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3 MB
- 2021-05-19 发布
高三地理第 1 页(共 10 页) 高三地理第 2 页(共 10 页)
考
生
须
知
丰台区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 三 地 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45 分)
2021. 01
1. 据图可知,
A.0~1975 年间,我国人口增长迅速
B.0~2010 年间,1975 年的新生儿数量最多
C.5~1995 年间,少年儿童数量变化与计划生育政策密切相关
D.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少年儿童数量将远少于 2010 年
2.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可以
①全面查清中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城乡住房等方面情况
②利用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确定调查对象的具体位置
③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④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实施“藏粮于地”战略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
措之一。图 2 表示1949~2016 年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读图,回答第3、4 题。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
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小题 3 分,选对一项得 3 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
分。)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从 2020 年 11 月 1 日到 12 月 10 日进行入户登记。图 1 为
1950~2010 年我国少年儿童数量及占比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第 1、2 题。
图 2
3.1949~2016 年间,我国粮食
A.播种面积持续减少 B.单位面积产量加速上升
C.进口数量不断下降 D.总产量总体呈增加趋势
4.我国“藏粮于地”的有效途径有
①扩大耕地面积 ②建设高标准农田 ③治理农田环境污染 ④增加劳动力投入
图1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
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
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
2. 本次考试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以正确填涂
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
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 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
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 本试卷满分共 100 分,作答时长 90 分钟。
高三地理第 3 页(共 10 页) 高三地理第 4 页(共 10 页)
成
衣
生
产辅料
后整理染色
色
匹
织
染
布
布
色
纺
纱
白
纱
织造纺纱
我国东部某纺织企业以其深耕多年的新疆为中心布局棉花全产业链,并在越南也新
建有生产基地。图 3 为棉花全产业链生产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第 5、6 题。
节能服务
下游中游上游
天然纤维
棉花
化学纤维
高三地理第 3 页(共 10 页) 高三地理第 4 页(共 10 页)
品牌服务
家纺
技术研发
图 3
5.该棉花全产业链生产模式
①属环境友好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②产品创新性强,附加值较高
③生产制造过程分散,市场竞争力较弱 ④可提供稳定就业机会,吸引大城市人口迁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与越南相比,以新疆为中心布局的棉花全产业链
①地处“一带一路”沿线,距离国际市场更近 ②棉花资源丰富,品质好
③棉花产业基础好 ④发展受水资源制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农牧交错带指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草原牧区相连接的半干旱生态过渡带。图 4 为
我国农牧交错带分布图。据此,回答第 7~9 题。
图 4
7. 农牧交错带有很强的过渡性,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过渡性表现为
①高原地形向平原地形过渡 ②半干旱区向半湿润区过渡
③荒漠景观向草原景观过渡 ④人口稀疏区向密集区过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 农牧交错带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
①耕地减少 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荒漠化 ④物种多样性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在农牧交错带,宜
A.退耕还牧,扩大载畜量 B.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退耕还林,大量植树造林 D.发展草、粮轮作,提高土壤肥力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在平原上有许多起伏和缓的岗地,岗间为浅平封闭的洼地。洼地
排水不畅,每到雨季,极易积水形成低湿地,限制了当地农业发展。治理低湿地的主要措
施是“因洼制宜”采取“鱼塘—台田”模式。图 5 为低湿地区“鱼塘—台田”模式图。
据此,回答第 10、11 题。
图 5
10. 图中的果树和农作物可能为
A.苹果树、棉花 B.桑树、水稻 C.梨树、甘蔗 D.柑橘树、小麦
11.“鱼塘—台田”模式产生的生态效益有
A.通过立体开发,促使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B.挖塘筑台田,有效改造土壤盐渍化问题
C.利用河网密布的优势,发展生态农业
D.发展多种经营,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
图 6 为某地麦田景观。读图,回答第 12 题。
12.该麦田景观可能出现在
A.3 月份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B.6 月份 法国巴黎盆地
C.9 月份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D.12 月份 中国华北平原
图 6
高三地理第 5 页(共 10 页) 高三地理第 6 页(共 10 页)
每年 10 月底至11 月中旬,北京进入银杏观赏季。漫步在银杏大道,微风过处,耳边
是“沙沙的天籁之音”,眼前落叶翻飞舞动,脚下阳光斑驳的金色大道伸向远方。图 7为北京某处
银杏大道景观图。据此,回答第 13、14 题。
琅勃拉邦是老挝佛教中心,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该国现存最古老的一个城镇。
有人说:走进琅勃拉邦,也就走进了老挝的历史。琅勃拉邦面积约 10 平方公里。这里自然风
光优美、地域文化独特。结合图 8,回答第 15 题。
图 7
13.下列景观与上述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相同的是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4. 银杏落叶景观
A.季相变化明显,树木高大、喜阴B.体
现了植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C.植被
属于亚热带、温带常绿阔叶林 15. 琅勃拉邦
图 8
D.是当地地貌、土壤综合作用的结果 A.最佳旅游时期应该是每年的 1~2 月份
B.可鼓励游客采用自驾的方式游览古都
C.旅游资源体现地域性和季节的多样性
D.能让游人感受到旅游资源科学价值高
高三地理第 7 页(共 10 页) 高三地理第 8 页(共 10 页)
图11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55 分)
16. 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11 分)
(1) 绘制 M、N 两地间的≥10℃积温分
布曲线图,并说明 M、N 两地≥10℃积温差异的
形成原因。(6 分)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保证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
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2) 从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角度,分
析甲地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高于乙地的原因。
(5 分)
图9
(1) 指出无锡的地理位置。(4 分)
物联网基地落户城南推动了无锡南部的城镇化进程。
(2) 说出无锡南部城区的景观变化。(2 分)
近年来,无锡市运用“物联网+”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利用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参与智
慧农业生产过程,助推农业向高质量发展。
(3) 与传统农业相比,概述智慧农业的特点。(5 分)
18. 阅读图 11 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1 分)
唐代开通了南粤与北方繁华地区的“京广大水
道”。
(1) 简述在唐朝开通“京广大水道”的原因。
(3 分)
(2) 指出“京广大水道”沟通的水系。(4 分)
2012 年,中国第一条纵贯南北的高铁——京广
高铁建成通车。京广高铁全长 2298 公里,一共经
17.十年前,无锡市正式拉开了中国物联网发展的序幕。十年后,物联网产业发展构建
了良好的“生态系统”,贡献出无锡智慧。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11 分)
图 10
过6 个省级行政区,连接了多个城市和城市群。
(3) 简述京广高铁修建的意义。(4 分)
图 11
甲
M
乙
N
高三地理第 9 页(共 10 页) 高三地理第 10 页(共 10 页)
探究任务三:咖啡好喝树可栽?——按图索骥,推知中国咖啡种植条件
图16 2017/2018 农事年全球咖啡生产国产量前10
位
图17 咖啡原产地非洲某地的咖啡种植分布示意图
咖啡品类:速溶咖啡、现磨咖啡、
即饮咖啡、胶囊咖啡、挂耳咖
啡……
咖啡消费方式: “ 线上消
费”、“办公室咖啡馆”、
“便利店咖啡”、“新零售咖
啡”……
咖啡产地:巴西、马来西亚、
越南、哥伦比亚、古巴、埃塞
俄比亚、墨西哥、印度尼西亚
等
1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 分)
这个冬季,藏族小伙丁真以其帅气、纯真的外表火爆网络,并成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
治州理塘县旅游大使。幅员14352平方公里、约7.3万人、号称“世界高城”、“中国藏族赛
马文化之乡”的理塘也因此热度大涨。丁真在为家乡做推介时说:“我是丁真, 我的家就
在四川甘孜州理塘县格聂雪山脚下。……冰川,草原,雪山,寺庙,白塔,还有唱不完的情
歌,这就是我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大,但我还是最爱我的家乡理塘。” 图12、图13 分别为理塘地
形图和景观图。
图12 图13
(1)列举理塘可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类型。(2 分)
某地理兴趣小组对丁真家乡理塘的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做了初步评价后,对是否前往
(2) 对比世界咖啡生产、出口国与消费国的差异。(2 分)
(3) 说出中国咖啡的生产、出口及消费在世界的地位。(2 分)
游览产生不同意见。
(2) 如果你是小组中一员,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阐释理由。(4 分)
(3) 指出大量游客涌入可能对理塘带来的环境问题。(3 分)
20. 针对近年来咖啡店明显增多的现象,某校中学生进行了以咖啡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结合探
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3 分)
探究任务一:市场咖啡知多少?——走访市场,了解中国咖啡市场行情
(4) 判断在我国大面积种植咖啡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5 分)
(1)归纳中国咖啡消费市场的特点。(4 分)
探究任务二:咖啡世界寻国“迹”——查阅资料,探究中国咖啡产、消状况
70
60
50
40
30
20
10
0
进口额(亿美元)
图 14 2017/2018 农事年全球咖
啡
生产量、出口量排名前 12 国家
图15 2017 年全球咖啡进口额排名前15 国
家
高三地理第 9 页(共 10 页) 高三地理第 10 页(共 10 页)
丰台区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地理 参考答案........................... 2021.01
一.单项选择题(15*3=45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D C A B D B D A B D C B A
二、综合题(共 55 分)
16.(共 11 分)
(1)(6分)略。横纵坐标名称及单位、线的端点(M、N)及趋势;与N地相比, M虽地处较高纬度,
但地势低,≥10℃积温高于 N 地。
(2)(5 分)甲地地处平原,有黄河流经,乙地处高原山地;甲虽降水较多,但水土流失严重,甲地
可耕作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均优于乙地;因而,甲地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高于乙地。17.(共 11 分)
(1)(4分)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北依长江,南临太湖;东联苏州、上海,西联常州、南京;大运河自西北向东南穿城而过。
(2)(2分)乡村景观演变为城市景观(乡村聚落演变为城市聚落);农业用地减少,建筑用地增多。
(3)(5分)集约化、现代化、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高;依赖农业科技;生产效率高;受自然环境影响小;面向市场经营的生产方式。
18. (共 11 分)
(1)(3分)唐朝时南北方物资运输需求量大,与当时的陆路交通方式相比,水路运输量大,运输成本低,资金和技术是保障。
(2)(4分)珠江水系、长江水系、淮河水系、黄河水系、海河水系。
(3)(4分)意义:完善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缓解北京与广州之间铁路运输紧张局面;加快沿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
19.(共 9 分)
(1)(2 分)自然旅游资源如冰川、草原,雪山等;人文旅游资源,如寺庙,人文活动等。
(2)(4 分)同意前往,理由: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美学价值高,游览价值高。
不同意前往,理由:理塘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通达度较低,当地基础设施配套较差,地区接待能力不足。
(3)(3 分)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对正常社会秩序造成冲击。
20.(共 13 分)
(1)(4分)咖啡品类丰富,消费方式多样,产地主要位于热带国家,咖啡消费量和人均咖啡消费量不断增加。
(2)(2分)世界上咖啡的生产、出口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但消费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主。
(3)(2分)中国在生产、出口、消费方面均不在前列。
(4)(5 分)不可行。从资料可知,咖啡主要种植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适宜在高温多雨、排水良好的地区生长;我国热带范围小,高温多雨且排水良好的、能满足咖啡生长需求的地区面积小。
相关文档
- 【政治】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2021-05-19 12:55:4018页
- 北京市丰台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综合2021-05-13 00:20:3613页
- 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2021-05-12 21:12:5629页
- 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2021-05-12 15:54:2125页
- 【化学】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2021-05-12 09:56:0415页
- 北京市丰台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综合2021-05-11 23:48:409页
-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2021-05-11 23:46:4014页
- 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2021-05-11 22:16:1921页
- 2019-2020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一上2021-05-11 11:10:1613页
- 【物理】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2021-05-10 21:04:44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