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 -
基础过关训练 16 与妻书
[基础演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会晤./悟.道 眷.属/誊.写 称.心如意/称.呼
B.啼.泣/缔.结 婉.解/手腕. 蓦.然回首/模.拟
C.禁.受/禁.锢 悲恸./痛.心 妻离子散./散.漫
D.虐.待/戏谑 毋宁./宁.静 不肖.子孙/肖.像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适.冬之望日前后 适:正,恰逢
B.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第:仅,但
C.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 抑:难道
D.使之肖.我 肖:相像,类似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作此书.时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B.吾尝语.曰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C.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竟.日不出门
D.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意洞手.书 B.不可数.计
C.瓜.分之日可以死 D.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 -
A.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 汝不以.无侣悲
B.或.又是男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C.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且以汝之.有身也
D.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6.对下列文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句:仁慈的人“尊敬我家的长辈以及别人的长辈;爱护我家的
晚辈以及别人的晚辈”。
B.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
译句:试问从古以来什么时候见过破镜能重圆?那就是比死还要
苦呀,怎么对待这种逆境呢?
C.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译句:江州司马的青衫湿了,我不能学那些修养高超的人忘怀于
世理人情。
D.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
译句:即使可以不死,但是彼此离散不相见,只能使两地望眼成
穿,身子变成空望对方的石头。
7.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武侠小说《紫灵》有这样一个情节:……他们这些无所不能....而存
活在世上的残暴强盗,一个个仰面摔倒在地上,嘴里惨叫了几声,蹬
了蹬两腿,结束了他们罪不容诛....的一生。他们哪一个人的手上不是沾
满了无辜者的鲜血而恶贯满盈?今天得到这样的结果,真是罚不当罪....,
- 3 -
不过也算是他们死得其所....。
A.无所不能 B.罪不容诛
C.罚不当罪 D.死得其所
[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
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
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
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
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
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
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
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
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
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C.遍地腥云,满街狼.犬
D.卒不忍独善.其身
9.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4 -
A.
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
辇来于.秦
B.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C.
汝其.勿悲
汝其.善抚之
D.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侣鱼虾而.友麋鹿
10.下面各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顾:关心、照顾
B.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卒:终于
C.使吾勇于就.死也 就:接连,走向
D.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凭:任凭
[课外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
搏,踬碚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
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
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
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
- 5 -
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
士者,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
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
滋可痛已!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
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
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其
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
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
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否则不能
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黄花岗七十
二烈士事略〉序》
11.下列加点的词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浩气四塞. 塞:阻塞
史迁之善传.游侠 传:为……作传
B.顾自民国肇.造 肇:开始
直.可惊天地 直:只、仅仅
C.以坚毅不挠.之精神 挠:屈
贼氛方炽. 炽:旺盛,这里形容气焰嚣张
D.视清季.有加 季:一个朝代的末了
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
- 6 -
唱:领唱
12.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以.坚毅不挠之精神
②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B.①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
②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C.①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②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
D.①草木为.之含悲
②余为.斯序
13.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A.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B.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C.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D.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
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
死者之羞也。
- 7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过关训练 16 与妻书
1.解析:A 项,读音分别为 wù,juàn/téng,chèn/chēnɡ;B 项,
读音分别为 tí/dì,wǎn/wàn,mò/mó;C 项,读音分别为 jīn/jìn,tònɡ,
sàn/sǎn;D 项,读音分别为 nüè/xuè,nìnɡ/nínɡ,xiào。
答案:B
2.解析:C 项,抑:抑或。
答案:C
3.解析:B 项,告诉;A 项,信/写信;C 项,完毕/从头至尾;D
- 8 -
项,最终/完成,终结。
答案:B
4.解析:D 项,形容词活用作动词。A、B、C 三项均为名词作状
语。
答案:D
5.解析:A 项,介词,因为;B 项,或许/不定指代词,有的;C
项,代词,代“吾衷”/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 项,
所字结构/名词,地方,处所。
答案:A
6.解析:A 项,以及:来推广到。
答案:A
7.解析:A 项,无所不能: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指样样都能做。
应改为“无恶不作”或“无所不为”。B 项,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
极,处死都不能抵偿。用在此处符合语境。C 项,罚不当罪:罚,处
罚;当,相当,相称。处罚与罪行不相称,多指处罚过重。应改为“罪
有应得”。D 项,死得其所: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形容死得有
意义,有价值。应改为“死有余辜”。
答案:B
8.解析:A 项,形容词作动词,敬爱,敬重;B 项,形容词意动
用法,以……为乐;D 项,形容词作动词用,完善。
答案:C
9.解析:A 项,介词,在/介词,到;B 项介词,替/动词,成为;
- 9 -
C 项,均为助词,表期望语气;D 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
列,不译。
答案:C
10.解析:D 项,凭:乘。
答案:D
11.解析:A 项,塞,充满;B 项,直,简直;D 项,唱,同“倡”,
倡导。
答案:C
12.解析:B 项,都是结构助词,的。A 项,①介词,凭;②连
词,因而。C 项,①介词,比;②介词,在。D 项,①连词,因为;
②动词,写。
答案:B
13.解析:C 项,与例句均为状语后置句。A 项,判断句;B 项,
省略句、定语后置句;D 项,一般陈述句。
答案:C
14.答案:(1)那时候,我正为了准备北上讨伐敌人,在桂林统率
军队。
(2)不然就不能够继承先烈的遗志并将它发扬光大,而只能仅仅对
他们的英勇事迹发表感慨,这实在是我们后死人的羞耻啊!
(3)我写这篇序文,既为沉痛地悼念先烈,也用它来作为对国人中
阅读这本书的人的勉励。
【参考译文】
- 10 -
清朝末年,革命党人历尽艰难险阻,以坚强刚毅不屈不挠的精神,
跟人民的敌人交锋搏斗,所受的挫折不止一次,牺牲情形的悲壮,以
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包围攻打两广总督衙门的战役为最突出。我党的
精华,付于一把大火,那个损失可以说是太大了!然而这个战役,碧
血到处飞溅,浩然正气充满四方,草木为他们满含悲伤,风云因他们
变了颜色,全中国人民长期隐藏抑制的情绪,这才大大振作奋发起来。
对清统治者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像汹涌的波涛冲击山沟一样,无
法遏止抑制,不到半年武昌起义的大革命就因此成功。那么这个战役
的价值,简直可使天地惊骇、鬼神哭泣,和武昌革命的战役一同长存
而为后人纪念。
但是自从民国开始建立,变乱纷纷而来,使得黄花岗上的烈士坟
墓,还埋没在荒野杂草之间。自烈士们牺牲以后拖延了七年之久,才
有烈士坟墓墓碑的修建;拖延到十年之久,才有烈士事迹的编辑。而
七十二烈士中,又有的虽有事迹记载却记述得不够详细具体,有的只
留存姓名而没有(记下)事迹,更严重的是有的连姓名都不可查考,就好
像历史记载的田横的事迹,即使凭着司马迁的善于为游侠作传(的手
笔),也不能够给五百个壮士一个个立传,更是可痛心的了!
邹海滨拿他所编辑的《黄花岗烈士事略》这本书请求我为它写个
序言。那时候,我正为了准备北上讨伐敌人,在桂林统率军队。看看
国内,敌人的气焰正嚣张,(国家)倾危不安的迹象,比清朝末年还要厉
害。而我在三十年前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许多烈士不惜
牺牲生命而争取的主张,还和过去一样不能实现。那么我这次行动所
- 11 -
肩负的责任,更比三十年前加倍重大。假如全国的人都以这些先烈的
牺牲精神为我们的国家而努力奋斗,帮助我完成这个重大的责任,实
现我们建立真正中华民国的理想,那么这一部创建民国的用鲜血写成
的历史,就可以流传后世而永垂不朽!不然就不能够继承先烈的遗志
并将它发扬光大,而只能仅仅对他们的英勇事迹发表感慨,这实在是
我们后死人的羞耻啊!
我写这篇序文,既为沉痛地悼念先烈,也用它来作为对国人中阅
读这本书的人的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