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3.00 KB
- 2021-05-19 发布
课时作业26 碰撞与冲突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恩格斯称赞某作家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该作家属于的文学流派是( C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材料“贵族阶级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上升”说明是对现实的批判,属于现实主义,故C项正确;古典主义注重理性,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充满幻想和想象,故B项错误;现代主义突出对现实的扭曲和反思,故D项错误。
2.有一文学作品中这样描写:揭露资本主义家庭关系的虚伪,提出了妇女解放问题。下列与此作品在表现形式上一致的是( B )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百年孤独》 D.《等待戈多》
解析:“揭露资本主义家庭关系的虚伪,提出了妇女解放问题”体现出现实主义强调客观地、真实地描绘社会生活,坚持批判性和揭露性的特点,根据所学可知,被誉为资本主义“百科全书”的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故B正确;A是浪漫主义作品,《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作品,排除A、C、D。
3.1830年,著名作家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问世。这一作品的标志性历史意义是( A )
A.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
B.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达到顶峰
C.法国开始出现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D.东西方文化在激烈碰撞中的发展
解析:《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著名小说,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也使司汤达成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故排除B、C、D项。
4.下图是19世纪法国画家杜米埃的代表作《三等车厢》。它反映了劳苦大众的疾苦。该作品属于( C )
4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批判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三等车厢》描述的是劳苦大众的疾苦,反映的是社会现实生活状况,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5.《安娜·卡列尼娜》与《巴黎圣母院》分别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这两种文学的相同点是 ( A )
A.揭露社会现实
B.热衷于塑造和赞美英雄人物的正面形象
C.鼓吹暴力革命
D.崇尚理性主义
解析: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之一是揭露社会黑暗,浪漫主义文学因强烈不满社会现状而萌生,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材料中的信息和求答条件不符。
6.下列哪项不是民族乐派音乐出现的背景 ( D )
A.东欧和北欧各国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B.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
C.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使自然形成的地理界线逐渐淡化
D.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在当时的流行
解析:民族乐派音乐的形成与当时的工业革命和社会密切相关。由于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外扩张的步伐,许多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同时,由于工业革命的扩展,一些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民主运动。受此影响,民族乐派音乐出现,A、B、C三项是其背景。D项错误,符合题意。
7.在莫奈的画中有如此场景:宁静的午后,深奥的黄昏,撑阳伞的美丽忧伤女子,草地上读书的少女,阳光下的田野和树林……一切都是那么优美、雅致、美妙,明亮的调子总是给人一种希望、一种慰藉。该材料体现莫奈的作品( B )
A.重在描绘山水田园风光
B.追求主观化的艺术表现
C.执着于对同一主题写生
D.采用夸张手法表情达意
解析:
4
重在描绘山水田园风光属于现实主义风格,而莫奈的作品属于印象派,排除A;材料“一切都是那么优美、雅致、美妙,明亮的调子总是给人一种希望、一种慰藉”,说明莫奈的作品追求主观化的艺术表现,故选B;C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夸张手法,排除D。
8.中外艺术作品风格常有许多相通之处。欣赏下列两幅绘画,它们的相同之处是 ( C )
A.注重写意,抒发个人主观性情
B.大胆创新,采用夸张与抽象的表现手法
C.注重写实,作品栩栩如生
D.托物言志,表达对民间疾苦的关怀
解析:从图画信息看,两幅图片都属于写实作品,故选C项,A、B、D三项属于文人作品的特点。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郡主(绮思梦达)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仆人相恋,事情败露后,父亲暴跳如雷,将仆人关入地牢,痛骂女儿不顾身份,竟与下贱的奴仆相爱。绮思梦达却宁死不屈,并愤然驳斥父亲:“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
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十日谈》
材料二: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西风颂》
材料三: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空窗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这交易划得来……”
——《欧也妮·葛朗台》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作者的什么主张?这反映了什么时代精神?(6分)
(2)指出材料二、三作品的风格。(4分)
4
(3)“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请结合材料二、三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8分)
答案:(1)主张: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时代精神:人文精神。
(2)材料二:浪漫主义。材料三:现实主义。
(3)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欧洲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的美好景象,人们普遍感到失望,对现实不满,导致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解析:第(1)问,要认真分析材料,从材料中“冲破封建门第观念”“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可得出,体现了作者追求平等,反对等级观念的主张,结合《十日谈》创作的背景可知是人文主义精神。第(2)问,根据材料内容概括其风格特点。第(3)问,要结合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政治、经济、思想发展状况来分析。
4
相关文档
- 2019-2020学年同步人教版高中历史2021-05-19 15:59:104页
- 2019届一轮复习通用版版高中地理32021-05-19 15:59:015页
- 精编高中班主任工作计划两篇(三)2021-05-19 15:54:366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2021-05-19 15:52:0413页
- 2018年《高考领航》高中地理二轮复2021-05-19 15:51:5490页
- 2020秋高中历史专题五一“神圣的中2021-05-19 15:50:2821页
- 2020-2021高中物理 《磁场》专题2021-05-19 15:45:3135页
- 高中教师述职报告(二)2021-05-19 15:44:023页
- 2020高中毕业生自我鉴定五篇2021-05-19 15:43:336页
- 【语文】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实验高中2021-05-19 15:42:07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