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0 KB
- 2021-05-19 发布
第二节 离子反应
考纲定位
全国卷5年考情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4.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2017年:Ⅰ卷T26(4)、T27(2);Ⅱ卷T26(4);Ⅲ卷T13、T27(3)
2016年:Ⅰ卷T27(2)(4);Ⅱ卷T28;Ⅲ卷T28(1)
2015年:Ⅰ卷T27;Ⅱ卷T12
2014年:Ⅰ卷T27(1);Ⅱ卷T27(3)
2013年:Ⅰ卷T27(2);Ⅱ卷T27(1)(2)、T10
考点1| 电解质的分类和电离
(对应学生用书第19页)
[考纲知识整合]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分类依据
(2)电解质的强弱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如HNO3、NaOH、CaCO3等。
—弱酸、弱碱和水,如乙酸、一水合氨等。
2.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能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①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中,用“===”连接,弱电解质(包括弱酸的酸式酸根)的电离方程式中,用“”连接。
如Na2SO4:Na2SO4===2Na++SO;
HClO:HClOH++ClO-。
②多元弱酸的电离分步书写,多元弱碱的电离一步写出。
如H2CO3:H2CO3H++HCO,
HCOH++CO;
Fe(OH)3:Fe(OH)3Fe3++3OH-。
③酸式盐的电离:一元强酸酸式盐与一元弱酸酸式盐的阴离子不同。
如NaHSO4溶液中:NaHSO4===Na++H++SO;
NaHCO3溶液中:NaHCO3===Na++HCO,
HCOH++CO;
NaHSO4熔化:NaHSO4===Na++HSO。
④两性氢氧化物[Al(OH)3]的电离
Al3++3OH-Al(OH)3H++AlO+H2O。
3.熟记常见酸、碱的强弱
ⅠA
除LiOH外其余都是强碱
ⅡA
除Mg(OH)2、Be(OH)2外其余都是强碱
ⅢA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ⅣA
H2CO3、H2SiO3均为弱酸
ⅤA
强酸:HNO3;中强(或弱)酸:HNO2、H3PO4
ⅥA
强酸:H2SO4;弱酸:H2SO3、H2S
ⅦA
强酸:HCl、HBr、HI、HClO4等;
弱酸:HF、HClO等
过渡元素中常见的弱碱
Fe(OH)3、Fe(OH)2,Cu(OH)2等
4. 金属导电与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理比较
(1)金属导电是由于自由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移动。温度升高,金属阳离子振动幅度增大,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阻力增大,金属导电性减弱。
(2)电解质溶液之所以导电,是由于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和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联系,取
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和离子的电荷数。但温度升高时,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增大,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会增强。
[高考命题点突破]
命题点1 强弱电解质与导电性判断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金属能导电,所以金属是电解质
(2)Cl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l2是电解质
(3)硫酸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所以稀硫酸是强电解质
(4)S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2、NH3均是电解质
(5)BaSO4的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故它是弱电解质
(6)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多种共价化合物分子
(7)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8)电解质溶液之所以导电,是由于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升温,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增强
【答案】 (6)(8)
2.下列变化过程导电性增强的是( )
A.0.1 mol/L的CH3COOH溶液适当加热升温
B.0.1 mol/L的H2SO4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Ba(OH)2溶液
C.0.1 mol/L的稀盐酸逐滴加入0.1 mol/L NaOH溶液
D.0.1 mol/L的Ba(OH)2溶液通入少量CO2气体
A [A项,加热促进CH3COOH的电离,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B项,因为2H++SO+Ba2++2OH-===BaSO4↓+2H2O,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减弱;C项,离子个数基本不变,但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减弱;D项,因为Ba2++2OH-+CO2===BaCO3↓+H2O,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减弱。]
(1)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如固态NaCl、液态HCl等;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铁、铝等金属单质。
(2)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如金刚石、单质硫等一些非金属单质。
(3)强电解质溶液的
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弱,如极稀的NaCl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如浓氨水的导电能力。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电荷浓度的大小,电荷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4)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一定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5)电解质一定是指自身电离生成离子的化合物,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离子不是它自身电离产生的,不属于电解质,如CO2、SO2、NH3、SO3等非电解质,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H2CO3、H2SO3、NH3·H2O、H2SO4自身能电离,是电解质。
命题点2 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书写
3.下列物质在指定条件下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2CO3溶于水:Na2CO3===Na+CO
B.Al(OH)3酸式电离:Al(OH)3===AlO+H2O+H+
C.NaHS溶于水HS-的电离:HS-+H2OH2S+OH-
D.NaHSO4加热熔化:NaHSO4===Na++HSO
D [A项应为Na2CO3===2Na++CO;B项应用可逆号;C项是HS-的水解。]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HCO3是强电解质,故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
+CO
B.室温下,0.1 mol/L的BOH溶液的pH=11,则BOH的电离方程式为
BOHB++OH-
C.25 ℃ NaA溶液的pH>7,则HA的电离方程式为HA===H++A-
D.CaCO3的饱和水溶液导电性很弱,故CaCO3的电离方程式为CaCO3
Ca2++CO
B [A项,HCO不完全电离,NaHCO3电离应分步书写;B项,BOH为弱碱,可逆电离;C项,HA为弱酸,可逆电离;D项,CaCO3难溶,但属于强电解质,全部电离。]
1.(2018·郑州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三氧化硫是电解质
B.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的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强
C.NaHSO4在水溶液里及熔融状态下均可电离出Na+、H+、SO
D.NH3属于非电解质,但其水溶液能够导电
D [A项,SO3为非电解质;B项,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有关与离子数目无直接关系;C项,NaHSO4在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出H+、SO。]
2.同一温度下,强电解质溶液a、弱电解质溶液b、金属导体c三者的导电能力相同,若升高温度后,它们的导电能力强弱顺序是( )
A.b>a>c B.a=b=c
C.c>a>b D.b>c>a
A [升高温度,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弱电解质溶液中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增大,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金属导体的电阻变大,导电性减弱。]
考点2| 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对应学生用书第21页)
[考纲知识整合]
1.离子反应的本质及条件
(1)离子反应的本质:反应物中某些离子的浓度减小。
(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①复分解反应类型
②氧化还原反应类型
强氧化性物质+强还原性物质→弱氧化性物质+弱还原性物质
a.FeCl3溶液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
b.MnO2与浓HCl反应制Cl2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
2.离子方程式
(1)书写步骤
(以CuSO4和NaOH反应为例)
(2)含义
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如H++OH-===H2O可以表示盐酸与NaOH反应,也可表示强酸与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H2O的一类反应。
3.离子方程式书写时的“拆写”原则
(1)易溶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写离子形式。
(2)酸式盐
①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拆开,如HCO、HS-、HSO等。
②强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如HSO)在水溶液中写成拆分形式,如NaHSO4应写成Na+、H+和SO;而在熔融状态下HSO不能拆开,应写成Na+和HSO。
(3)微溶物:对于反应物,是否写离子形式由其是否为溶液状态决定。如石灰乳写化学式Ca(OH)2,澄清石灰水写成Ca2+、OH-;对于生成物,一般写化学式,如生成CaSO4时不能写成Ca2+或SO。
(4)固体之间的反应、浓硫酸(或浓磷酸)与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电离出自由离子,所以不写离子方程式。如:
Ca(OH)2(s)+2NH4Cl(s)CaCl2(s)+2NH3↑+2H2O
[高考命题点突破]
命题点1 与量无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非氧化还原反应 【导学号:97500026】
(1)(2017·全国Ⅰ卷)钛铁矿(主要成分FeTiO3,Ti为+4价)加盐酸“酸浸”
后钛主要以TiOCl的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7·全国Ⅰ卷)铵盐溶液注入NaOH溶液中并加热:__________________。
(4)AlCl3溶液与足量氨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a2SO3溶液呈碱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氨气通入稀H2SO4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Al2O3溶于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FeTiO3+4H++4Cl-===Fe2++TiOCl+2H2O
(2)Cu2++SO+Ba2++2OH-===BaSO4↓+Cu(OH)2↓
(3)NH+OH-NH3↑+H2O
(4)Al3++3NH3·H2O===Al(OH)3↓+3NH
(5)SO+H2OHSO+OH-
(6)NH3+H+===NH
(7)Al2O3+2OH-===2AlO+H2O
2.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
(1)(2015·全国Ⅱ卷)ClO2与KI、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6·全国Ⅱ卷)向盛有H2O2的溶液的试管中加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为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4·全国Ⅱ卷)PbO2可由PbO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NO2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Na2O2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足量Cu投入一定量的浓HNO3中,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ClO2+10I-+8H+===5I2+2Cl-+4H2O
(2)2Fe2++H2O2+2H+===2Fe3++2H2O
(3)PbO+ClO-===PbO2+Cl-
(4)Cl2+2OH-===Cl-+ClO-+H2O
(5)2Al+2OH-+2H2O===2AlO+3H2↑
(6)3NO2+H2O===2H++2NO+NO
(7)2Na2O2+2H2O===4Na++4OH-+O2↑
(8)Cu+4H++2NO===Cu2++2NO2↑+2H2O
3Cu+8H++2NO===3Cu2++2NO↑+4H2O
(1)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用“”,不用“↓”“↑”,若相互促进的完全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用“===”“↓”“↑”。
(2)溶液中铵盐与碱反应加热放出NH3,不加热写NH3·H2O。
(3)浓盐酸、浓HNO3在离子方程式中写离子符号,浓H2SO4保留化学式。
(4)单质、氧化物保留化学式。
命题点2 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类型1 连续反应型
3.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
(1)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NaAlO2
溶液中通入少量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向稀HNO3中加入足量铁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SO2+OH-===HSO
(2)Al3++4OH-===AlO+2H2O
(3)AlO+H++H2O===Al(OH)3↓
(4)2AlO+CO2+3H2O===2Al(OH)3↓+CO
(5)CO+H+===HCO
(6)8H++2NO+3Fe===3Fe2++2NO↑+4H2O
(1)CO2(或SO2、H2S)参与的离子反应,CO2(或SO2、H2S)少量时生成正盐,过量或足量时生成酸式盐。
(2)Al3+(或AlO)中加强碱(或强酸),强碱(或强酸)少量生成Al(OH)3沉淀,强碱(或强酸)过量生成AlO(或Al3+)。
(3)CO中逐滴加强酸,强酸少量生成HCO,强酸过量生成CO2。
(4)Fe与HNO3的反应,Fe少量生成Fe3+,Fe过量生成Fe2+。
类型2 酸式盐与碱反应型
4.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NaHCO3溶液与少量Ca(OH)2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HCO3溶液与过量Ca(OH)2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a(HCO3)2与过量NaOH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a2++2OH-+2HCO===CaCO3↓+CO+2H2O
(2)HCO+OH-+Ca2+===CaCO3↓+H2O
(3)Ca2++2HCO+2OH-===CaCO3↓+CO+2H2O
(1)根据相对量将少量物质定为“1 mol”,若少量物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离子参加反应,则参加反应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与物质组成之比相符。
(2)依据少量物质中离子的物质的量,确定过量物质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
类型3 反应程度型
5.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向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Al3+刚好沉淀完全________________。
(2)向NaH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Al3++3SO+3Ba2++6OH-===2Al(OH)3↓+3BaSO4↓
(2)2H++SO+Ba2++2OH-===2H2O+BaSO4↓
(1)设被滴加的定量物质为“1”。
(2)根据设定的定量物质的离子量和反应进行的程度确定变量物质中离子的量,然后确定产物及其量。
(3)最终观察配平离子方程式。
类型4 反应顺序竞争型
6.非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 【导学号:97500027】
(1)NH4HCO3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含有OH-、CO、AlO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含HCl和NH4Al(SO4)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NaOH溶液,
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量关系如图所示,依据反应的“先后顺序”写出下列各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OA”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B”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C”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CD”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HCO+OH-===CO+H2O
(2)OH-+H+===H2O AlO+H++H2O===
Al(OH)3↓ CO+H+===HCO HCO+H+===H2O+CO2↑ Al(OH)3+3H+===Al3++3H2O
(3)H++OH-===H2O Al3++3OH-===Al(OH)3↓ NH+OH-===NH3·H2O Al(OH)3+OH-===AlO+2H2O
7.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
(1)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含有1 mol FeBr2溶液中通入1 mol Cl2充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I-+Cl2===I2+2Cl-
(2)2Fe2++2Br-+2Cl2===2Fe3++Br2+4Cl-
第一步:确定反应的先后顺序:(氧化性:HNO3>Fe3+,还原性:I->Fe2+>Br-)。如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I-先与Cl2发生反应。
第二步:根据用量判断反应发生的程度,如少量Cl2与FeI2溶液反应时只有I-与Cl2反应:2I-+Cl2===2Cl-+I2。
足量Cl2与FeI2溶液反应时溶液中的I-和Fe2+均与Cl2发生反应:2Fe2++4I-+3Cl2===2Fe3++2I2+6Cl-。
第三步:用“少量定1法”书写离子方程式,即将“量”
少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进行书写。
命题点3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5I-+IO+3H2O===3I2+6OH-
B.向(NH4)2Fe(SO4)2稀溶液中加一定量NaOH溶液:NH+2Fe2++5OH-
===NH3·H2O+2Fe(OH)2↓
C.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D.将少量SO2通入NaClO溶液中:SO2+H2O+2ClO-===SO+2HClO
B [KIO3与KI在酸性溶液中反应不会生成OH-,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IO+5I-+6H+===3I2+3H2O,A项错误。NH3·H2O为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书写,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C项错误。HClO能氧化SO,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O2+H2O+ClO-===SO+Cl-+2H+,D项错误。]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在NH4Al(SO4)2溶液中滴加少量烧碱溶液:Al3++4OH-===AlO+2H2O
B.在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OH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盐酸:CO+
OH-+2H+===HCO+H2O
C.在Mg(HCO3)2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澄清石灰水:Mg2++2HCO+2Ca2++
4OH-===Mg(OH)2↓+2CaCO3↓+2H2O
D.在Fe(NO3)2稀溶液中滴加少量NaHSO4溶液:Fe2++NO+2H+===Fe3+
+NO2↑+H2O
C [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之前,铵根离子与碱反应,A错误;H+与碳酸氢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与稀硝酸反应时生成NO,D错误。]
(1)“原理陷阱”——离子反应应符合客观事实,而命题者往往设置不符合“反应原理”的陷阱。
(2)“拆分陷阱”——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中,常常设置物质是否能“拆分”,氧化物、弱电解质、沉淀、酸式酸根在离子方程式中均不能拆分。
(3)“守恒陷阱”——离子方程式除符合质量守恒外,还应符合电荷守恒,即离子方程式两边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
(4)“量比陷阱”——在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中,学生往往忽略相对量的影响,命题者往往设置“离子方程式正确,但不符合相对量”的陷阱。突破“陷阱”的方法一是审准“相对量”的多少,二是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该量。
(5)“符号陷阱”——“===”“”“↑”“↓”等符号的使用是否恰当。
考点3| 溶液中的离子共存
(对应学生用书第23页)
[考纲知识整合]
1.离子不能共存的4个角度
(1)因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①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
Ba2+、Ca2+与SO、CO、SO等不能大量共存;Ag+与SO、CO、Cl-等不能大量共存;OH-与Mg2+、Ca2+、Al3+、Mn2+、Fe2+、Cu2+等不能大量共存;HCO与AlO不能大量共存。
②生成难电离或易挥发的物质。
H+与OH-、CO、HCO、SO、HSO、F-、CH3COO-、S2O等不能大量共存;OH-与H+、NH、Mg2+等阳离子及HCO、HSO等弱酸的酸式酸根不能大量共存。
(2)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ClO-、NO(H+)、MnO(H+)与S2-、I-、SO、Fe2+等,Fe3+与S2-、I-等不能大量共存。
(3)因发生强烈水解相互促进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Al3+与CO、HCO、SO、HSO、S2-、HS-等,Fe3+与CO、HCO等不能大量共存。
(4)因发生络合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Fe3+与SCN-、Ag+与NH3·H2O等不能大量共存。
2.溶液酸碱性的描述
(1)常见表示溶液呈酸性的描述。
①常温下pH=1的溶液;②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③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④c(H+)=1×10-2 mol·L-1的溶液。
(2)常见表示溶液呈碱性的描述。
①常温下pH=14的溶液;②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③使酚酞变红的溶液;④c(OH-)=0.1 mol·L-1的溶液。
(3)常见表示溶液既可能呈酸性又可能呈碱性的描述。①与铝粉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②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OH-)=1×10-12 mol·L-1的溶液;③与NH4HCO3反应能产生气体的溶液。
[高考命题点突破]
命题点 溶液中离子共存问题的分析
1.(2018·上饶模拟)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酸性溶液中:Fe2+、Al3+、NO、Cl-、I-
②pH=13的溶液:Na+、CO、SO、AlO、S2-
③水电离出来的c(H+)=10-13 mol/L的溶液:NH、K+、NO、S2O
④加入铝片能放出H2的溶液:Na+、HCO、Cu2+、SO
⑤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Cl-、NO
A.①② B.②③
C.②④⑤ D.②⑤
D [①酸性条件下Fe2+、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酸性条件下I-、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一定不能共存,故①错误;
②pH=13的溶液显碱性,该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不反应,则能共存,故②正确;
③水电离出来的c(H+)=10-13 mol/L的溶液,为酸性或碱性溶液,碱性溶液中OH-与N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酸性溶液中H+与S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故③错误;
④加入铝片能放出H2的溶液,为酸或强碱溶液,HCO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则一定不能共存,故④错误;
⑤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显酸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一定能共存,故⑤正确。]
2.下列各组中粒子能大量共存,且当加入试剂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选项
粒子组
加入试剂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Fe3+、I-、Cl-
NaOH溶液
Fe3++3OH-=== Fe(OH)3↓
B
K+、NH3·H2O、CO
通入少量CO2
2OH-+CO2=== CO+H2O
C
H+、Fe2+、SO
Ba(NO3)2溶液
SO+Ba2+=== BaSO4↓
D
Na+、Al3+、Cl-
少量澄清石灰水
Al3++3OH-=== Al(OH)3↓
D [A.Fe3+、I-、Cl-中,Fe3+、I-不能共存,A错误;B.K+、NH3·H2O、CO能够共存,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H3·H2O+CO2===2NH+H2O+CO,B错误;C.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共存有氧化性,能够氧化亚铁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全,C错误;D.Na+、
Al3+、Cl-能够共存,加少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D正确。]
3.实验室欲配制一种仅含五种离子(水电离出的离子可忽略)的混合溶液,且在混合溶液中五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下面四个选项中能达到此目的的是( ) 【导学号:97500028】
A.Fe2+、K+、[Fe(CN)6]3-、NO、Cl-
B.Fe2+、H+、Br-、NO、Cl-
C.K+、NH、SO、NO、Cl-
D.Fe3+、K+、Cl-、SO、NO
D [A项,Fe2+与[Fe(CN)6]3-反应且电荷不守恒;B项,Fe2+与H+、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电荷不守恒。]
(2018·郑州一模)下列各组离子或分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弱碱性溶液中:Na+、K+、Cl-、HCO
B.中性溶液中:Fe3+、Al3+、NO、Cl-、SO
C.1.0 mol·L-1的Na2CO3的溶液中:NH、SO、Cl-、SO2
D.水电离的c(H+)=10-12 mol·L-1的溶液中:Cl-、CO、NO、SO
A [B项,Fe3+、Al3+在中性溶液中形成沉淀;C项,Na2CO3与SO2在水中能反应;D项,c(H+)H2O=10-12 mol/L的溶液可能是酸或碱溶液,CO、SO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
(1)溶液无色说明溶液中不存在大量的Cu2+、Fe2+、Fe3+、MnO、Fe(SCN)2+、Cr2O、CrO等。
(2)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可能呈强碱性或酸性。
(3)25 ℃时,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说明溶液可能呈酸性或碱性。
(4)溶液中含有NO(H+)、ClO-、MnO、H2O2、Fe3+说明溶液具有强氧化性。
(5)溶液中含有S2-、SO、I-、Fe2+、SO2说明溶液具有还原性。
(6)溶液中含有HCO、HSO、HS-时溶液不能呈强酸或强碱性。HCO、HS-可存在于弱碱性溶液中,HSO可存在于弱酸性溶液中。
相关文档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常用计2021-05-19 14:15:469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能与热2021-05-13 01:09:447页
- 山西专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2021-05-12 22:14:3911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及2021-05-12 21:58:3215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常2021-05-12 21:52:1611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仪2021-05-12 19:45:389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2021-05-12 13:06:549页
-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高考化学一轮复习2021-05-12 12:14:174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的2021-05-12 01:46:3512页
-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键 分2021-05-11 22:29:4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