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9 MB
- 2021-05-19 发布
中国的四大地理分区
学习目标
1.
掌握
不同区域
自然环境特征、
人类活动的差异
。不同
发展阶段地理
环 境
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
区域
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
第
1
讲 中国的主要地区
知识梳理
区域地理 第二章 中国地理
(1)
位置范围:
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
秦岭
、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2)
地形区:
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
c
黄土高原
。
图
中
a
三江平原、
b
松嫩平原。
(3)
气候:
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从南
向北
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大部分属
于
半湿润地区,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
(4)
农业:
多为旱地,以小麦、大豆为主,
一年
一熟或两年三熟
。
知识梳理
微专题一 北方地区
(
5)
资源: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图中
d
鞍山铁矿
,
e
大同煤矿,
f
胜利油田,
g
大庆油田。
(6)
工业: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
京津唐
工业基地
,重工业基地
——
辽中南工业基地。
城市工业
g
石油
工业
、
h
机械制造工业。
(7)
交通:
经过济南的南北铁路
干线
是
京沪
线
,
经过石家庄
的南北
铁路
干线是京广线。
(8)
城市:
图中的
h
长春,
i
太原。
知识梳理
微专题一 北方地区
知识梳理
微专题一 北方地区
气候
地形
河流
资源
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
水量小、季节变化大、汛期短、含沙量大,东北地区有春汛和夏汛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区;
水资源不足
;
煤、石油、天然气常规能源充足,铁矿丰富
区域定位
知识梳理
微专题一 北方地区
人文地理特征
农业
旱地农业,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
三
熟或一年两熟
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谷子及温带
水果
工业
辽中南
重工业与
京津唐
综合性工业基地
形成环
渤海工业带;山西能源基地
居民
生活
主食为
面食
,房屋墙厚防寒保暖,交通以铁路、公路为主,冬季溜冰
生态
问题
华北旱涝、盐碱、风沙;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东北平原黑土
流失
、
湿地
破坏
题组训练
(2013•
北京文综
)
读图,回答
1-3
题。
考
向一
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
图
中
(
)
A
.
甲
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
地方
B
.
夏至
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
.
大兴安岭
为内、外流区
分水岭
D
.
松花江
干流有凌汛
现象
2
.
东北平原
(
)
A
.
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
.
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
.
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
.
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
基地
3. 20
世纪
50
-
70
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
(
)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
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
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题组训练
考
向一
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13•
北京文综
)
读图,回答
1-3
题。
题组训练
读“我国某区域≥
10℃
积温分布图”,回答
4-5
题。
考
向
二 华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环境问题
4.
主要制约图中甲所在地形区农业发展的因素有
(
)
①
台风 ②旱涝 ③风沙
④
滑坡 ⑤盐碱
A.
①②③
B.
③
④⑤
C.
①③⑤
D
.
②③⑤
题组训练
读“我国某区域≥
10℃
积温分布图”,回答
4-5
题。
考
向
二 华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环境问题
5.
下列
关于图中西部地区
地理特征
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喀斯特
发育的高原地区
B.
位于
中温带半湿润地区
C.
河流
水量较小、含沙量大
D.
位于
非季风区
(1)
位置范围:
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
—
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2)
地形:
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交错分布,图中
a
南岭
(
山脉
)
,
b
武夷山
(
山脉
)
。
(3)
气候:
大部分为亚热带、
热带季风
气候
,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4)
农业:
多水田,以种植水稻、
油菜
为主
,一年两熟至三熟
。
知识梳理
微专题二 南方地区
(
5)
资源:
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丰富。图中
e
平果铝矿,
f
铜仁汞矿
,
g
攀枝花铁矿。
(6)
工业:
h
沪宁杭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
i
珠江三角洲是以
轻工业
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
(
7)
交通:
从上海到昆明的铁路
干线是
沪杭
-浙赣-湘黔-贵昆线
;
昆明
至
南宁的铁路干线为南
昆
线
。
(
8)
城市:
图中的
c
武汉,
d
成都。
知识梳理
微专题二 南方地区
知识梳理
微专题二 南方地区
气候
地形
河流
资源
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小而分散
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水能丰富、中下游航运价值大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林业: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山区,茶、油桐、毛竹、杉树、樟树繁多;
水资源
丰富;常规能源缺乏,水能丰富,有色金属矿丰富
区域定位
人文地理特征
农业
水田农业,一年两熟到三熟,渔业发达
水稻
、油茶、甘蔗、茶叶、天然橡胶、亚热带和热带水果的重要产区
工业
长江中下游工业带;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西南地区轻纺工业和
有色金属
工业发达;“珠三角”工业基地
居民
生活
主食为
大米
;房屋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龙舟竞赛、游泳
生态
问题
洪涝灾害、水体污染、
酸雨
、“红漠化”“石漠化”
知识梳理
微专题二 南方地区
题组训练
(2013•
新课标全国文综
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
3-5
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
。
左
图
中
a
、
b
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考
向
西南地区的环境问题
(1)
读图
a
,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
题组训练
(2013•
新课标全国文综
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
3-5
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
。
左
图
中
a
、
b
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考
向
西南地区的环境问题
(1)
读图
a
,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
原因
:
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
过程:
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
(
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
地带
,
通过
地表径流和地下水
)
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
题组训练
(2013•
新课标全国文综
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
3-5
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
。
左
图
中
a
、
b
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考
向
西南地区的环境问题
(
2)
读图
b
,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
题组训练
(2013•
新课标全国文综
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
3-5
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
。
左
图
中
a
、
b
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考
向
西南地区的环境问题
(
2)
读图
b
,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
植被
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
题组训练
(2013•
新课标全国文综
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
3-5
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
。
左
图
中
a
、
b
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考
向
西南地区的环境问题
(
3)
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
。
题组训练
(2013•
新课标全国文综
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
3-5
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
。
左
图
中
a
、
b
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考
向
西南地区的环境问题
(
3)
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
。
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题组训练
(2013•
新课标全国文综
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
3-5
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
。
左
图
中
a
、
b
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考
向
西南地区的环境问题
(
4)
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题组训练
(2013•
新课标全国文综
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
3-5
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
。
左
图
中
a
、
b
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考
向
西南地区的环境问题
(
4)
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
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
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
(
有旱、雨季之分,
)
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
(1)
位置范围:
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
(2)
地形:
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图中的
a
内蒙古高原,
b
天山
(
山脉
)
,
c
塔里木盆地。
(3)
气候:
属温带
大陆性
气候
,从东向西自然
景
观
依次为草原、荒漠
草
原
、荒漠
。
知识梳理
微专题
三
西北
地区
(4)
农业:
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河西走廊
和天山山麓发展了灌溉农业;该地区为我国主要牧区,内蒙古主要为温带草原牧场,新疆为
山地
牧场
。
(
5)
资源:
本区具有全国意义
的
资源
有煤炭、石油
、
稀土
等。
(6)
城市:
d
呼和浩特
、
e
乌鲁木齐。
(
7)
交通:
第二亚欧大陆桥
的
兰新铁路
经过本区。
知识梳理
微专题
三
西北
地区
知识梳理
微专题
三
西北
地区
气候
地形
工业
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天山、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贺兰山、阴山
有利:光照充足,太阳辐射
强
不利:降水不足;严重干旱,水源有限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降水少
陇海
—
兰新工业带西段:钢铁、冶金、纺织、航天等工业部门
区域定位
农业
环境问题 :荒漠化、
沙尘暴
知识梳理
微专题
三
西北
地区
农业灌溉
灌溉农业
绿洲农业
1
.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的异同点
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水较少,不能满足农作物
生长发育需求
,采用滴灌、喷灌或河湖水灌溉
共同点:①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②干旱地区“有水就有田,无水则无地”
干旱、半干旱地区引水灌溉,如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具备完善的灌溉设施
专指干旱荒漠中,水源丰富
(
井、泉、河湖水、高山冰雪融水
)
可供灌溉的山麓地带,土壤肥沃,田野相连,或称绿洲灌溉农业
知识梳理
微专题
三
西北
地区
2
.
天山
南北的
垂直差异及原因
南坡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
——
南坡为阳坡,温度高;北坡雪线低,有森林分布
——
北坡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且为迎风坡,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形成地形雨,降水多,湿度大。
1.
影响
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土层
厚度和植被
覆盖率
B.
太阳辐射
和土层
厚度
C
.
植被
覆盖率和水分
条件
D
.
水分
条件和
太阳辐射
2
.
该
河最有可能是
(
)
A
.
塔里木
河
B
.
松花江
C
.
淮河
D
.
珠江
题组训练
考向一 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考向一 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2012·
福建文综
)
下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
(
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
)
。读图,回答
1
-
2
题。
3
.
最
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
(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4
.
该
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
)
A
.
夏季
流量小
B
.
补给
以降水为主
C
.
水量
向下游增大
D
.
径流
年际变化
小
题组训练
考向一 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下图为“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
”
,
读
图回答
3
-
4
题。
题组训练
考向二 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5
.
(
2010·
广东文综
)E
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
(
羊毛和羊绒制品
)
、煤
(
煤炭
)
、土
(
稀土
)
、气
(
天然气
)
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
)
-
(
5)
题。
材料二
2008
年
E
市规模
以上工业
增加值构成。
材料一
1990
-
2005
年
E
市
土地利用类型
变化。
题组训练
考向二 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
2)
与
1990
年相比,
2005
年该市建设用地面积
______
。对此变化合理的解释是
________________
。
(1)
该市
2005
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______
,
1990
~
2005
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______
。该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是
______________
。
(
3)
影响该市“羊”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______
。
2008
年该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
__________
。
题组训练
考向二 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
2)
与
1990
年相比,
2005
年该市建设用地面积
___
增加
___
。对此变化合理的解释是
________________
。
(1)
该市
2005
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______
,
1990
~
2005
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______
。该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是
______________
。
(
3)
影响该市“羊”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__
原料
____
。
2008
年该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
__________
。
温带草原带
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
煤炭
开采业
草地
林地
题组训练
考向二 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
4)
该市规划了一个工业园区,拟引进图中的三类工业部门,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应选择哪三类?为什么
?
5
.
(
2010·
广东文综
)E
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
(
羊毛和羊绒制品
)
、煤
(
煤炭
)
、土
(
稀土
)
、气
(
天然气
)
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
)
-
(
5)
题。
题组训练
考向二 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
4)
该市规划了一个工业园区,拟引进图中的三类工业部门,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应选择哪三类?为什么
?
三类工业部门:电力生产和供应业
(
燃气生产供应业
)
、炼焦及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 理由:①充分利用当地资源;②考虑工业部门之间的前后向联系,增加产品附加值;③共享技术及基础设施,降低成本。
5
.
(
2010·
广东文综
)E
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
(
羊毛和羊绒制品
)
、煤
(
煤炭
)
、土
(
稀土
)
、气
(
天然气
)
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
)
-
(
5)
题。
题组训练
考向二 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
5)
据报道,该市在距老城区
22km
的地方,建成了一个可以容纳
100
万人的豪华新城区,现入住人口不足
3
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5
.
(
2010·
广东文综
)E
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
(
羊毛和羊绒制品
)
、煤
(
煤炭
)
、土
(
稀土
)
、气
(
天然气
)
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
)
-
(
5)
题。
题组训练
考向二 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
5)
据报道,该市在距老城区
22km
的地方,建成了一个可以容纳
100
万人的豪华新城区,现入住人口不足
3
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①
城市规划超前;②配套设施不足;③交通不便;④居民住房购买力不足。
5
.
(
2010·
广东文综
)E
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
(
羊毛和羊绒制品
)
、煤
(
煤炭
)
、土
(
稀土
)
、气
(
天然气
)
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
)
-
(
5)
题。
(1)
位置范围:
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
(2)
地形区:
图中的
a
祁连山山脉,
b
巴颜喀拉山脉,
c
唐古拉山脉
,
柴达木盆地。
(
3)
气候:
典型特征是气温低
(
高寒
)
。
(4)
河流:
图中的
d
金沙江
,
e
黄河,
f
澜沧江。三江源
自然保护区
的
“三
江
”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
。
知识梳理
微专题四 青藏地区
(
5)
城市:
g
拉萨,
h
格尔木,
i
西宁。
(6)
交通
:
①
公路运输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
②西宁至拉萨的铁路是青藏铁路。
(7)
农业
①
高寒牧业:牦牛、藏绵羊
、
藏山羊
等优良畜种。
②河谷
农业
分布: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
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
知识梳理
微专题四 青藏地区
知识梳理
微专题四 青藏地区
气候
地形
工业
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
、喜马拉雅山
有利:日照时间
长
不利:热量不足
高山气候,气候寒冷,降水稀少
西宁
(
毛织
)
;拉萨
(
皮革、毛毯
)
;林芝
(
毛织
)
区域定位
农业
环境问题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不合理伐林、放牧、耕作,造成湿地退化
题组训练
考向一 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2010·
江苏地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甲青藏高原
降水量分布图,图
乙青藏高原
地形剖面示意图。
题组训练
考向一 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材料二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
4500
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
在
-
4°C
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
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
____________
。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________
,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________
。
题组训练
考向一 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材料二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
4500
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
在
-
4°C
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
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
____________
。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________
,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________
。
生态
破坏
题组训练
考向一 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
2)
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
________
。东南部
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
(
3)
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
________
、
________
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
。
题组训练
考向一 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
2)
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
________
。东南部
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
(
3)
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
________
、
________
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
。
降水
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
保护
水源地的生态系统
相关文档
- 2020年全国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2021-05-19 16:57:4316页
- 2020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历史试卷2021-05-19 16:57:1237页
- 工作报告之初中生社会调查报告范文2021-05-19 16:57:118页
- 初中部上学期德育工作总结范文2021-05-19 16:56:232页
- 上海中考考纲词汇 分类整理汇总2021-05-19 16:56:234页
- 2019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数学试卷2021-05-19 16:55:5926页
- 【生物】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19-22021-05-19 16:55:4916页
- 初三物理中考复习综合应用题专项训2021-05-19 16:55:2020页
-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2021-05-19 16:55:117页
- 【地理】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2021-05-19 16:54:5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