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3.00 KB
- 2021-05-13 发布
第一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 3 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P5~6 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
简单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知道圆柱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
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掌
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
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用具:课件、圆柱体的瓶子、剪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拿出圆柱体茶叶罐,谁能说说圆柱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想一想工人叔叔做这个茶叶罐是怎样下料的?(学生会说出做两个
圆形的底面再加一个侧面)那么大家猜猜侧面是怎样做成的呢?(说说自己的猜
想)
二、学习目标:
1、通过想象,操作活动,探究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够灵活运用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自主学习,操作观察。(教材 P5~P7 页)
1、什么叫表面积?找找摸摸圆柱体的表面积。
2、看书自学,操作观察。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组内交流,导出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侧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柱表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 S 侧表示圆柱的侧面积,C 表示底面周长,h 表示高,那么:
S 侧=
S 表=
四、教师小结,明确公式。
五、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1)已知圆柱底面半径和高。S 表=
已知圆柱底面直径和高。S 表=
已知圆柱底面周长和高。S 表=
(2)解决书上的例题。
侧面积:
底面积:
表面积:
答:
分组展示
1、填空
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可能是( )形,也可能是( )形。第二种
情况是因为( )
2、要求一个圆柱的表面积,一般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
3、教材第六页试一试。
六、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圆柱体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高 → S 侧=
长方形 面积 = 长 × 宽
圆柱的表面积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堂教学2021-05-13 00:15:284页
- (课堂教学课件2)口耳目2021-05-12 23:17:2614页
-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教2021-05-12 23:15:1422页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05-12 22:20:2024页
- 语文计划总结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大2021-05-12 22:11:032页
- 精编抱龙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2021-05-12 21:39:047页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堂教学2021-05-12 21:37:2615页
- 2020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2021-05-12 18:57:3427页
- “高效课堂教学”展评暨教师基本功2021-05-12 18:48:456页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05-12 17:41:5219页