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00 KB
- 2021-05-13 发布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一、选择题
1.(2019·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下列属于中国最早培植的农作物是( D )
A.玉米 B.番薯
C.辣椒 D.水稻
[解析] 玉米、番薯、辣椒原产美洲,新航路开辟后传入中国。在距今七千年前,中国长
江流域已经种植水稻,故答案为 D 项。
2.(2019·湖南师大附中高一检测)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
铁犁”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 A )
①石斧 ②耧车 ③骨镰 ④曲柄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石斧是“刀耕火
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故①正确;耧车是“牛耕铁犁”阶段的耕作工具,故②错误;骨镰是
“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故③正确;曲柄锄是“牛耕铁犁”阶段的耕作工具,故④错
误。A 项符合题意。
3.(2019·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记载:“灌溉三郡,开稻田,
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这描述的是( D )
A.白渠 B.漕渠
C.坎儿井 D.都江堰
[解析] 与题干信息“蜀”有关的只有都江堰。故答案为 D 项。
4.(2019·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据《战国策》记载,秦国农业采用了“以牛田”
的先进生产技术。“以牛田”是指( B )
A.使用铁器 B.用牛耕地
C.刀耕火种 D.耧车播种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牛田”就是用牛耕种,故答案为 B 项。
5.(2019·东莞高一联考)叶茵《田父吟》诗云:“未晓催车水满沟,男儿鬼面妇蓬头,但
求一熟偿逋债,留得糠粞便不忧。”该诗主要反映了封建社会( D )
A.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
B.开垦荒地逐渐增多
C.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D.赋税沉重,农民生活困苦
[解析] 从材料中“但求一熟偿逋债”可知,农民债务沉重。四个选项中只有 D 项符合这
一状况。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野老歌》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注:作者张籍(约 767~约 830 年),唐代诗人。
材料二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
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
对此尤为关注。
——《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1)材料一反映的古代农业生产模式是什么?这一生产模式有什么主要特点?
[解析] 材料一体现的是我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其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 生产模式:个体小农经济。主要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分散
性);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封闭性);③精耕细作。
(2)依据材料一,概括《野老歌》反映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
[解析] 从“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可以看出政府赋税沉重;“岁暮锄犁傍
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说明生活窘困;从“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可看出商
人生活奢靡,也显示了贫富分化严重的现象。
[答案] 政府赋税沉重,贫富分化严重,贫苦农民陷入绝境,社会风尚奢靡。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自耕农在我国古代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解析] 从国家发展和社会生产发展的角度分析。
[答案]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赋税和徭役的承担者,自耕农的生产积极
性较高,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相关文档
-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检2021-05-13 02:35:0314页
- 江西省都昌县三叉港中学2019-20202021-05-13 02:34:117页
- 安徽省黄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2021-05-13 02:33:0712页
-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单元检测2021-05-13 02:32:278页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第3单2021-05-13 02:30:063页
- 人教新课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2021-05-13 02:25:204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恒定2021-05-13 02:20:458页
-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2021-05-13 02:20:045页
- 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2021-05-13 02:16:058页
- 自动扶梯主要性能和观感质量检测试2021-05-13 02:15:1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