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0.50 KB
- 2021-05-19 发布
第二单元 第 6 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
发展
|课后加餐练|
1.从罗马建城到罗马共和国初期,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
解法律。为改变这一状况而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是( )
A.“陶片放逐法” B.万民法
C.《十二铜表法》 D.自然法
解析:选 C 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故选 C
项。
2.古罗马法学家赛克斯图斯·庞甫尼乌斯说:“在我们的城市初
建之时,人民开始最初的活动,没有任何固定的法律和权利,一切由
国王专横决断”。由此出台的《十二铜表法》的深远意义是( )
A.使法律由随意走向规范 B.使罗马法趋于完备
C.缓和了平民和贵族矛盾 D.维护贵族既得利益
解析:选 A 注意限定信息“深远意义”,依据材料可以看出《十
二铜表法》的颁布有利于限制国王垄断法律,说明《十二铜表法》使
法律由随意走向规范,故 A 项正确;罗马法的完备是《民法大全》
的颁布,故 B 项错误;C 项不是深远意义,排除;D 项材料没有体现,
排除。
3.《十二铜表法》规定:“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
人的歌词的,处死刑。”这说明,古代罗马( )
A.推行严酷刑罚 B.限制言论自由
C.维护人身名誉 D.保护私有财产
解析:选 C A 项属于主观臆测,故排除;根据题目中“诽谤他
人”“侮辱他人”可知 B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以文字诽谤他人,
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的歌词的,处死刑”得出罗马法维护人身名誉,
故 C 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私有财产,故 D 项错误。
4.它“是(罗马)各族共有的法律……意味着公民与臣民之间差
别的消失;除奴隶外的自由民,已取得了私人的平等地位”。材料中
的“它”是指( )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解析:选 D 罗马习惯法在共和国时期已经被成文法所取代,材
料反映的是公民与臣民之间的差别消失,说明罗马进入帝国时代,故
A 项错误,D 项正确;《十二铜表法》、公民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
律,故 B、C 两项错误。
5.公元 1 世纪,罗马百科全书编纂者塞尔苏斯曾说:“罗马法
学昌明时期,解释法律不拘泥于文字,而按法律的精神为之。”据此
可知( )
A.当时对罗马法的法律解释具有主观性
B.万民法突破了公民法的形式主义
C.罗马法官拥有司法判决的自由裁量权
D.当时的法律条文滞后于社会发展
解析:选 B 当时对罗马法的法律解释是依据法律精神的,这具
有客观性,故 A 项错误;材料说明帝国时期的罗马法的依据是罗马
法的精神,而不是文字等形式,可见万民法突破了公民法的形式主义,
故 B 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罗马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故 C 项错误;
材料也无法体现出当时的法律条文滞后于社会发展,故 D 项错误。
6.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对婚姻的定义是“男女之间的结合,
是终身的结合,是人法和神法的结合”,这就改变了罗马法中原有的
“允许离婚,且不需要什么特别理由和手续”的现状。这一变化说明
( )
A.罗马法注重保护妇女权益
B.基督教影响了罗马法的发展
C.私有财产受到罗马法保护
D.婚姻制度逐渐走向世俗化
解析:选 B 这一规定对于长期处于夫权统治下的古罗马妇女而
言,离婚变得困难了,这并不有利于保护妇女权益,故 A 项错误;
婚姻是“人法和神法的结合”,说明基督教赋予婚姻神圣的意义,认
为婚姻具有不可拆散性,而在此之前,罗马法是允许离婚的,且不需
要什么特别理由和手续,由此可见基督教丰富了罗马法内容,故 B
项正确;C 项中的“私有财产”与材料内容没有关联,排除;D 项中
婚姻制度应该逐渐走向神圣化,排除。
7.如图所示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说明罗
马法( )
A.重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注意维护陪审法官的既得利益
C.重视协调罗马公民间的纠纷
D.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影响巨大
解析:选 C 依据材料中“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在
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等信息可以得出判决重视人的基本权
利,重视证据,而且判决还依据理性的原则而不是习俗更加符合法治
精神,这有利于协调罗马公民间的纠纷,故 C 项正确;材料不能体
现维护奴隶主阶级、陪审法官的利益,故 A、B 两项错误;材料没有
体现罗马法对欧美法律的影响,故 D 项错误。
8.今天广泛应用的许多法律专业术语,诸如“权利主体”“行
为能力”“继承权”“监护”“契约”“借贷”“租赁”等,在古罗
马社会已广泛使用。这表明古罗马法律( )
A.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B.与商业发展相适应
C.已相当成熟和完善 D.成为近代立法蓝本
解析:选 C 今天广泛应用的许多法律专业术语在古罗马社会已
广泛使用,说明古代罗马法律已相当成熟和完善,故 C 项正确。A、
B、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9.有人说,罗马法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造就罗马帝国辉煌的同
时,又设置了埋葬罗马帝国的陷阱。这里的“陷阱”是指罗马法
( )
A.固化了统治基础 B.构建了直接民主
C.存在着阶级对立 D.影响了近代法治
解析:选 C 罗马法固化了统治基础,这造就了“罗马帝国辉
煌”,不是“埋葬罗马帝国的陷阱”,故 A 项错误;构建了直接民
主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故 B 项错误;罗马法是维护统治阶级的
利益,加剧了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成为埋葬罗马帝国
的陷阱,故 C 项正确;罗马法影响了近代法治是罗马法的深远影响,
不是埋葬罗马帝国的陷阱,故 D 项错误。
10.一位美国法学家不得不承认:“尽管罗马帝国的人口或许为
5 千万,但现在有 8 亿 7 千万人生活在由罗马法所造就的体系之下。”
这表明( )
A.罗马法适用范围很广
B.罗马法影响范围很广
C.罗马法内容庞杂,成就辉煌
D.罗马法征服并控制了世界
解析:选 B 材料中的意思主要是指罗马法影响了 8 亿多人的生
活,而不是说罗马法适用于 8 亿多人,故 A 项错误;从材料中,有 8
亿 7 千万人生活在由罗马法所造就的体系之下,可以看出罗马法影响
范围很广,故 B 项正确;材料中不涉及罗马法的内容,故 C 项错误;
材料中也没有体现出罗马法控制了整个世界,故 D 项错误。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 5 世纪,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法律是一整套不成文
的习惯,被认为是罗马遗产的一部分,只适用于罗马市民。……社会
地位低下的平民鼓吹把习惯法以书面的形式固定下来,以综合的成文
规则来解决存在的疑问。这就是后来人民大会通过的《十二铜表法》。
……这种法(万民法)被认为是一切文明社会法律的一部分。这些规则
同样适用于公民和外邦人。
——摘自邓正来主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抗辩是赋予被告的一种辩护手段。因为往往会发生这种
情形,即原告所提起的诉讼本身是有合法根据的,但是对被告来说是
不公平的。因此,为驳回原诉,你有权提出基于胁迫或欺诈的抗辩,
或基于事实之抗辩。
——摘自张企秦译《查士丁尼法学阶梯》
材料三:罗马法中,诉讼的基本分类之一是对物之诉(讼)和对人
之诉(讼),……早期英国法学家了解并熟悉这种对诉讼上的划分用来
区分不同种类的财产。大致说来,土地和附于其上的权益是为不动产,
其它则可归于动产一类。……这种由诉讼种类的区分进到物本身的分
类经历了漫长的时日,而其起点为罗马法上的概念是没有疑义的。
——摘自梁治平《英国普通法中的罗马法因素》
(1)依据材料一,说明罗马法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2)材料二举出的“抗辩”理由是什么?从这一内容中可以推论
出罗马法具有哪些价值?
(3)依据材料三,指出由罗马法发展到英国普通法发生的变化是
什么?综合上述所有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罗马法的影响。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信息“习惯法”“《十二铜表
法》”“万民法”产生的不同时期,概括出罗马法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2)问,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对原告提出的诉讼不公平性进行分析;
其价值要从罗马法影响后世的角度考虑,并依据所学作答。第(3)问,
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的区别,得出发生的变化,并联系对英美等
国的法治建设所起的作用归纳其影响。
答案:(1)阶段:习惯法、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
(2)理由:对被告不公平或被胁迫、与事实不符。价值:保障被告
的基本权利、有利于用法律维护正义或社会秩序、有利于保护处于弱
势的一方。
(3)变化:诉讼由区分人和物,到对物再区分动产和不动产。影响:
罗马法对后世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罗马法有
利于形成一个相对规范的法律社会,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保
障作用。
|课后拔高练|
1.(2018·全国Ⅱ卷·32)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
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
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
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解析:选 C 题干提及平民与贵族斗争的成果主要为法律,要求
在法律上与贵族平等,并不是取消贵族特权,故 A 项错误;帝国时
期颁布的《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与题干“共和国
时期”不符,故 B 项错误;由材料“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
化在国家中了”可知经过长期斗争最终使得平民与贵族获得了平等
的法律地位,故 C 项正确;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律(公民法)主要适用于
罗马公民,罗马帝国时期法律(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
自由民,故 D 项错误。
2.(2018·海南卷·14)古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后,意大利人不能参
与罗马政治活动和担任官职,没有资格分享公有地和战利品,但却要
为罗马提供兵役,因此反抗斗争不断。这些斗争源于( )
A.公民与非公民的不平等
B.贵族世袭特权不受限制
C.公民对贵族专权的不满
D.公民利益缺乏法律保护
解析:选 A 据材料“意大利人不能参与罗马政治活动和担任官
职,没有资格分享公有地和战利品”,可得出意大利人作为非公民,
与罗马公民不平等,故 A 项正确;这些斗争源于罗马法只保护罗马
公民,外邦人非公民得不到保护,与贵族世袭特权无关,故 B 项错
误;材料反映出罗马公民与外邦人非公民的矛盾,与公民和贵族的矛
盾无关,故 C 项错误;这些斗争源于非公民利益缺乏法律保护,故 D
项错误。
3.(2016·全国Ⅰ卷·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
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
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
是,罗马法( )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解析:选 A 罗马法“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反映出罗马法对
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的影响,是其立法和司法的基础,故 A 项正确;
行为规范有法律约束和道德约束等,题干只涉及法律,故 B 项错误;
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在于其法律制度,而不是民主制度,古希腊的雅
典对后世的影响才是民主制度,故 C 项错误;罗马法对近代欧洲的
法律和反封建斗争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并不能就此判断它不断地改变
欧洲历史发展方向,这种说法过分夸大了罗马法的影响,故 D 项错
误。
4.(2015·全国Ⅰ卷·32)下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
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
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解析:选 C 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双眼蒙布体现的是司法公正的原
则,法官审案主要依据法律判断,而非道德良知,故 A 项错误;法
官审案侧重听取证人证言,并不能保证司法公正,故 B 项错误;正
义女神双眼蒙布体现出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
以洞察事实真相,来作出公正的判决,故 C 项正确;法官审案遵从
民众意愿,也不能保证司法公正,故 D 项错误。
5.(2014·全国Ⅱ卷·32)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
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
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
当时(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解析:选 B 《十二铜表法》是贵族制定并颁布的,故 A 项错误;
材料说明罗马平民通过拒绝作战的方式迫使贵族做出让步,促使《十
二铜表法》制定,这反映了平民通过有效方式为自己争取权益,故 B
项正确;《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即平民的
斗争起了决定作用,故 C 项错误;平民与贵族分属于被统治阶级和
统治阶级,其政治诉求具有较大差异,故 D 项错误。
相关文档
-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4章万有引力定律2021-05-19 13:47:188页
- 江苏省盐城中学2020届高三5月检测2021-05-19 13:42:5829页
-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2021-05-19 13:41:3024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静电2021-05-19 13:36:2010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政治生活综2021-05-19 13:27:217页
-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2021-05-19 13:26:1921页
- 丽水市松阳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2021-05-19 13:25:5115页
-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2021-05-19 13:22:3514页
- 2019-2020学年浙江省丽水四校高一12021-05-19 13:14:2110页
- 【地理】广东省珠海市2019-2020学2021-05-19 13:11:06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