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 MB
- 2021-05-19 发布
www.ks5u.com
第二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热点链接】 2020年4月21日,内蒙古赤峰市出现沙尘暴,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50米。赤峰市气象台于21日8时50分发布大风黄色预警,未来12小时,赤峰市大部分地区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并可能继续伴有扬沙天气。沙尘暴形成的地貌和气象条件是什么?
提示 地貌:地形起伏小,地表多沙漠。气象条件:多大风,空气干燥。
课程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
核心素养定位
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水平1:根据地理资料,说明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的含义和分布。
水平2:根据图表资料,归纳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的景观特点。
水平3:根据图表资料,分析风沙地貌的形成条件。
水平4:根据地理资料,评价风沙地貌与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关系。
人地协调观:阐述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综合思维:分析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的形成条件。
区域认知:说明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的分布。
地理实践力:观察、模拟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的形成。
一 风沙地貌
地貌类型
分布
形成条件
常见地貌
风蚀地貌
干旱地区,在我国主要是西北地区
多沙漠和戈壁,风大而频繁
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等
风积地貌
沙漠
风沙堆积作用形成
新月形沙丘等
地区、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
1.判断正误。
(1)风沙地貌都分布在干旱地区。(×)
(2)风蚀蘑菇下部受到风的侵蚀力可能大于上部。(√)
2.有关我国西北地区风沙地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风蚀柱属于风力侵蚀地貌
B.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
C.雅丹地貌走向与主风向一致
D.沙丘陡坡是风来的方向
答案 D
解析 沙丘缓坡是风的来向。
3.风蚀地貌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提示 地表多沙漠和戈壁;风大而且频繁。
二 海岸地貌
地貌类型
常见地貌类型
海岸侵蚀地貌
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
海岸堆积地貌
海滩(砾滩、沙滩、泥滩)、沙坝
1.判断正误。
(1)海岸地貌都是海浪作用形成的。(×)
(2)海岸沙丘是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2.海岸酷似桥形、柱状的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
A.海浪侵蚀 B.海浪堆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堆积
答案 A
解析 海岸酷似桥形、柱状的地貌是海浪侵蚀形成的。
3.我国著名的沙滩风景区有哪些?
提示 山东乳山银滩风景区、海南三亚沙滩风景区等。(建议学生自己查阅)
主题探究 风沙地貌
材料一 敦煌世界地质公园,没有魔鬼的魔鬼城。
敦煌世界地质公园,也被人称作敦煌雅丹魔鬼城,千奇百怪的土堆,飞沙走石的狂风,在自然科学知识缺乏的古代,这些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貌,确实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魔鬼生活的地方。2015年9月,敦煌世界地质公园入选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成为中国境内的39处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材料二 悲凉壮观大漠古诗词。
我国有很多描写沙漠的著名诗句。漫漫黄沙悠悠古道,驼铃声声夕阳残照;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黄;沙飞朝似幕,云起夜疑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些优美的诗句描述了大漠的荒凉和壮观。表达了诗人不同的意境。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雅丹地貌属于哪种地貌类型?
(2)雅丹地貌有何特征?
(3)如何在沙漠中根据沙丘判断风向?
(4)流动沙丘给人类的生产生活会带来哪些危害?
[成果展示] (1)雅丹地貌属于风力侵蚀地貌。
(2)雅丹地貌沟槽与垄脊相间分布。走向与主风向一致。
(3)沙丘的缓坡朝向即风来的方向。
(4)流动沙丘可能掩埋道路和村庄,侵吞农田和牧场。
1.风力侵蚀地貌
(1)风力侵蚀
分布
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条件
风力大,地表沙粒多,缺少植被
过程
风带起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
危害
吹蚀土层,降低土地生产力;种植季节使种子裸露或对幼苗产生伤害;所产生的尘埃、土沙进入大气,造成环境污染
表现
风蚀蘑菇、雅丹地貌、风蚀柱、风蚀城堡等
(2)主要风力侵蚀地貌
类型
成因
特点
风蚀
蘑菇
下部遭受风沙侵蚀严重
突起的孤立岩石,上部宽大,下部窄小
雅丹
地貌
风沙沿裂隙磨蚀
沟槽与垄脊相间,走向与主风向一致
2.常见沙丘地貌
分布
干旱区
湿润区
类型
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
河滨或湖滨、海滨沙丘
过程
风力受阻挡,风速减慢,沙粒堆积,缺少植被固定后会形成流动沙丘
枯水期,河床底沙源裸露,在定向风吹拂下,受阻形成沙丘
影响
掩埋道路、村庄,侵吞农田和牧场
—
3.风力作用中风向的判定
(1)利用沙丘的坡度陡缓来确定风向
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遇到地面灌丛、岩块的阻挡,沙粒沉落,堆积形成沙丘。如果没有植被等阻滞,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动沙丘。流动沙丘的特点是单向斜层理结构,并且迎风坡平缓,背风坡陡峭,所以坡度缓的一侧为上风向。
(2)利用沉积物颗粒大小判定风向
沉积物会随着风速减弱沉积下来,颗粒大的先沉积,故在一次沉积过程中,颗粒大的一侧为上风向,如下图所示。
雅丹地貌主要表现为土墩(垄)和凹槽的组合。下图为雅丹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面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 )
①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 ②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 ③地面支离破碎 ④土墩奇形怪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省份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 )
A.山东 B.云南
C.新疆 D.广东
[科学思维] 风沙地貌的分析思路
类题透析
思路点拨
特点
根据地貌景观判断其特点。
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地面支离破碎;土墩奇形怪状。
分布
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新疆气候干旱,多雅丹地貌。
[答案] (1)D (2)C
主题探究 海岸地貌
材料一 十二使徒岩(The Twelve Apostles)位于澳大利亚坎贝尔港国家公园之中,屹立在海岸旁已有二千万年历史。因为它们的数量及形态恰巧酷似耶稣的十二使徒,人们就以圣经故事里的十二使徒为之命名。
材料二 沙滩是旅游的圣地,如我国三亚沙滩、乳山白沙滩等。沙滩往往也是儿童游玩嬉戏的场所。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十二使徒岩是哪种作用形成的?
(2)十二使徒岩会不会一直存在?
(3)沙滩是哪种作用形成的?
(4)沙滩乱堆乱挖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成果展示] (1)海浪侵蚀作用。
(2)不会一直存在。十二使徒岩受海浪侵蚀作用,会不断缩小,崩塌。海浪侵蚀也可能形成新的酷似岩石。
(3)海水沉积作用。
(4)破坏沙滩旅游环境等。
1.海蚀作用和海蚀地貌
(1)海蚀作用:包括海浪对海岸的撞击、冲刷,对海浪挟带碎屑物质的研磨,以及海水对海岸带基岩的溶蚀。
(2)海蚀地貌:海岸线在海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
(3)类型
类型
成因
海蚀穴
潮汐高潮面的海浪将海滨陆地冲淘成的槽形凹穴,沿海岸线分布
海蚀崖
海蚀穴不断扩大,导致顶部基岩崩塌而形成的陡壁
海蚀拱桥
两个方向相反的海蚀穴被蚀穿而相互连通
海蚀平台
在崖壁上不断形成海蚀穴和崩塌过程中形成
2.海积地貌
(1)成因:海积地貌是由海滨沉积物堆积而成的。海滨沉积物是海岸的松散物质,如河流冲积物、贝壳、生物残骸等,在波浪变形作用力推动下移动,被进一步研磨、分选沉积而成。
(2)分类
类型
特点
海岸类型
海滩
砾滩
海滩由物质颗粒较大的砾石组成
岩石海岸
沙滩
海滩由颗粒较小的沙粒组成
沙质海岸
泥滩
由淤泥组成
淤泥质海岸
沙坝
呈长条形堤状
沙质海岸
“蓝窗”是地中海中马耳他戈佐岛最为著名的景点,位于一个悬崖的尽头,是一个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拱门,透过拱门,游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据此完成(1)~(2)题。
(1)“蓝窗”的形成过程中,主导作用是( )
A.海水沉积 B.风力侵蚀
C.海水侵蚀 D.流水侵蚀
(2)下列地貌与“蓝窗”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沙滩 B.海蚀崖
C.风蚀柱 D.石钟乳
[科学思维] 海岸地貌的分析思路
类题透析
思路点拨
成因
海岸地区,受海水作用影响大。
“蓝窗”位于地中海,是海水侵蚀形成的。
类型
根据形态判断地貌类型,根据成因归类。
“蓝窗”为海蚀拱桥,与其属于同一类型的是海蚀崖。
[答案] (1)C (2)B
教材活动巧点拨
[教材第73页思考]
思路点拨 1.沙丘的缓坡是迎风坡,陡坡是背风坡。(标注略)
2.沙丘链延伸方向与沙丘的移动方向垂直。我国西北地区沙丘链大多沿东北—西南方向延伸。
[教材第73页活动]
思路点拨 1.沙丘所在河谷为雅鲁藏布大峡谷,但沙丘附近河床较宽广,北侧坡度较缓。
2.主要来源于附近沙洲和河滩。枯水季节沙洲和河滩裸露,被风吹起,遇到山坡阻挡沉积成沙丘。
3.沙丘应位于沙源地的下风向,由此推测该地主导风向为偏东风。
核心素养速提升
素养提升1 综合思维
下图中等高线(单位:m)示意一种堆积地貌。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貌为( )
A.三角洲 B.风蚀蘑菇
C.江心洲 D.沙丘
答案 D
解析 根据等高线形态,图示地貌为沙丘地貌。
2.图示地貌区盛行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答案 B
解析 图示地貌为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形成,在迎风坡一侧,坡度缓。结合指向标,图示区域盛行风向是西北风。
素养提升2 区域认知
读海蚀崖的形成过程图,回答1~2题。
1.按其形成过程的先后,四幅图的排列顺序应该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②① D.①④②③
答案 B
解析 在海蚀崖与高潮海面接触处,常有海蚀穴形成,海蚀穴逐渐扩大成海蚀拱桥,上部的岩石失去支撑而垮塌形成陡崖,①是海蚀穴形成前,④是形成海蚀拱桥,③②是海蚀拱桥垮塌,故B项正确。
2.下列哪个地区的沿海此类地貌较为常见( )
A.天津 B.江苏
C.上海 D.福建
答案 D
解析 海蚀崖是基岩海岸受海蚀及重力崩落作用,常沿断层节理或层理面形成的陡壁悬崖。天津、江苏、上海的沿海多为泥质海岸,无法形成海蚀崖。福建沿海多为基岩海岸,有利于形成海蚀崖。
素养提升3 地理实践力
1.归纳学校所在省级行政区主要常见地貌的表现形式。
2.找出古诗词中反映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的诗句,并说明其反映的地貌形态。
3.“天涯海角”景区有我国最为著名的海岸地貌,请上网查找相关图片和地貌名称。
4.查阅资料说明北海银滩、潮音洞的地貌类型及成因。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探究点
题号
风沙地貌
1、2、3、4、5、6、13
海岸地貌
7、8、9、10、11、12、14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地貌景观图,完成1~3题。
1.(综合思维)属于风积地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①是风蚀蘑菇,属于风力侵蚀地貌;②是沙丘,属于风力沉积地貌;③是风蚀柱,是风力侵蚀形成的地貌;④属于流水侵蚀地貌。
2.(综合思维)图①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
A.微风吹过,蘑菇拔地而起
B.潺潺流水,缓慢沉积而成
C.风力上小下大
D.风力上大下小
答案 C
解析 图①地貌是风蚀蘑菇,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力上小下大,下部不断变细。
3.(区域认知)③地貌景观常见于我国的( )
A.海南岛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准噶尔盆地
答案 D
解析 ③地貌为风蚀地貌,主要发育在我国西北地区。
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丹娘沙丘,位于高原半湿润季风区。它背倚葱茏青山,面临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据此完成4~6题。
4.(综合思维)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 )
A.流水堆积 B.风力堆积
C.冰川堆积 D.海浪堆积
答案 B
解析 丹娘沙丘位于大峡谷中,不可能是海浪堆积、冰川堆积形成,排除C、D两项;流水堆积往往形成平原,故A项错误;该地的沙丘主要是在风力作用下由沙粒聚成的沙堆,故B项正确。
5.(综合思维)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是( )
A.印度洋海滩 B.沿岸疏松的土壤
C.塔克拉玛干沙漠 D.附近沙洲和河滩
答案 D
解析 该地沙丘的外力作用为风力堆积作用,其沙源主要来自附近沙洲和河滩,D项正确;附近土壤不会形成沙丘,排除B项;距离印度洋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较远,排除A、C两项。
6.(综合思维)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 B
解析 沙丘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夏季,风力较小,降水较多,河流水位较高,沙洲、河漫滩裸露少,沙丘增长速度最小,故B项正确。
右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据此回答7~8题。
7.(综合思维)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海水侵蚀 B.风化
C.冰川侵蚀 D.流水侵蚀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鼓浪石是海浪侵蚀形成的,A项正确。
8.(综合思维)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 )
A.岩洞 B.岩礁
C.沙滩 D.海岸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岩洞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排除A项;岩礁位于或近于水面,是鱼类栖息的乐园,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排除B项;沿海沙滩是海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C项正确;海岸是海洋和陆地相互接触和相互作用的地带,主要以侵蚀作用为主,排除D项。
台湾北部海岸有一种外形奇特的烛台石,该石柱酷似烛台,顶端保留较为坚硬的“烛焰”。据此完成9~10题。
9.(综合思维)烛台石属于( )
A.河流地貌 B.喀斯特地貌
C.风沙地貌 D.海岸地貌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 ,烛台石位于台湾北部海岸,故烛台石属于海岸地貌,D项正确。
10.(综合思维)烛台石奇特外形形成的重要原因是( )
A.海浪侵蚀 B.海浪堆积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答案 A
解析 烛台石位于沿海地区,常年受海浪侵蚀作用的影响,其形态不断变化,故A项正确。
读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历史变迁图,完成11~12题。
11.(综合思维)关于杭州湾南北岸区域陆地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岸陆地变化时间晚于北岸
B.北岸陆地面积变大
C.两岸沉积作用发生时间较早
D.北岸陆地向南扩展
答案 A
解析 读图,根据图例分析,南岸陆地变化时间晚于北岸,A项正确;南岸陆地面积越来越大,北岸陆地面积越来越小,B项错误;南岸以沉积作用为主,北岸以侵蚀作用为主,C项错误;南岸陆地向北增加,北岸陆地向北退缩,D项错误。
12.(综合思维)北岸区域陆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海水沉积 D.海水侵蚀
答案 D
解析 受杭州湾潮水的影响,南岸以沉积作用为主,北岸以侵蚀作用为主。南岸陆地向北扩展,北岸海岸线向陆地退缩。故北岸区域陆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海水侵蚀,D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52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下图为一组风沙地貌景观示意图。
材料二 广西北海银滩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被称为“天下第一滩”,素有“南方北戴河”之称。右图为银滩景观图。
材料三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冰川,冬春季节河谷地带盛行强劲的西风。在中游宽阔的河谷中水流分叉成辫状,出现心滩、沙洲广布以及沙丘连绵起伏等奇特的景象。
(1)判断材料一中地貌的名称。(8分)
甲是_____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____,
丙是________________,丁是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北海银滩的地貌特点。(6分)
(3)完成材料三中沙洲的形成过程。(6分)
流域内的山地由于冰川侵蚀、风化作用覆盖有一层厚厚的风化壳;雨季通过流水________、搬运作用把泥沙带到雅鲁藏布江,在中游宽阔的河谷中,河流流速________,泥沙________形成沙洲。
(4)完成材料三中沙丘的形成过程。(6分)
在冬半年少雨季节,宽谷中泥沙沉积物出露水面,强劲的西风影响下泥沙被________;随着风力________,泥沙在河流沿岸和山坡上________,形成奇特的沙丘景观。
答案 (1)风蚀蘑菇 风蚀柱 雅丹 风蚀城堡
(2)地表平坦,沙质细腻、洁白、柔软。
(3)侵蚀 减缓 淤积
(4)搬移 减弱 沉积
解析 第(1)题,根据地貌景观图即可判断风沙地貌名称。第(2)题,根据景观图和地貌名称即可判断景观特点。第(3)题,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中沉积形成沙洲。第(4)题,沙洲在枯水季节裸露,在风力吹拂下,在两岸山麓沉积,形成沙丘。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下图为一组海岸侵蚀地貌景观图。
材料二 一位到澳大利亚旅游的游客在日记中写到:这里的十二使徒岩(下图),仿如哨兵一样站立在陡峭的石灰岩悬崖之前,守卫着澳大利亚大陆。其实它们是海边一组十二块各自独立的岩石,其数量及形态恰巧酷似耶稣十二使徒,因此就以圣经故事里的这“十二使徒”命名。这些宛如“十二使徒”的石柱群,是大自然造就出的“海岸雕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随着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十二使徒现在只余下八个……
(1)判断材料一中海蚀地貌的名称。(8分)
甲是_____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____,
丙是________________,丁是________________。
(2)使用下面关键词的序号,完成对“十二使徒岩”的形成过程的阐述(每项限填一次)。(8分)
①石灰岩 ②岩体 ③拱门 ④洞穴
“十二使徒岩”形成于海浪的侵蚀作用,在过去的1 000到2 000万年中,来自南部大洋的风暴和大风卷起的巨浪,不断地侵蚀于相对松软的________悬崖,并在其上形成了许多________,其面积不断变大,以致发展成________,并最终倒塌。结果就是今天所看到的这些形状各异、最高达45米的岩石从海岸________分离出去。
(3)推测随着时间的推移,“十二使徒岩”景区未来将会发生的变化。(10分)
答案 (1)海蚀柱 海蚀崖 海蚀拱桥 海蚀穴
(2)① ④ ③ ②
(3)由于“十二使徒岩”继续受海风、海水的侵蚀,导致“使徒岩”仍会倒塌(数量减少),被海水搬运;同时,海水不断击打、侵蚀石灰岩海岸,使其后退的过程中,又有新的“使徒岩”形成。
解析
第(1)题,根据景观图即可判断海蚀地貌名称。第(2)题,这一地区是由石灰岩组成的悬崖,然后经过海浪侵蚀形成洞穴,洞穴不断加深形成拱门,拱门最终倒塌与海岸岩体分离。第(3)题,海水还会继续侵蚀海岸,“十二使徒岩”仍会倒塌。同时,海水不断击打、侵蚀石灰岩海岸,使其后退的过程中,又有新的“使徒岩”形成。
相关文档
- 2019版高中地理《金版教程》一轮总2021-05-19 15:37:1868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2021-05-19 15:35:4915页
-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第六章第三节2021-05-19 15:34:133页
- 高中德育处工作总结(通用)2021-05-19 15:32:586页
-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汇总(精2021-05-19 15:28:2515页
- 2019-2020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必修12021-05-19 15:28:054页
- 山东省2021届高三普通高中学科兴趣2021-05-19 15:27:1613页
- 高中班级工作的自我总结 (2)2021-05-19 15:22:442页
- 高中教师实习心得体会范本三篇2021-05-19 15:19:168页
- 2020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九章静电场及2021-05-19 15:19:0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