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 MB
- 2021-05-19 发布
看到课题,你想说什么?
谁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干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写登鹳雀楼?
鹳雀楼在什么地方?
鹳雀楼是什么样子?
……
谁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干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写登鹳雀楼?
鹳雀楼在什么地方?
鹳雀楼是什么样子?
……
一边看课文,一边听朗读两遍;想想刚
才提出的问题。
学古诗要求一:读准字音
自己大声读课文几遍,做到不错读,
不漏读,不重读,不打结。
学古诗要求二:读通诗句
鹳雀楼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文化名楼
(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鹳雀楼)之一。
四大历史名楼遥相呼应,各有千秋,其它三
楼在长江流域,只有鹳雀楼在黄河流域。鹳
雀楼在南北朝时,北周蒲州守将宇文护所建,
到元初方毁,此后一直未得修复。鹳雀楼的
故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市。
学古诗要求三:知诗人
王之涣,字季凌,生于668年,卒于742
年,王之涣少有侠气,去官之后,漫游黄河
南北,强自克制,功于文学,十年后名声大
振。在李白、杜甫还不出的时候,王之涣、
王昌龄、高适已经名躁一时。
王之涣存世诗现在只有六首,他的作品,
以边塞诗见长,诗境广阔,激人奋进,。
学古诗要求四:理解字词
白日:傍晚的太阳。
依:靠着,倚靠着。
尽:尽头,完了。
欲:想要。
穷:穷尽,全部。
千里目:目千里,看到千里之外。
学古诗要求五:理解诗句(字字落实)
白 日 依 山 尽,
傍晚的太阳 靠着 中条山 落下去了
黄 河 入 海 流。
滔滔黄河水 滚滚流入大海 调整顺序——“入海
流”就是“流入
海”。
学古诗要求五:理解诗句(字字落实)
欲 穷 千 里 目,
想要 看到
更 上 一 层 楼。
就要 再登上一层楼
全部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
全部景色
添加变通顺
调整顺序——“千里目”
就是“目千里”。
学古诗要求六:想象意境
一轮红日伴着火一般的晚霞正依山傍岭渐渐
消失,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滚滚黄河
水奔腾向前,不可阻挡,最后归入大海,让
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无际无穷,我强烈地
感觉到要想看得更远,就必须登上更高一层
楼;人生要有意义,就必须不断地进取,最
大限度的获取成就。
学古诗要求七:感悟情理
站得高,看得远。
高瞻远瞩
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坐井观天
鼠目寸光
学古诗要求八:背诵默写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声读好下面的生字,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雀 楼 依
入 欲 穷
目 更
看好笔顺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好笔顺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好笔顺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好笔顺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好笔顺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好笔顺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好笔顺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好笔顺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按笔顺描红
扩词
楼:楼房、上楼、楼层、高楼
依:依靠、依依不舍、杨柳依依
雀:麻雀、鸟雀、家雀
欲:欲望、欲求、欲念、欲火
入:出入、入口、进入、出入
扩词
穷:穷人、穷山、穷困、穷尽
更:更加、更多、更快、更正
目:眼目、目前、目的、目标
课外阅读
送别
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
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
应为别离多。
宴词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
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
桃溪浅处不胜舟。
相关文档
-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2021-05-19 12:30:326页
- 语文计划总结之五年级语文上教学工2021-05-19 12:30:183页
-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19-20202021-05-19 12:29:2728页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五2021-05-19 12:28:145页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在联邦德国海姆2021-05-19 12:27:5417页
- 高考湖南卷——语文2021-05-19 12:27:069页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2021-05-19 12:27:066页
- 【精品资料】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上2021-05-19 12:25:3837页
- 一年级上册语文试题-课文二单元检2021-05-19 12:25:185页
-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满分150分2021-05-19 12:24:5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