个体
有 20 只,则 A 的基因频率=25×2+20+20
50×2+50
×100%=60%,则 a 的
基因频率为 40%。(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因此通过对苔原狼、马鹿及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的研究,依据基因
频率是否发生变化判断苔原狼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答案:(1)基因库 基因 基因重组 (2)60% 40% (3)基因频
率是否发生变化
11.某地一年生的某种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 aa,开白色花。
有一年,洪水冲来了许多 AA 和 Aa 种子,开红色花。不久群体基因
型频率变为 55%AA、40%Aa、5%aa。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洪水冲来了许多 AA 和 Aa 种子后,该群体的 A 和 a 基因频率
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发洪水后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了,这
________(填“是”或“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若这一地区没有给这种植物传粉的昆虫,所有植物一般都是
自花传粉。在 3 代自交后,群体中 AA、Aa、aa 的频率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在这三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这种植物靠当地的一种昆虫传粉,且色彩鲜艳的红花更能
吸引昆虫,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该环境中的繁殖能力强弱表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图中能比较准确地表示 A 和 a 基
因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比例变化情况的是( )
解析:(1)发洪水后,A 的基因频率=55%+40%×1
2
=75%;a
的基因频率=5%+40%×1
2
=25%,发洪水后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
了,这是迁移的结果,而不是自然选择因素在起作用。(2)所有植物
一般都是自花传粉。在 3 代自交后,AA 的基因型频率=55%+40%
×1
4
+40%×2
4
×1
4
+40%×2
4
×2
4
×1
4
=72.5%,aa 的基因型频率=5%
+40%×1
4
+40%×2
4
×1
4
+40%×2
4
×2
4
×1
4
=22.5%。Aa 的基因型频
率为5%。A、a基因频率分别是A=72.5%+5%×1
2
=75%,a=25%;
由于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所以生物并未发生进化。(3)色彩鲜艳
的红花更能吸引昆虫,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该环境中的繁殖能力强
弱表现为:AA=Aa>aa,那么,经过长期选择,A 基因频率会不断
增加,而 a 基因频率会不断减小,但因为 AA 的繁殖能力等于 Aa,
故 a 基因不会消失。
答案:(1)75% 25% 不是 (2)72.5%、5%、22.5% 没有 该
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3)AA=Aa>aa A
C 级 拓展提升
12.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 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
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图所示。回答下列
问题:
(1)将植物 a 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
种的种群 a、b 和 c 之间形成____________,种群 b 和种群 c 个体之
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了________。
(2)在对 b 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 DD 和
dd 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10%和 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
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 DD 和 dd 的
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4%和 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
生了进化?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物
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解析:(1)将植物 a 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
一个物种的种群 a、b 和 c 之间形成地理隔离。种群 b 和种群 c 个体
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了生殖隔离。(2)
原来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D=10%+1
2
×20%=20%,d=70%+1
2
×
20%=80%;第二年种群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D=4%+1
2
×32%=
20%,d=80%;由于基因频率没有改变,所以生物并未发生进化。
(3)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突
变和基因重组、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答案:(1)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2)没有 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
有发生变化 (3)种群 自然选择 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和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